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舜泉:为了生命的承诺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z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他们遍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有着显赫的身份,广为人知;又或许只是一个平凡人,茫茫人海中,曾与你擦肩而过。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活得比别人精彩,活得比别人快乐,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
  


  为了一个生命中默默许下的承诺,罗舜泉先生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实现自己的誓言,成为香港著名的电影导演、大埔区的民选议员。
  他走上导演之路,是为了自己的承诺,更是为了通过电影,反映香港底层人民的呼声,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为那些绝望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他走上议员之路,是为了自己的承诺,更是为了通过议员,更好地服务于这个社会,将更多的关怀给予那些孤单无依的老人,将更多的关心给予那些成长中的少年儿童。
  因为他心中有方向,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即使是成为电影界的名人,成为市民心中所敬仰的人,他依然坦然。
  
  生命的承诺
  
  在茫茫的大海上,在经历了沉船的灾难之后,静静地漂浮着两个年轻人,他们的身子绑在一个大木桶上,随着海水浮沉。海水颜色深极了,阳光投在海面上,变成了缤纷的色彩,映照在已经昏昏沉沉的两个人身上。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一段熟悉的电影镜头,他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生存的故事。然而,你错了!这不是电影,这是生活,这就是曾经真实地发生在南中国海的一段不幸遭遇。对于曾经历这段苦难的当事人罗舜泉先生来说,生活比电影更苦。
  然而,他本来却是一个生活优裕的少年。少年不识愁滋味,说的就是如罗舜泉先生一样,有着富裕的家庭,过着优裕生活的少年。
  罗舜泉生长在柬埔寨一个富裕的华侨家庭,父亲是开剧院的,同时做着一些出入口生意,戏院共有四间,主要放一些香港、台湾的电影。当时,看电影对于柬埔寨的那些贫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而从小在剧院长大的罗舜泉先生天天都与一些放映的香港邵氏电影、台湾电影、日本电影甚至是法国电影见面,久而久之,他已经对电影产生了感情。那或悲或喜的电影世界,在罗舜泉年少的心里,种下了最初的理想。
  


  1975年,柬埔寨政局动荡,全城仓皇避走。在动乱中痛失家人的罗舜泉先生和哥哥逃难到磅逊港,跳入南中国海漂流,希望从茫茫大海中寻找到生的希望。他和哥哥都不懂水性,两个人为了不致漂散,一起绑在一个大木桶上,一人一边。当时没有食物,没有水源,在深蓝色的大海里,他们随着海浪起伏,听天由命。
  在冰冷的海水中,罗舜泉先生昏昏沉沉,却奇怪地想起了从前算命的人对他说的偈语:本是名利圈中人,民间亦有好前程。他想,既然上天给我未来,我就一定要活下去。他对天发誓:“如果上天让我安然地度过这个难关,将来能够安定,上天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罗舜泉先生被泰国渔船救起,而哥哥却永远地离开了他。接二连三的沉痛打击,在他年少的心里,划下了累累伤痕。然而,这许多的苦难,却更激起了他对生的勇气,以及他对生命的那段沉重的誓言。
  
  导演,承诺的开始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泰国逗留的11个月里,罗舜泉先生常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因此他选择前往香港,学着去适应香港的一切。
  罗舜泉先生是潮州人,从小又在柬埔寨长大,来到香港后,他听不懂粤语,不会讲粤语,更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潮州话。在语言不通的环境里,为了生存,罗舜泉先生只好去餐厅洗碗。有一些老太太看到罗舜泉先生一个大男人,年纪轻轻却去洗碗,也为他惋惜。罗舜泉先生虽然听不太懂老太太的话,但是从她们的神情,却可以感觉出那种怜悯。然而,他内心的苦,外人又怎么会知道?他其实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
  他终于等来了邵氏招考电影培训班的消息。在几千名报考的人中,罗舜泉先生脱颖而出。然而当时的培训,是没有任何生活补贴的。罗舜泉先生只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培训。当时他住在荃湾难民营,白天做纱厂工,因为从荃湾到邵氏片场,中间得花上三个小时左右,时间已经冲突。罗舜泉先生便恳请工厂,将时间调至早上6:30上班,下午3:30下班。那个时候,罗舜泉先生白天上班,又要学习广东话,一下班就急急忙忙往邵氏片场赶,除去坐车的时间,他几乎没有充分休息的时间。
  


