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报视角下农村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与子女对父母的回报有正向关系。文章通过对广东54个农村社区有子女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毕业的子女对农村父母的回报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子女毕业后每年给父母的经济回报、情感沟通交流情况以及教育投入与回报对农村父母的影响,并以农村父母是愿意跟随子女到城市养老抑或是继续留在农村为因变量,从父母与子女两个方面分析农村父母的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父母多数愿意跟随子女到城市养老,但是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子女的影响较弱。
其他文献
针对塔里木盆地表层结构变化剧烈的特点,根据观测水坑法精确计算潜水面深度,建立近地表模型,利用沙丘离散法计算静校正量.对应用观测水坑法和小折射法的不同静校正结果进行了
在中国语境下,社会工作资源类型属于关系型资源,它呈现出资源聚集性、场域化特征。"社工人"在规制规范不完善、资源市场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并未达到"组织人"的程度,个体在场域
摘 要: 艾滋病感染年轻化趋势使我国艾滋病防治面临全新挑战。初期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困境制约其生活适应和疾病治疗,是艾滋病防治的关键突破口。通过对5位19—35岁男同性恋初期艾滋病感染者的研究发现,初期艾滋病感染者的显著心理表现异中有同,其心理困境主要体现在:认知存在偏差且内化了社会歧视,存在诸多消极情感且情感支持面临障碍,产生逃避社会乃至自杀的行为倾向,不良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失独者在哀伤阶段的不良情绪源于"个人主观经验",表现出对丧亲事实的惯习解释、偏差解释或迷思解释,进而造成无心工作、自行封闭、脱离社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