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排放特征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l9970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安徽省长江经济带8个重点城市作为研究区域,以2003—2018年统计数据作为支撑,研究安徽省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长江经济带COD、氨氮和总磷的排放量皆表现为下降趋势,并且氨氮和总磷的排放量的变化相对平稳;各市的COD、氨氮和总磷的排放量无论是在变化平稳程度还是在累积排放量上都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纵观近16年各市的COD、氨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
  关键词 COD;氨氮;总磷;水污染排放特征;安徽省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 X 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5-0085-03
  Abstract Taking 8 key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using statistical data from 2003 to 2018 as support,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pollution discharge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Anhui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issions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Anhui Province all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nd the changes in the emissions of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were relatively stable.The emissions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each city showed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both in the degree of stability and in the cumulative emissions.The emissions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each city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Key words COD;NH3N;Total phosphorus;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pollution discharge;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Anhui Province
  基金项目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i07020006)。
  作者简介 陈晓洁(1993—),女,安徽金寨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环境研究。*通信作者,高級工程师,博士,从事水环境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3-23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和重要的清洁能源战略地,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11个省市,面积约205×104 km2,拥有83.26%的长江干流长度,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等面积约占长江经济带土地总面积的55.5%。作为我国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T”字型构架的横向轴线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和导向性的重点地带,长江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长江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1]。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及高密度的人口产业布局对长江经济带水环境的干扰破坏强度越来越大[2],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实现长江大保护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江大保护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3]。
  目前对长江经济带特别是安徽长江经济带水污染排放地区差异以及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从而无法为长江经济带水污染减排提供有力依据。因此,该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合肥、芜湖、铜陵、安庆、池州、马鞍山、滁州、宣城8个安徽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18年的统计数据和各污染物的排污系数,计算出上述8个城市的COD、氨氮和总磷的排放量,探究安徽省长江经济带近16年的水污染排放特征[4],以期为应对长江经济带水环境问题并制定差异性的区域水环境政策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进而为安徽省长江经济带水污染减排及地表水断面达标提供技术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中包含合肥、芜湖、铜陵、安庆、池州、马鞍山、滁州、宣城8个安徽城市,该研究主要以这8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总面积达到69 765.09 km2,约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9.98%,地形地貌多样,平原丘陵皆备,并且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2018年,研究区域总人口为2 970.07万,国内生产总值为19 963.37亿元,约占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6.53%,人均GDP为67 215元;拥有水资源总量为443.38亿m3,供水总量为180.53亿m3,用水总量为180.53亿m3,其中超过95%以上的供水使用的是地表水。
