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女儿都快6周岁了,或者是7虚岁,因为她总是对虚岁和周岁的转换问题感到困惑,口齿伶俐的她碰到别人问她这样的问题,她便有点犹豫地征求我的意见:妈妈,我到底几岁?我经常带着促狭的心情笑她:6岁?7岁?我喜欢看到她这样,好像她又回到毫不懂事的时期。我试图从这样的表情中,找到当年的那个她,一个小婴儿,身高49厘米,体重3.2千克。
现在,女儿身高125厘米,体重26.5千克。我这样不厌其烦地赘述这些数据,是因为直到现在,有的时候我仍然会暗自惊叹——生命的力量。
我从来不认为孩子只是靠父母养大的,这里面更重要的是她自身的力量。你想,一颗小小的种子,冲破黑暗来到这个世界沐浴阳光的时候,就已经包含了她自己的努力。
我不敢怠慢这样的成长,于是我想要留下些什么。我为她拍照、码字,带她看世界,听她尖叫,听她欢笑。我的初衷是,以后我可以指着那些照片、文字、录像对她说,瞧,那是X岁的你。
而现在,我已经不这么想了,我不刻意地去为她留下些可以触摸到的记忆,比如照片、文字什么的,比起内心的感受,这些都不重要。真正美丽的成长印迹,只留存于内心。记忆,留给孩子,留给自己。
我要我的孩子善变,每一天都在变,希望她在这些细细小小的变化中渐渐找到一条属于她自己的成长轨迹。而我,希望一直能站在这条路的边上,给她加加油,鼓鼓劲,甚至摇旗呐喊。
那么你呢,你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什么?
现在,女儿身高125厘米,体重26.5千克。我这样不厌其烦地赘述这些数据,是因为直到现在,有的时候我仍然会暗自惊叹——生命的力量。
我从来不认为孩子只是靠父母养大的,这里面更重要的是她自身的力量。你想,一颗小小的种子,冲破黑暗来到这个世界沐浴阳光的时候,就已经包含了她自己的努力。
我不敢怠慢这样的成长,于是我想要留下些什么。我为她拍照、码字,带她看世界,听她尖叫,听她欢笑。我的初衷是,以后我可以指着那些照片、文字、录像对她说,瞧,那是X岁的你。
而现在,我已经不这么想了,我不刻意地去为她留下些可以触摸到的记忆,比如照片、文字什么的,比起内心的感受,这些都不重要。真正美丽的成长印迹,只留存于内心。记忆,留给孩子,留给自己。
我要我的孩子善变,每一天都在变,希望她在这些细细小小的变化中渐渐找到一条属于她自己的成长轨迹。而我,希望一直能站在这条路的边上,给她加加油,鼓鼓劲,甚至摇旗呐喊。
那么你呢,你为孩子的成长留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