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w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纽带,学好文言文不仅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增强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只有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方可谈及文学素养和文化积淀。具体如何操作,笔者拟从以下五点展开论述。
  一、回抛问题,大智若愚
  一堂优质课少不了精彩问题的设计。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让学生似懂非懂,在矛盾、怀疑、惊讶中激发其思考兴趣。当然,能以几个问题带学生进入情境,可谓是事半功倍。
  例如《鸿门宴》这一课,在讲到樊哙闯入项羽帐内想保护刘邦的情节时,项羽有一个动作“案剑而跽”,我故意解释为“把剑放在案桌上然后跪着”。有比较细心地学生马上反驳我说:“老师,这个案是通假字,是按住的按。还有跽也不是单纯表示跪着的意思。”我故意摆出一脸狐疑的样子说:“是吗?”其他学生一发现老师讲错了,兴致更浓,看注解的看注解、翻阅字典的翻阅字典。之后,“洋洋得意”地告诉我说“您错了”。有了这样的小插曲,学生对于这两个字的印象,一定比我教或者直接看注解要好得多。既然达到目的,教师偶尔愚几回又有何不可。
  当然,这样的“愚”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不能经常出现,否则学生会怀疑你的专业素养;又要做到“雁过无痕”,一旦被看出来,学生会有被耍的感觉。因此,要适时的“愚”,“愚”得恰到好处,方可谓大智若愚。
  二、精彩朗读,分饰角色
  许多教师都明白美读对阅读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诗词阅读上。却往往忽略了它对文言文的影响。初学文言文有如学英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字词意思,而应该诵读。在不断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色,这有如学习英语需培养语感一样。当然,读什么篇目,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作文教師要有所选择。笔者在初期选取了如《兰亭集序》、《陈情表》、《祭十二郎文》以及初中篇目《陋室铭》等名篇,让学生熟读成诵。当然,读之前,教师要先做示范,读得越夸张、越入情则越好,学生会跃跃欲试,甚至被带入情境。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慢慢地就能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和韵律感。
  当然,教师的坚持是强心剂,只有你自己投入到美读之中,学生才会有欲望去尝试,慢慢地,班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形中他们对古文也就少了一分隔阂,多了一分亲切。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道出了作者与读者的不同心理特征,阅读作品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真正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才能体会到作者在文中的情意。
  三、适时仿写,主客转换
  文言文以简洁凝练见长,教材的选文又是结合高中生的特点而选取的名篇佳作。有此范文,为何不尝试着让学生去仿写呢?例如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言文以对话和思辨最为突出,在结束时,笔者以“鄙人之于教书也,尽心焉而已。甲生学差,则帮扶之;乙生学差亦然。察同事之教,无如鄙人之用心者。同事之绩不加少,鄙人之绩不加多,何也?”为例,让学生换个话题进行仿写创作,学生顿时兴趣大增。又有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本文以情感人,尤其是其中一段“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写得尤为动情。恰逢前一天班上的语文科代表递出辞呈。笔者就借机写了一段话作为示范,要求学生另起话题仿写。示范如下:
  “吾年未三十,而眼近视,而发枯黄,而牙痛难抑。念汝辈,皆康强而有力,如吾之衰者,恐不能久存乎?吾不可缺汝,汝不肯迁就。虞早晚心死,而汝抱无涯之恨也。”
  四、小组合作,拓宽主题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开放性的主题拓展,允许学生结合文本或者课外知识有理有据地探讨主旨。比如《苏武传》中,大多教材是把苏武定位在执着守节、大义凛然的爱国者。对他为国苦守十九个春秋的行为大加渲染。但是,对于这一行为学生是可以有更为深刻的见解的。如果此时我们能引导学生回归原文去寻找细节,会发现原文最后有一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再加上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有一处关于李陵的《答苏武书》的补充文字。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再去查找资料,进一步探讨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再如《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对荆轲的评价都集中在赞美上,此时,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去阅读细节,更客观、更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那么,学生会发现诸如太子想先遣秦武阳时,他发誓自清、尚未准备好就决绝而去的情节。也可窥见此人并非那么完美。英雄人物亦不完美,那么学生会感觉到文言文学习的思辨性,自然也就减少了枯燥感。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去翻阅资料、查找证据,那么,相信学生会发现荆轲是一个勇敢、为民族而舍生取义的大英雄,他也带有好面子、不善于沟通、缺乏谋略的莽夫。类似的分析只会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
  五、精讲精练,激发兴趣
  对于教师而言,文言文练习的选择得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力。因而,在选择练习巩固时,一般要挑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机构或教育专家出的试题为好,并且需把握好难易度。过易,没有挑战性和区分度,学生会看轻古文;太难,无从下笔,学生的信心会被打击,成就感无从谈起。最好选择的试题是课内的知识点,知识是学过的,题目是新颖的,让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一方面能让他们更重视课内基础,另一方面也能给他们自信,激发兴趣。教师切忌为了图方便省事而偷工减料或随意下载试题来考查学生,题目的不准确、不权威会让学生迷茫,如此这般,再想激发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恐怕难矣。
  总之,要改变现在高中文言文面临的困境,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改革、要大胆创新。相信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生一定能够与文言文越走越近。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互联网+多元化教学法提高护理实习生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并随机将2018年7月—2019年11月在我科实习的10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互联网+多元
摘 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作为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是基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传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这种学习方式必然造成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无意识”,更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缺失,强调动手实践,即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期刊
摘 要:高中作文对于学生而言,依旧是个难点,可高考试卷中作文分值有增无减。因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势在必行。我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力求做到给学生自由的写作空间。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与时俱进,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内、外作文并重;各抒己见、传授相结合;层次评价与统一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作文;写作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领域改革高潮再次涌
摘 要: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这里既包括前所未有的,如果少年发明家能出现也是非常好的事,更包括已有的,但对中学生个体来说是前所未闻、前所未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教
摘 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要抓出特点,抓出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重视笔记的整理和利用;倡导学生在复习中对不熟和不会的知识,用笔作出标记;书写英语要规范美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生风格;教会学生进行有效总结。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摘 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转变原来的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行为、创新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各种人才,高中数学为人才的培养搭建起了桥梁,研究教材,挖掘创新素材,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舊教学模式截然不同,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也不断涌现。如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如何让有限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更大的收获,我觉得应从教学的设计、组织入手,从课堂要质量,这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诸多方面。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学情估测、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关键。有了教学目标,教学才有方向性,所谓"有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到了高年级数学开始两级分化,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本文就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一探讨,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学习兴趣的产生机理。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强化数学趣味性教学十分重要。  关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伴焦虑患者的疗效性.方法 慢性结肠炎伴焦虑患者60例,按照随机平均分组的原则,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