  1.2 指标选取
  该研究污染源调查种类主要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3大类污染源清单。其中生活污染源包含城镇生活直排污染和农村生活直排污染;农业污染源包含农田面源流失、畜禽养殖污染源(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散养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主要为工业废水排放。污染源调查指标主要为COD、氨氮、总磷[5]。   1.3 数据来源
  该研究涉及的工业污染排放量直接通过查询2004—2019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农业污染排放量通过查询2004—2019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农田面积、畜禽养殖数据、水产产量后,根据排污系数计算得到;生活污染排放量通过查询2004—2019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历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后,根据生活污染源计算系数计算得到。该研究涉及的排污系数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各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确定各类污染源排污系数取值[6]。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徽省长江经济带重点城市排污总量
  从安徽省长江经济带COD排放量(图1)来看,COD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2004—2009和2015—2018年COD排放量的增减变化较大;2009—2015年COD的排放量变化较为稳定。逐年来看,2005年COD排放量达到峰值,约为66.69万t,随后2006年达到最低值,约为48.32万t,变化量达18.37万t;之后数年虽然COD的排放量有所增减,但是变化量都未超过2005—2006年的变化量。
  从氨氮排放量(图2)来看,氨氮排放量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并且逐年变化量相对较平稳;2004—2008年氨氮排放的变化相对较大,2005年达到峰值,约为5.49万t,2008年减少到最低值,约为3.62万t,之后数年氨氮排放的变化量相对平稳。从总磷排放量(图2)来看,总磷排放量总体上也表现为下降趋势,且逐年的变化量较为平稳;2005年排放量达到峰值,约为3.11万t,2007年达到最低值,约为2.15万t。
  2.2 安徽省长江经济带重点城市排污地区差异
  2.2.1 COD排放量。
  从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各重点城市COD排放量(图3)来看,合肥市、滁州市和安庆市的排放量远高于其他5个城市,并且合肥市、滁州市、安庆市中滁州市COD 排放量的变化相对稳定,合肥市和安庆市相对更不稳定;COD排放量2003—2006年滁州市>合肥市>安庆市,2007—2010年安庆市>滁州市>合肥市,2011—2018年合肥市>滁州市>安庆市。宣城市和芜湖市COD排放量低于上述3个城市,高于剩下3个城市,宣城市和芜湖市COD排放量的变化相对稳定,并且COD排放量宣城市>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和马鞍山市COD的排放量较低,但COD排放量的变化相对更加稳定,在这3个城市中铜陵市的排放量更低,对于马鞍山市和池州市COD排放量2003—2004和2006—2010年池州市>马鞍山市;2005和2011—2018年马鞍山市>池州市。2003—2018年COD的累积排放量合肥市(204.69万t)>滁州市(185.49万t)>安庆市(181.38万t)>宣城市(113.71万t)>芜湖市(87.05万t)>马鞍山市(53.71万t)>池州市(5201万t)>铜陵市(26.79万t)。
  2.2.2 氨氮排放量。从图4可以看出,
  合肥市、滁州市、安庆市氨氮排放量远高于其他5个城市,并且合肥市、滁州市和安庆市氨氮排放量的变化相对不稳定,氨氮累积排放量滁州市>合肥市>安庆市;宣城市氨氮排放量遠低于合肥、滁州、安庆3个城市,但明显高于芜湖、铜陵、池州、马鞍山4个城市,并且其氨氮排放量变化相对稳定;芜湖、铜陵、池州、马鞍山4个城市氨氮排放量最低,其中马鞍山市和芜湖市氨氮排放量变化相对平稳,并且芜湖市氨氮排放量明显高于马鞍山市;池州市2003—2008年氨氮排放量变化较大,2008年之后趋于稳定;铜陵市2004—2007年氨氮排放量变化较大,2004年之前和2007年之后较为稳定。就氨氮累积排放量而言,2003—2018年氨氮累积排放量滁州市(15.50万t)>合肥市(15.43万t)>安庆市(13.20万t)>宣城市(8.18万t)>芜湖市(6.45万t)>池州市(4.26万t)>马鞍山市(4.00万t)>铜陵市(2.63万t)。
  2.2.3 总磷排放量。从图5可以看出,合肥市、滁州市、安庆市、宣城市总磷排放量明显远高于其他4个城市,并且合肥市明显高于其他3个城市,滁州市明显高于宣城市和安庆市;合肥市和滁州市总磷排放量的变化相对不平稳,宣城市和安庆市总磷排放量的变化相对平稳。芜湖市总磷排放量明显高于池州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并且铜陵市总磷排放量明显低于池州市和马鞍山市,不仅如此这4个城市的总磷排放量变化皆较为平稳,尤其是池州市和铜陵市。就总磷的累积排放量看,2003—2018年各市总磷累积排放量合肥市(11.77万t)>滁州市(8.82万t)>宣城市(7.14万t)>安庆市(7.13万t)>芜湖市(3.50万t)>池州市(1.96万t)>马鞍山市(1.95万t)>铜陵市(0.81万t)。
  3 结论与建议
  3.1 主要结论
