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1984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不断被提及并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物理学的相关内容比较抽象,为此,相关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及时组织开展物理学科内容的学习,更好地实践生活化的先进教学理念。在生活中寻找更多学习资源,让学生以生活为中心重构物理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生活化的学科知识,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问题。在生活与教学发展的关系上,将两者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032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有着“枯燥”或“刻板”的印象。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课堂学习的核心,大多数学生对物理缺乏兴趣,倾向于进行物理实践、课堂探索等学习活动。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会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很少有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然而,中学生进入青少年时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对抽象知识缺乏理解是他们学习兴趣低下的主要因素。
  初中物理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也是为了普及我们这个时代常见的物理现象,解决生活的混乱。将我们的教育内容回归现实生活是我们教育的价值取向,因为忽视与生活知识的融合偏离了最初的教学意图,但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内容仍然是落伍的,很少有教师将物理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学生也很少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实验,使物理越来越远离现实,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理解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1.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知识点和生活实例,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可以用课本知识回答。例如,在《声音是什么》教学中,老师可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路上的汽车喇叭到看电视时的电视广播,为什么能听到声音?”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制作一个小实验,把闹钟放在空中,设置为振动模式,然后把闹钟放在真空玻璃罩上的另一个警铃,并设置为振动模式,让学生先假设结果,教师再次演示,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警铃的振动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经过观察,学生获得了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的实验结果。
  2.创建生活化的实验活动
  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做一些实验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实验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设备,但在课堂教学时,时间有限,有些实验设备不全,难以向学生展示更好的实验效果。在教授物理时,教师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向学生展示简单的物理实验,或者他们可以自己制作简单的物理实验室设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制作实验室设备,增加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密切接触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现实生活中的物理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声学现象”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麦克风,准备两个一次性纸杯,在地板上钻一个洞,将准备好的绳子穿过洞,系紧,然后拉直,绳子两边的人,纸杯可以交流。通过创建麦克风,可以有效地证明声音必须通过介质传播。
  3.创建生活化的家庭作业
  近年来,学生“减轻负担”的话题仍居高不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与素质教学要求之间的激烈冲突。我们已经接受素质教学有一段时间了,但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中学生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家,做作业很晚。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将作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安排学生乐于完成的家庭作业。比如在教《磁现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极光的出现和我国悬浮磁悬浮列车的发展情况,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并使大气中的分子或原子电离时,就会发生极光。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家庭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
  4.创建生活化的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实生活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衔接。教学内容必须有逻辑和条理,而物理中的概念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完全相关,容易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并逐渐降低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師需要创建生活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物理,理解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功率”时,老师可能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家中灯泡的瓦数、电压等,然后思考灯泡功率不同的原因,并根据物理实验来总结规律。这种教学方法利用学生的观察和实践技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逻辑能力。
  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减少学习困难,提高教学效果。物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探索生活化的物理教学策略,有效解决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姚爱华.浅析如何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9年04期
  [2]关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 邓寿章. 西部素质教育. 2019(05)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课程进行改革之后,要求各学校要能够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让学生能够从小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能够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巩固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将自己的实践能力进行运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当中进行充分的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之后的
期刊
摘要:随着幼儿园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进行,幼儿园大班区域游戏教学活动逐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幼儿年级尚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往往以区域游戏的方式进行,这为幼儿园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应用方向。区域游戏能够给幼儿带来全新的体验跟感受,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有效提高对区域游戏的指导,帮助幼儿获得正确的区域游戏体验,促进幼儿更好的融入区域游戏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与综合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体育课程处于被人们忽视的状态,但是随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落实,体育教学被教师一步步重视起来,它是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客观看待社会的发展及学生的教育,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改进提高,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问题;对策;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期刊
摘要: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和课后预习的习惯,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的动力,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技巧,导致小学生难以有效提升学习的能力,影响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发展。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  关键词:小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习惯
期刊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无疑进一步肯定、突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也在无形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即改变单纯的文本讲解,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和把握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完善、创新、优化阅读教学策略,使阅读教学更有生气、更有活力,为小学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数学教育。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有明确的目标和教学计划,这都得益于教师举行的教育教研工作,使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授课。教育教研活动举行的目的是为了使整个年级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方式的统一,这样有利于教研组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统一管理。在初中阶段开展数学教育教研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思路的整理。当然,在教
期刊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新时代,社会大众对各行业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多,其要求也发生很大改变。目前我国处于信息化时代,各类信息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在社会大众眼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大众思想水平以及审美能力,因此对艺术工作者而言,传统艺术设计模式已经无法顺应时代潮流,不能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传统设计艺术进行优化创新,结合我国国情发展趋势将其艺术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上升,在小学中需要培养小学生活跃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很重要。只有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实施才会有用处。小学生活跃的思维来自于数学疑问和释疑的欲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营造一个有趣的氛围,吸引小学生们的兴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还是按照1-2年级教学模式,进行“填鸭式”教学,无法培养好小学生们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
期刊
摘要:对于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应用极大地弥补了农村资源不足的现状,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还有助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因此,信息化工具的运用,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工具;农村教学;乡村振兴;教师成长;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033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成为目前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成长,实现高中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希望对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