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精神来自创新热情,有了热情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创新热情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内完成。
  关键词:创新热情;发现;创造;实践;探究;设定悬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一、多鼓励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精神来自创新热情,有了热情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1.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往往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学完《太阳系》一课后,有个学生问:“老师,在太阳周围九大行星中的地球怎么不叫地星呢?”我说:“你认为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我哑然了。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但对这样的学生不能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加以训斥。“这时的学生需要诚恳的肯定,需要热情的鼓励。”于是,我和蔼的说:“你真爱动脑筋,你愿意叫他地星,你就叫吧,你认为这个名字好听吗?”这个孩子很为自己的创造发明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开心。其实孩子们很需要了解,很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老师不要因为学生提出了问题一时回答不了就难堪,要知道没有全能的教师。
  2.鼓励学生得出不同研究结论
  在实验教学中,往往是学生先实验,再观察,再像老师汇报实验,老师在根据教材要求加以评判总结,这实际上是一种“权威”的体现,我没有这样去做,比如:在学习过《观察水》一课,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水有哪些特点?说的越多越好。”这时学生的热情特别高,结果有的学生说:“雨水会湿衣服。”有的说:“会使铁生锈,会使人滑到。”有的说:“洪水能淹死人和庄家……”他们没有按照教科书上面的回答,但你能否认他们的结论吗?不能,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发展创造思维不能忽视的。
  3.设定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创新热情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内完成。我采用了“实践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如我在教《我们选择了什么》一课时,在课内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学生用两节电池、三根导线、两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各组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连接。有的串连了两个电池、有的并联了两个电池、有的串连两个灯泡、还有的并联两个灯泡。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不同的连接方法,我选出四种不同的连接线路,让学生说出属于哪种连接方法。学生根据线路图分析说出串连了两节电池;并联了两节电池;串连两个灯泡;并联两个灯泡。此教学法最大特点,不把实践探究的办法和结果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究的方法和结果都是学生归纳出来,有些问题还要激发学生在课外去完成,教师不能对学生当堂得出的结论,不能轻易告诉学生,要激发学生课后亲自实践解决。有的同学希望老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我却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同学们课外通过实验去解决吧。这样不仅把学生课内的兴趣持续到课外,而且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到记得牢。那他们以后的学习就更加积极,兴趣就更加浓厚。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亲身创作的成败从不轻易下结论。如在《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实验时,由于材料有限,有的同学没有做成功发生的现象不明显,我就鼓励他们课后做,尤其对做了多遍才成功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学习他们刻苦实践的精神,使其他失败的同学充满了信心,最后把实验做成功了。成功使学生产生了兴趣,失败后经过努力而成功,学生探究的兴趣更加浓厚。
  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想办法”
  “想办法”需要时间,想出的办法再付诸行动也需要时间,再行动中用各种感官来感知每一个细微之处更需要时间,因而课堂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学生能使用好材料,能享用自己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的结果。如我在讲《谁的承受力大》这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一定的材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研究搭什么样的纸桥,看谁的承受力最大,结果在一个班级里运用了五十分钟来学习,学生的发现就远远多于另一个班。
  三、鼓励学生自行探究
  以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科学精神为终止的科学课课堂教学是不怕行为出格的,节外生枝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在讲《电磁铁的性质》这一课,怎样增强电磁铁磁力,以吸起更多的大头针的研究中,有的学生不是用增加电池,也不是用多绕线圈的匝数去寻找增强电磁力的办法,而是把小铁钉换成大铁钉,继而又换成铜钥匙、吕钥匙、圆珠笔进行试验,还想用粗导线和细导线做对比。由于我对他们的做法表示出耐心,引起已做完了实验的其他各组的关注和效仿,因而课堂的讨论各称其能,异彩纷繁,有较多的发现。
  四、学练结合,培养创造实践能力
  科学课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科学课教学中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将新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释各种现象,使学生树立自然科学知识,很有实用价值的观念。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多让学生取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例如,讲《植物是怎样繁殖的》时,指导学生用月季、菊花、吊兰、石柱子花、龙爪菊、葡萄、草莓、马铃薯、大蒜等植物进行扦插,压条等实际操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植物适于扦插、压条?什么样的植物是用根繁殖的?什么样的植物是用茎繁殖的?有的植物为什么用茎繁殖和根繁殖,而不用种子繁殖?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实际操作,学练结合,使学生即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又培养了创造实践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力,我想,只要我们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条件,为他们创造发挥潜力的机会,并积极及时的发现他们创新的火花,这种潜力就会被开发出来,继而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其他文献
1、建筑物基础的分类rn建筑物基础分为浅基础与深基础两种类型.浅基础埋深较大,是通过基础底面、把荷载扩散分布于浅部地层.常规设计的浅基础一般有扩展基础,联合基础,独立基
本文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策略。
目的:对HCY、CF-6、UMA水平与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检查
摘 要: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面对部分青少年角色弱化、个人责任淡化的现状,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索可实践操作的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途径与方法,致力于培养、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青少年;责任感;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
小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充满活力,充满时代的气息。这是一套具有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适应性、艺术性和新颖性的广播操。它是根据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以基本体操为主线创编的。突出对身体姿态规范性的培养,动作活泼流畅、舒展规范、简单易学。音乐选用《阳光体育之歌》,突出了本套操的主题和寓意,有助于情感教育。因此,本套广播体操教学必须把握其简单规范、明快流畅、横平竖直的风格特点,从动作姿态到面部表情,
目的:探讨对胃镜检查患者实施麻醉与非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2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3例患者不实施麻醉,观察组
目的:分析骨折患者的放射诊断误诊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方法:筛选出本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3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实施的目标。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更新观念,创新课堂设计,优化课堂模式等。本文给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了参考意见,相信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会有促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变教师的单向教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明确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严格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质量好坏不仅影响着工程的基础稳定性,而且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对于深基坑施工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桥梁和各种地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