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投保看上去很美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胡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尊敬的客户:您本期××人寿68.5元保费扣款成功。回复YE加卡末四位(如YE1234)查询可用余额。” 据介绍,胡先生于2008年办理了一张某商业银行的信用卡,2009年6月不断接到电话,对方声称针对信用卡客户推出一款公共交通意外险,保险期限为一年期,保障金额10万,每月期缴保费68.5元。
  鉴于公共交通意外频发的事实,胡先生于当月购买了该产品,随后收到了该保险合同。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保险合同到期后,银行依然在扣除保费。在这一过程中,他并没有接到该公司关于续签合同的任何通知。打电话至客服,对方说这款产品有自动续保功能,是为了节省信用卡客户体检的时间等。胡先生不禁对这种打着为客户考虑的旗号却不顾客户需求的做法表示不满,他也正在准备退保。
  在国外,银行保险通过电话销售并利用信用卡支付保费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可以通过快捷的方式购买到一些比较简单的保险产品,节省了购买成本。
  这似乎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在国内却并不那么让人觉得“美”。
  
  谁泄漏了我的信息
  不少消费者一定有这样的经历,接到陌生的电话,对方称是某某保险公司的,而且对自己的情况了如指掌,如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等。
  “我办理信用卡是满足短期资金周转不便时的消费需求,并没有购买保险的计划,保险公司接二连三打电话推销保险,最后应承下来,完全是一种‘被保险’的感觉。”胡先生气愤地说。
  据介绍,因为银保合作不断发展,个别银行将客户资料与保险公司共用,胡先生的信息就属于“被共用”了。
  说起电话推销保险,王先生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他问及对方如何得知他的电话号码时,对方声称是针对某号段进行抽奖,并恭喜他获得该公司免费提供的一份短期意外险。如此一来,王先生也不好再说什么,挂掉电话后便收到一条写有保单号的短信。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和王先生的经历一样,很多消费者几日后便会接到对方的反馈电话,主要目的便是推销保险。
  “电话号码真的是根据号段抽取的吗?”王先生将信将疑。
  据有关人士透露,还有一些机构将手中握有的大量客户资料打包卖给其他公司,这些都是消费者经常接到陌生电话的因素。
  
  看不到条款的合同
  “您好,我是××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客户经理,我们现在有一款保险产品,只要每月从您的信用卡还款中多扣80多元就能购买……”自从去年接了一个电话,某银行信用卡客户刘先生每月的还款账单里就多出了80多元的保险扣款。“我那天正好开会,对方又很能说,想挂也挂不掉,就应付的回答对方‘嗯’了一句,谁知这个保险竟然生效了。”刘先生说。
  刘先生的遭遇绝非个案,在网络上输入信用卡卖保险字样,就会搜到很多类似的客户投诉。很多消费者都有类似的经历,在电话中,当消费者以没能看到条款为由拒绝时,营销人员会说将把条款全部告知,一旦在电话中答应后,保险便会生效。这种看不到条款的保险合同,也让很多消费者心存质疑。
  另外,虽然保险业务员在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会详细介绍产品的优越性,并与其他产品对比,但产品的性价比到底如何,和市场上销售的价格相比是否有优惠,客户一知半解,即便真的很优惠,也找不到让心踏实的理由。
  
