孙桐生与清代蜀地总集的编纂

来源 :名家名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zhaogan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蜀学在清代至近代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加之巴蜀学人素来重视乡邦文献,故清代对巴蜀地方文献的整理和编纂成果颇丰.孙桐生有感于清代四川诗人辈出、诗作丰繁,但尚无相关的诗歌总集,于是选辑蜀籍及居蜀之清代诗人名家共计三百六十二人、诗作五千九百余首,集成六十四卷的《国朝全蜀诗钞》.由此书可一览清代四川诗歌创作的盛况和成就,也可窥见清代地方文献整理的风潮和蜀地对乡邦文献的重视,不仅具有高度的文献学价值,其选辑和编排思想也对现今的文献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春秋辞令创作最有成就者是“行人出境”的辞令和“大夫应对”的文辞.行人出使肩负着重要的外交使命,是一个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而“大夫应对”事关邦国政治、国家兴衰.因此,
笑容可掬,又颇带一些李敖式的狷介;牛仔裤、运动衫,脚下趿拉着一双拖鞋。即使是在成名后的今天,他仍然是以这副“尊容”来接待一拨又一拨来访的媒体记者,语言则是标准的郭氏幽默,“一不小心下了个蛋,现在人人都想来看看这只下蛋的母鸡”。  2008年,靠着《趣读史记》和《古典下的秘写》两部作品,郭灿金在一夜之间名声大噪。在新浪畅销图书排行榜(人文历史类)上,他曾连续四周将季羡林、阎崇年二位大师甩在身后。而与
威尔第是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的一线作曲家,他的创作使意大利歌剧彻底摆脱了夸张虚假的风气,使意大利歌剧重新登上了高峰.威尔第的歌剧创作主要以正歌剧为主,喜歌剧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