  (1)2003—2018年安徽省长江经济带COD、氨氮和总磷排放量,除COD排放量以外,氨氮和总磷2003—2018年排放量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似;2008年之后COD和氨氮、总磷的排放量曲线的走势也变得相似;2005年无论是COD、氨氮还是总磷的排放量都达到了峰值,总体表现出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并且COD、氨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2)各城市的COD、氨氮和总磷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就COD而言,从排放量变化平稳程度来看,合肥市和安庆市相对于其他6个城市,其变化相对不平稳;从累积排放量来看,合肥市>滁州市>安庆市>宣城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池州市>铜陵市。就氨氮而言,合肥市、安庆市、滁州市排放量变化相对不平稳,宣城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排放量变化相对更平稳;就累积排放量来看,滁州市>合肥市>安庆市>宣城市>芜湖市>池州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就总磷而言,从排放量变化平稳程度来看,滁州市和合肥市变化相对不平稳,其余6个城市的变化相对平稳;就累积排放量来看,合肥市>滁州市>宣城市>安庆市>芜湖市>池州市>马鞍山市>铜陵市。   (3)无论是COD、氨氮还是总磷合肥市的排放量的变化都相对不平稳,宣城、芜湖、马鞍山市的排放量的变化都相对平稳,并且无论是COD、氨氮还是总磷其排放量都趋于减少;就累积排放量而言,无论是COD、氨氮还是总磷铜陵市的排放量都是最小的。污染物的累积排放量合肥市>滁州市>安庆市>宣城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池州市>铜陵市。
  3.2 政策建议
  一方面,根据安徽省长江经济带重点城市近16年COD、氨氮和总磷排放总量的特征,应加强对安徽省长江经济带整体的水污染排放的整改。首先,应加强对安徽省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源头的控制。加强对船舶港口、入河排污口、城镇污水、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7]。其次,应加强安徽省长江经济带水环境和水生态修复。大力推行生态复绿补绿增绿;强力推进长江水域岸线保护强化重点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强化重点河湖湿地保护和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后,应着重减少COD污染物的排放,加快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根据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COD、氨氮和总磷排放量的特征。针对各市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各市农业、工业以及生活污染物排放进行管控。具体如下:
  ①对于工业污染,一是开展“禁新建”行动。严禁1 km范围内新建项目;严控5 km范围内新建项目;严管15 km范围内新建项目。二是开展“进园区”行动。将“禁新建”中涉及到的难以实现就地改造的企业和新建项目搬迁至园区;加快开发区的优化和整合;推动传统产业“四化”转型。三是开展“园区专项整治”行动。对园区实行污水处理、环保设施运行和环保数据监测全覆盖;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的水污染防治情况進行全面摸底;推动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科学选择工业废水处理工艺[8]。
  ②对于农业面源污染,一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包括农田施肥条例、农药控制管理条例以及有机废物排放控制条例等;二是加强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例如,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扶持和鼓励在乡村一级[9],成立类似于沼气池建筑公司等有利于循环农业生产的服务公司,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等[10];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境尤其是水环境保护意识。
  ③对于生活污水污染,一是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的整治。引进先进的污水治理工艺,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效果;扩大污水厂产能,解决城市初期雨水问题。二是强化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进一步完善农村水污染控制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贯彻落实标准的相关工作[11];多元化筹集资金,尽快完善管网建设[1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和科普教育。
  参考文献
  [1] 白璐,孙园园,赵学涛,等.黄河流域水污染排放特征及污染集聚格局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2):2683-2694.
  [2] 张静,段扬,张伟,等.京津冀区域工业水污染排放空间密度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8,27(1):115-121.
  [3] 马宝强,穆大为,王春晖.马莲河宁县段水污染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J].甘肃科技,2019,35(2):4-7.
  [4] 彭凌云,遆超普,李恒鹏,等.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污染排放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湖泊科学,2020,32(1):70-78.
  [5] 丘雯文,钟涨宝,李兆亮,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格局的时空特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26-34.
  [6] 刘满凤,谢晗进.中国省域经济集聚性与污染集聚性趋同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4):25-32.
  [7] 熊亭亭,王丽,何成勇,等.成都市温江区农村污水治理模式与技术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4):44-47.
  [8] 贾卓,强文丽,王月菊,等.兰州—西宁城市群工业污染集聚格局及其空间效应[J].经济地理,2020,40(1):68-75,84.
