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周密思考良好习惯克服解题时的漏解现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8933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考查同学们思维的严密性,考题中常出一些多解题,有些同学由于平时没有养成周密思考问题的习惯,思考缺乏批判性、求异性,常常是求一个解就以为题目解完了,因此,常出现漏解现象,本文将易漏解题目举例加以分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说起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有一位学者的英名是绝对不该忘却的,虽然他已仙逝了一年半。这位学者就是冯纪忠。  作为我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冯纪忠名闻遐迩。他早年留学奥地利、德国,攻读建筑专业。1946年回国后,相继参加了南京的都市规划和解放后的上海都市规划。在同济大学任教时,创办了我国首个“城市规划专业”。上世纪70年代,他带着学生开始进行上海旧城改造的探索。198
人们常说某个人很聪明,或者说这个人脑子特别灵,这是指一个人的智力状况来说的。和它相对的一面是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美感等。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它们起着协调促进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教学实践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智力状况并不悬殊,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我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简单教具,激发
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概念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地围绕课题,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作用。引出新概念的过程,是揭示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而各个数学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又不尽相同,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选取不同的方式去引入概念。现结合概念教学课,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