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国现代化使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以及二者的契合,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发展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当代中国 现代化 传统文化 反思
  现代化是一种社会的发展阶段,是世界范围内的、以工业化为发端的、以一个个民族实体为其裁体的整个社会的变革。这一过程最早发端于西方,至今是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努力建构的一种发展阶段。中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阶段,但中国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实现现代化不能走全面西化的老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差距甚大,并深刻影响整个中国社会。而文化是历史传统在人们思想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烙印,是会通过人们的意识和潜意识来引导人们的各项活动的,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只能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实现其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进而推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全面现代化。
  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及与中國现代化的契合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含有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指标,而其中,人的意识的现代化尤其重要。人的意识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和生活方式等等,它规定着文化类型的核心和灵魂,其每一进程,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巨大挑战、冲击与考验。因此从传统文化心理状态向现代化心理状态的过渡,是一场最为复杂、最为艰巨、最为深刻的现代化革命。可以说对传统文化提出了挑战。
  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不完善的现代化,我们可以学习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有益的东西,但决不能全盘学习和照搬。我们在引进、吸收西方现代化的经验、成果的同时,应以多元开放的心灵,以审慎负责的态度,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重新审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清除其与现代生活不合时宜的部分,发掘、继承其合理的内容。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多元开放发展的系统,在它的多层次的传统之中,有的经过某些创造性转换或加以改造,就能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本着去粗取精的态度、并结合时代的新特点,进行综合创新,不断超越,从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对优秀精神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会使人们产生出对本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儒学中道德境界和伦理关怀等,对现代中国人的人格、心理和行为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传统文化热”,充分说明了当代中国人们民族意识的增强。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又有调整一般性人伦关系的规范,诸如公忠、正义、自强不息、勇毅、勤俭等。这些道德规范既可用以调整封建时代的人伦关系也可用以调整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具有超时代的一般意义,儒学中“仁”“礼”“忠恕”等思想,内化于所有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渗透并流淌在每位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形成了当代中国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并体现在现实行为之中。从“传统文化热”中,可以透视出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已经或正在发生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作用。
  2.儒学作为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主干,其中又在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社会生活、道德生活实践中的特有智慧与历史经验,包含不少真理性的颗粒.这些,作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至今仍然会闪耀着价值的光彩。尤其是儒学中关于人的社会责任的思想观念,对于进行广泛的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对于保持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民族凝聚力和转型期间的社会稳定,对于抑制市场化经济占决定地位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世俗化”心态的过度膨胀,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理想人格的完善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考察我国经济发展和逐步迈向现代化的过程可以发现,文化虽然并不直接地、单独地对经济发挥作用,但其社会功能之一却为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提供了某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特别是提供一种价值观直接影响人们的意识。正是凭借“自强不息、救穷扶弱”的传统观念,安微省凤阳县的农民开了脱贫致富的先河;又是由于“集体主义、建功立业”的思想影响,使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爱国重公、重名誉、尚气节”的道德观念和人格气质驱使下,一大批诲外科学家和学者回归祖国劝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儒教思想中的“仁爱、重整体”的“团队精神”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方式,被列入“行为科学”的内容,并已经为国外有些企业家所采纳。
  二、当代中国现代化背景下应当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时下的任务,是建设一种适应现代化需要并能促进其发展的道德文明与伦理精神。其基本原则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敬业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的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情感依托,以集体主义为准则的境界:提倡事业上人人竞争,生活上理解宽容的现代人际观;尊重自我,理解他人,个人生活的多样性与社会团体生活的求同性相结合;外在的实用功利性与内在的、道义圆满性相结合。这些原则是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开放社会以及人的全而发展的现代化的目标相一致的,也正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和反思所能实现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其内容既存在精华也有着糟粕。
  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经历史的淘洗、实践的检验和世代人们的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被当代人们吸收、改造和正确运用后,能起到积极作用。历史经验证明,不重视传统文化,就会丧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就容易误人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泥潭。
  传统文化的糟粕或者优缺点共生的内容,由于世代沿袭而沉隐在民族心理的大漠之中,虽历经大浪淘沙,但积习难改,积重难返,一遇机会仍有可能沉渣泛起。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劣根性”、腐朽性和对现实社会的破坏性,它是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毒素,一旦显现出来,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清醒地对待传统文化,否则会丧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甚至会产生“唯我独尊”、“夜郎自大”的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思想倾向。
  在批判、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化方面的因素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从人类文化一体化、世界化进程上看,中国文化是一座十分丰富的矿藏,其中也有优于西方文化之处,这对建设新的世界文化必将起积极作用。这不仅因为中国文化已多方面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洗礼,吸纳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内容,在现代化的同时加快了向世界化方向演进,而且因为中国文化蕴育着为西方文化所缺乏或较西方文化更典型、发展更充分的精神特质,甚至恰恰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本大源,具有永恒的普遍意义,为世界文化建设和西方文化发展所必须。
  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和理论精华,将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紧密结合,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整合、社会激励和社会规范的作用,用中国传统文化重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家园,是现代化背景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在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人正用自己的智慧充实、完善、发展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中国文化资源不仅为中国跻身世界民族之林所必需,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必需,更为世界未来发展所必需;同时,正在变革、光大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也必将使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之境。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华书局,1993。
  [2]姜林祥:《儒学价值传统与现代化》,齐鲁书社.2002。
  [3]刘祖云:《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配电网系统负荷较大电量密度高要实现供电的稳定性需要对配网系统进行优化调整。采用多电源点模式保障正常供电。配调一体化配网自动化系统是最佳的可行性措施,能够与区域实际情况相适应,保证供电质量的同时简化配网结构充分的利用能源。对于配调一体化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要进行深入性的分析。  关键词:配调一体化;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  配网自动化是供电系统完善的重要措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配网自动
“水是生命之源”,占人体体重的70%,正常人18天更新一次,《本草纲目》把水称为“百药之王”,古人甚至说“服水自可追神仙”。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质决定体质,体质决定健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改革逐渐深入。高职院校作为一类特殊的技术培训学校,为社会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它的教育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营销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给人生的幸福下过一个定义:只有快乐才是人生幸福的惟一标准.rn作为一个整天研究如何“赚钱”,一辈子都在与“财富”打交道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定义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高寒生态智能日光温室设计及建造技术.列举了该技术的基本构成、主要特点、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特殊示范价值.
期刊
广西桂林市五通镇农民画是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农民艺术,是农民生活和实践的产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它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构图饱满,墨韵厚重,色彩斑斓,线
1993年美院毕业时,老师问:“毕业后想做什么?”我说:“当老师,画画。”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我又问我的学生:“毕业后想做什么?”“……”其实,回答很容易,至于做什么事情并不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