  [9] 刘崇新,操志翔,刘新明,等.我国水产养殖污染物减排技术应用现状及建议[J].养殖与饲料,2018(9):119-124.
  [10] 欧阳佚亭,宋国宝,陈景文,等.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鱼类排污的灰水足迹及污染负荷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40(3):317-322,328.
  [11] 尹微琴,王小治,王爱礼,等.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系数研究:以昆山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7):1369-1373.
  [12] 张郁,刘洁,杨青山.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与调控模拟[J].经济地理,2017,37(6):177-182.
其他文献
摘要 分别在亚洲玉米螟的越冬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防治害虫,采用4项综合防治技术(物理防治、天敌昆虫释放、昆虫信息素引诱、微生物杀虫剂喷施)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技术平均防效达90%以上,玉米挽回产量损失达15%以上,玉米增产达13%以上,投入产出比大于1∶6,应用综合防治技术高效防控亚洲玉米螟,能够取得很大的效益。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综合防治;投射式杀虫灯;赤眼蜂;
摘要 [目的]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对高速公路绿地土壤持水量和肥力的影响。[方法]以主成分权重法构建综合评价函数(SQI)对土壤肥力特征和持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绿化废弃物堆肥能明显改善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密度和pH。土壤综合评价以堆肥施用量为30 015.0 kg/hm2的效果最好。[结论]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对提高高速公路土壤质量、降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提高马尾松营造林的培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马尾松营造林作为试验林区,通过测量林木8 m高以下1级分枝的枝长、基径、分枝角、方位角等,分析造林密度对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马尾松枯枝层的高度逐渐增高;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树干枝条总量、枯枝数量的影响较小,且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活枝数量逐渐减少,枯枝率逐渐升高;
为全面了解周口师范学院校园植被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采用实地调查法对该校校园植物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师范学院校园植物共有152种,隶属56科108属.其中裸子
摘 要:通过对安徽省青阳县沼气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调研,掌握政府、服务网点与农户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以搜集到的资料为基础,发现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调研发现,沼气使用和服务环节中主要存在的出料难等问题是中国当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深层问题的体现,建议乡(镇)村级的服务网点由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来承担,发展大型集中供气工程以避开户用沼气给服务体系构成的天然难题,适
摘要 为探究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适宜的促进八月瓜种子萌发的方法,以台湾紫红八月瓜种子为研究對象,采用不同浓度的浓H2SO4、GA3、H2O2处理种子,研究各处理对八月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 H2O2对晾干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显著,萌发率为48.33%;0.5 g/L GA3+98% H2SO4处理对新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发芽率为70%。  关键词 八月瓜;萌发;浓硫
摘要 徽甜糯1号是以WX33为母本,SH5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在中鲜玉联合体黄淮海区试验中,2018—2019年徽甜糯1号平均鲜果穗产量11 766.87 kg/hm2,比对照增产6.82%。平均粗淀粉含量为69.81%,支链淀粉占粗淀粉比率为9733%,皮渣率为6.29%。徽甜糯1号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及黄淮海鲜食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关键词
摘要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Landsat 5 TM影像和Landsat 8 OLI_TIRS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并结合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两者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南岸区耕地和林地在减少,建设用地在增加,共有31.32 km2的耕地和林地转为了建设用地;南岸区的高温区由西部逐渐转移到中部和南部,2013年之前的升温区和降温区呈现东西均匀
摘要 以双季晚稻荃早优丝苗为材料,设置0、105、150、195、240 kg/hm2 5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荃早优丝苗高峰苗数、有效穗数、茎蘖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实率、千粒重有所降低。施纯氮150 kg/hm2处理的高峰苗数、有效穗数、茎蘖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产量最高。荃早优丝苗在浙江台州地区作连晚种植时
摘要 目前云南省已建立了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了云南省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景观、重要物种及珍稀动植物,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了云南省生态文明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进程。但也存在自然保护地分散管理,保护地新增进度与管护力度不同步,空间范围交叉重叠,保护地存在保护空缺,自然保护地内人地矛盾等问题。分析了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及取得的成效,并从建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