  理赔能否有保障
  胡先生在这一年都没有过理赔,他告诉记者,不知道理赔是否能够得到保障。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
  保险的所有内容都是在电话中谈妥的,理赔的细节往往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意外,消费者该如何获得应有的赔偿,万一保险公司钻空子拒赔怎么办?从消费者看来,这些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其他文献
在火爆的“红包大战”中,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乐趣,体会到了激情。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下,你会发现,事实并没想象中那么美好。  红包的“三宗罪”  当你在忘乎所以地抢红包时,是否注意过这些问题呢?在你“大战红包江湖”时,你发现到互联网大佬之间的“猫腻”了吗?  比如,在正式推出春节“摇红包”之前,微信曾切断支付宝红包的分享链接,至今仍无法将支付宝红包的链接分享至微信,这你察觉了吗?  即便有的有心人已经
期刊
信诚基金总经理王俊锋的办公室,简朴而整洁。最吸引记者目光的,是办公桌上的“清爽”——全无预想中的案牍累累。  “在我这里,文件基本不过夜,所以你会发现我的办公桌上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或许是看出了记者的疑惑,王俊锋笑言,“在信诚基金公司,我的管理方法是基于信任基础的充分授权,让每个高管、每个员工都能做到权责分明、流程清晰、工作高效率。”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这种基于“信任”的管理在信诚基金的
期刊
Bogle给普罗大众的建议是,买指数基金,永不出售,让企业的中长期增长带来资本增值和分红。    前不久,笔者读了Vanguard基金创始人John Bogle的两本书。一本是他2007年写的《关于投资常识的小书》, 另一本是今年刚写的《够了》。这两本书的共同主题十分鲜明,笔者也在此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  先说说股民的烦恼。Bogle说,股民们每天忙忙碌碌,买卖频繁,只是帮了券商的忙。可是作为一个
期刊
项俊波: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员。曾任国家审计署审计管理司副司长、国家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特派员,2002年2月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2004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28期间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11年10月29日起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    2011年11月份,在金融街15号的鑫茂大厦,项俊波每天踏着大步从北门进入,
期刊
晚上七点,上海白领刘敏在下班途中走进了广元路上的一家银行网点,最近她一直在谋划下海创业,此番特地来咨询申请抵押贷款的事宜。  这个时间,一般银行营业网点早已关门,但这里仍有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门口的指示牌上有个新名词:金融便利店。  金融便利店内,小型洽谈区设有带着靠背的圆椅,看起来更像“咖啡吧”,服务内容涵盖自助银行、柜面现金服务、个人贷款和理财服务、小企业金融等业务,还提供个人二手房免费挂牌等
期刊
冬日的寒风总让人们想念那些温暖的日子,这个时候要是能约上三五好友,窝在屋子里煮酒烹茶,感受千年前人们的风雅,岂不快哉!  温度的眷恋  有人说,古人煮酒是为了杀菌,因为那个时候人们所饮的酒多为米酒和黄酒,一般酿造技术粗糙,里面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葡萄糖,煮一下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我以为,古人的“煮酒”是对温度的一种眷恋。尤其是在这样的冬日,一杯蒸腾着热气的液体是任何人都无法
期刊
马上的“黑天鹅”(每页上半部分,对版作图)  2014年  2月19日,中信证券的集中交易系统出现瘫痪,有机构投资者反映不能下单,并称交易受到很大影响。直到10点左右,其交易系统才渐趋稳定。亦有网友称国泰君安交易系统同时出现瘫痪。这些理应提供优质服务的券商却给投资者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2月19日,涉及10亿元资金的“吉信-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5期”到期,但因该信托
期刊
创业板开通以来,PE迅速升温,如今已是炙手可热。PE在国外素以神秘著称,到了中国却如此热闹,真是逾淮为枳。明明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却有人说,已进入“全民PE”时代。人怕出名猪怕壮,过热就意味着风险。风险之一就是“泛PE化”和“假PE”已经开始损害本来就毁誉参半的PE的声誉,“PE腐败”一词因此横空出世,并开始走红各类媒体。  去年,浙江红鼎和上海汇乐事件和近日国信证券投行四部原总经理因在执业过程中违
期刊
抵押贷款买房不仅成为一般购房者改善居住条件的工具,更让一些对购房望尘莫及的投资客找到了投资房产的资金来源……    在北京某机关工作的郝先生准备买一套新房用来结婚,但他属于二次购房,首付比例不低于50%,他实在凑不够首付款,因此,房产中介建议郝先生找亲朋好友借钱将房子全款购买,办理出房产三证(房产证、契证、土地证)后再将房子做抵押贷款,将钱还给亲朋好友。  记者采访京城各大房产中介了解到,银行全面
期刊
一方面是热火朝天的基金募集、项目投资、IPO,造就了一批崭新的明星企业,成就一个个新的亿万富翁;另一方面,“全民PE”、“PE乱象”、“PE腐败”等浮出水面。  专家认为,疯狂的PE浪潮目前已把IPO前估值推高至15-25倍的市盈率,未来可能导致巨大的风险。    不追成长只追上市  “有没有要上市的项目让我投点?”东方富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最近经常接到有钱人这样的电话。  越来越多的钱不断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