  年轻的身躯一度无法承载过度的劳累,罗舜泉先生想过要放弃。然而,他无法忘记自己的承诺,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所幸在邵氏培训的日子里,他刻苦学习,打下了深厚的根基。到了下半年,培训变成现场训练,一天到晚跟着剧组走,一天才发10块钱。这意味着罗舜泉先生不得不放弃纱厂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培训中。那个时候,有人说他傻,这样培训,什么时候能到头?日子确实艰苦,10块钱的补贴对于罗舜泉先生来说,简直是食不果腹,除去来回坐车的钱,他已经所剩无几。其实他自己也曾仔细地计算过自己的开支,深深明白自己目前的处境。面对艰难的生活,罗舜泉先生毅然坚持现场培训,实在无法维持生计就在学习之余出去做一下兼职,赚取微薄的生活费用。
  对于理想的坚持,换来了罗舜泉先生第一个收获的春天,他与邵氏签下了5年的合约,并被导演选中,成为一部戏的男主角。罗舜泉先生至今无法忘记那一部名叫《打蛇》的电影。戏拍到一半的时候,罗舜泉先生面临了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戏里面安排一场他被强奸的戏,有一些同性恋的嫌疑。当时在香港,男演员是不能够随便露出屁股的,这是一个电影的尺度,也是一个原则问题。罗舜泉先生向导演提出,能否穿一条底裤?结果换来导演噼里啪啦的呵斥。本着对职业的操守和尊重,罗舜泉先生尴尬地拍完了这一场戏。然后,他消失在片场。他无法容忍那种对自己道德底线的赤裸触及,对电影呎度的不尊重,他宁愿放弃这好不容易奋斗得来的美好前程。
  他曾扪心自问,这么做是否值得?眼看着即将到来的姹紫嫣红,转眼就成为了过眼云烟,在转为幕后做场记的日子里,罗舜泉先生没有后悔。职业道德和演员的操守,绝不能服从商业利益。在香港电影界,场记只能由始至终跟一个导演。而且场记一天仅10块钱人工,一部电影大概80个工作日,算算也就800块钱。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困苦,甚至是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罗舜泉先生已经能够坦然接受苦难,能够在苦难面前心安理得地生活。场记,他一做就是2年多。
  对罗舜泉先生来说,好日子是从苦日子中来的。这么多年艰难的生活,锻炼了罗舜泉先生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也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做导演的能力。1984年,罗舜泉先生开始做执行导演。当时导演把什么事情都分派给执行导演,然后由执行导演和各部门沟通。在长时间的执行导演生涯中,罗舜泉先生与越来越多的大牌明星接触,譬如梁朝伟、黄秋生等影帝级以及其它影后级的明星。在他执导的著名影片《救命宣言》中,就有任达华、郑浩南、李嘉欣等大牌演员。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忘记吃饭,在这样的环境中,罗舜泉先生在对演员的组织、发号施令的过程中,得到了许许多多名演员和同事们的认可,也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导演风格。1995年,罗舜泉先生开始担任导演。他先后导演了《老泥妹》、《四个自杀的少女》、《天杀》、《豹女之夺命之旅》、《无间道长之神剑门》等著名影片。或许观众不知道导演是谁,但是说起影片中的明星,却是无人不知,譬如樊少皇、徐少强、李修贤、柯受良等。
  其中颇有争议的是《老泥妹》,这部奠定罗舜泉先生实力的获奖作品,却被列入三级片范畴。在影片中,罗舜泉先生反映了香港低下层的生活状态。他通过电影成功地唤起了社会对底层人士的关注,而这些,就是他作为导演想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用电影镜头来回馈社会,是罗舜泉先生作为一名著名导演,所坚持的责任。他并没有刻意地追求电影的票房,但是因为真正是关注人民生活的电影,却恰恰是其票房的保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罗舜泉先生不屈服于艰难困苦的生活,终于用生命的执着,兑现了自己最初的承诺,而在承诺中,也实现了作为导演的社会责任。
  
