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的教学是启蒙时期初始阶段的学科导入阶段,此时幼儿园的教育以引导为主,基于幼儿的优势与不足,填充幼儿的认知空缺,让幼儿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幼儿此时像是一个宝库,亟待教师通过语言、肢体、表情等互动形式来开启宝库的阀门,幼儿的智慧倾泻而出,在起跑线上,并非掌握的知识越多就会“飞”的更远,幼儿桎梏的思维在获得“封印解除”后,一点点的接触到大千世界,开始变得聪慧,从懵懂到逐渐的认知成熟,此时一些幼儿园急于直观的知识灌输,使得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结合此类现象做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多学科视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幼儿接触的知识点较多,虽然内容都相对较为浅显,实则知识层次较为丰富,一些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在多学科的情况下开始朝着小学的教学模式靠拢,为了突显幼儿园的教学成绩,教育方式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契合度不高,一味的“拔苗助长”使得幼儿在记忆知识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错过了最佳的启蒙时期,虽然小学阶段幼儿能够更快的学习知识内容,实际上幼儿的自主思维能力较为滞后,这样的教学现状,表面上看来达到了“超前”的教育效果,实际上内里都是“糟粕”,造成这种问题的成因很多,应具体原因分析改变其小学化的教学弊病。
  一、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教学理念有待优化
  我国的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个幼儿园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缺乏统一化的教育指标,幼儿园办园的宗旨,多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而后才关注学生的思维启蒙问题,幼儿园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获取家长的认可,丝毫不管孩子是否能够接受小学化的知识内容,家长更加愿意在短时间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对于思维启蒙这些虚幻的问题关注度不高,使得幼儿园以小学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生源,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的思维观念,都是导致小学化教育的主要影响条件。
  2.应试教育影响过深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用人单位均已经不再将学历看作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但在大多数民众眼中,获得高学历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因此無论在哪个受教育阶段,家长和教师均会不自觉的将眼光放在学习成绩上,而此种观念如今也已经影响到幼教的本质。
  二、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相关措施
  1.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事业并不是由教育机构独自承担的,学生以及家长均具有一定责任,但鉴于幼儿并不具备此种能力,因此应将重点放在教师和家长身上。“小学化”现象若要得到有效改善,首先应改变教育理念,因此国家可以加强对幼教方面的宣传力度,使教师和家长均能够进一步明确幼教的本质。另外,幼教机构也要积极为幼师提供培训机会,不仅要提升素质教育能力,也是帮助其转变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鼓励家长利用空闲时间上网浏览有关幼教网站,或参与幼教机构组织的活动等。
  2.融通园校管理
  融通园校管理方面主要是针对于大班而言,大班作为幼儿升入小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幼儿接受幼教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具有十分重要的过渡作用。如今我国已经将大班融入小学教育中,但其与小学生之间毕竟存在着差异,因此小学校长不可将大班的教育与常规小学教育相提并论,其应尽量为大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使大班教育既不会脱离幼教理念,也不会对正常升学造成影响。如在大班的教育中,可以将部分活动课堂改为教学课堂,但幅度不应过大,另外,在大班的教师配备中也要注意,尽量为其安排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等。
  3.衔接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直接关系到教师使用何种教学方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会接受怎样的教育,当幼教学生需要过渡到小学生时,通常需要经过大班的教育和洗礼,因此大班也成为了重要的纽带。为了能够使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对各项知识不至于过于陌生,应尽量优化教育内容,使知识点能够有效衔接,如此可以省掉很多小学教师不必要的麻烦。
  4.跟进教学方法
  不难发现,大班儿童与一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小,但在教学方式方面却是南辕北辙,幼儿教育往往以游戏、活动的方式使学生接触更多知识,而小学却是由教师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来开展教学的,此两种方式存在于小学、幼教两个阶段中,各有其用处,但若将其盲目照搬到大班教育中,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但开展实践活动却是当今教育极为重视的部分,其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而大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属于幼儿的好奇心心理也尚未磨灭,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改善“小学化”教育弊端的有效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幼儿的成长、学习等,然而“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教育理念,其使得幼教过于功利化,甚至成为了各个家长、幼教教师攀比的工具,此种情况与当代幼教理念极为不符。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09(07):69-76.
  [2]王力.关于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透视研究[J].求知导刊,2016,08(02):48.
  [3]郭敏.从知识考古学视角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11):46-49.
  [4]陈纳.幼儿园教育“隐性小学化”的特点危害及成因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2):90-93.
其他文献
摘 要:振兴传统村落的文化和生态空间是农村振兴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传统村落当中构建起一个文化生态空间,首先要正确解读文化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概念,之后才能找到正确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空间;构建  一、文化空间  空间结构在现代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这个概念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得到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重视。空间并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几何或者地理当中的一个概念,虽然我们
摘 要:公共图书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将当地的特色充分展示出来,而且还要树立地方品牌意识,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本文针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与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现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开发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文献收集;开发利用  公共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要促使其将当地的特色充分展示出来。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公
摘 要: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形式,将传统的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本文旨在针对现代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策略,提升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型学徒制;中职汽修专业;培养模式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汽修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急剧迫切,因此,如何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音乐体系逐渐渗入到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之中,而我国也积极借鉴国外音乐教学体系,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的音乐教学体系。国外音乐教学体系的引入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国外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一般都有相当完善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固有的传统音乐教学方法,还要用开放式的眼光来学习国
摘 要:在改革和发展幼儿教育中,社会更加关注幼儿的品德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时期的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品德教育。为了培养出品德素质都较高的公民,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本文主要介绍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意义,并探讨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品德教育;幼儿园教育;渗透  幼儿教育在现代社会受到广泛重视,而品德教育则是开展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