  议员,承诺的继续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无疑是背负着沉重的誓言。苦尽甘来,罗舜泉先生没有乐于享受。对他来说,最好的日子,他享受过;最苦的日子,他也品尝过。如今,对他最重要的,是一种生命的意义——生命,只有在奉献中,才能焕发光彩。在罗舜泉先生心里,拍再多电影,也只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而服务社会,却能切切实实地感知。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罗舜泉先生就受到家庭的影响,一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他的妈妈经常为穷人派米,而他的爸爸经常免费组织穷人们看电影。这一些善举,都潜移默化地种在罗舜泉先生的心里。
  1999年,罗舜泉先生开始服务社区。他常常与太太去老人院服务,帮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清洁工作,然而这样做终究是不大方便,因为经常会遭遇管理员的质疑。为了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罗舜泉先生开始参加大埔区区议员的选举。正是因为他真心喜欢服务大众,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所以在当地居民的热烈拥护下,罗舜泉先生成为大埔区民选议员。
  在罗舜泉先生议员办事处,笔者注意到一块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譬如8月一天游、9月中秋晚会、10月60周年国庆、11月冬季敬老生日会、12月圣诞嘉年华。罗舜泉先生告诉笔者,他每年都会将一年的计划全部安排好,按部就班地去实行,每年都会有十几个活动。在刚过去的端午节里,为了让长者们度过一个温馨的端午节,罗舜泉先生发起了“招募包爱心粽义工”活动,他说:“今年我们包了3500多个粽子送给老人家。”
  虽然说组织一场活动,对于在电影界久经沙场的罗舜泉先生来说,需要的组织能力微乎其微,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其中每一场活动的举办,所需经费都是来自罗舜泉先生自己的腰包。他说:“自己有过很难的日子,熬过了,现在能够帮人就尽量帮。”平淡的话语,却透出一颗对生命感恩的心。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在长久的相处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在与罗舜泉先生的交谈中,不时有居民过来寻求帮助,他们交谈的方式,不像是一位议员在和居民沟通,而是两个十分熟稔的邻里之间在寻获帮助。罗舜泉先生喜欢喝早茶,从他家到茶楼,其实只需要几分钟时间,然而,他常常要花去几十分钟。因为一路上经常有熟人热情地跟他打招呼,继而攀谈起来,聊一些遇到的问题,或者是解决不了的困难。在菜市场买菜的情形也是如此,一入菜市场,没有三个小时出不来。
  罗舜泉先生得到了居民的尊敬与爱戴,而这却更令他感到责任重大。只有更好地服务大家,才能够对得起大家的支持与信任。事实上,在居民眼里,罗舜泉先生提出的“公义、良心、实干”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切切实实的行动与成效。
  


  生命似乎很富有戏剧性,罗舜泉先生真的既成为了著名导演,也成为受民众爱戴的议员。而这一切,却都要感谢生活,是生活成就了他。
  在刚刚结束的由煤气烹饪中心举办的烹饪比赛中,罗舜泉先生的一个“金边咖喱”获得冠军。这在他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又添了辉煌的一笔。然而一切都是一种关联,你可以从中以他精湛的厨艺为喜,也可以为他在菜名“金边”中所蕴含的那段故事为悲。然而“悲”和“喜”却正是一种完美的人生,他告诉你,生命的赋予,你必须坦然接受,如此,无论在什么环境,你才能活得心安理得!
  
  人物简介:
  罗舜泉先生,大埔区议会民选议员,香港电影导演会导演,海丰电影制作公司负责人。现任大埔动力会长、大埔话剧团艺术总监、大埔区长者及医疗工作小组主席、大埔区青少年暑期活动统筹委员会委员、大埔区议会文娱康体委员会委员、大埔区议会交通及运输委员会委员、大埔区议会环境、房屋及工程委员会委员、大埔区议会社会服务委员会委员、大埔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大埔区综合大楼街市管理委员会委员、大埔区清洁香港地区委员会委员、大埔区地区设施管理委员会委员、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区域上诉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公职。
其他文献
陈东博士在香港尤其是深水埗区可谓大名鼎鼎。走进深水埗区议会、政务处、地区团体、学校,以至许多大厦、商铺之间,不少人都会告诉你,陈东博士热心社区、为商家居民争取权益,以及为社会公益默默奉献的许多事迹。陈东博士虽然为人低调,奉献时却是热情似火,深受区内居民的尊敬与爱戴,拥有着坚实的街坊基础。因而在2008年,他获选为深水埗区议会主席可谓顺理成章、众望所归。担此重任,陈东博士直言压在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但
期刊
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19日在海南博鳌闭幕。以下是部分外国政要嘉宾的精彩观点集纳。   美国前总统布什:   ——世界各国应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全球金融体系应实施改革,从而使之更具透明性,此外还应建立预警系统,以对风险进行预估。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推进东亚以及整个亚洲地区的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要推进和加深东亚首脑会议、日中韩等双边和多边的
期刊
何谓人生价值?如何才能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立于社会大舞台中,几乎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寻找着。探寻道途中,有人找到了答案,并在人生拾阶中努力实践着;但有些人却迷失在生活浪潮中,身陷漩涡而无法自拔。其实,对于这类深远命题的答案,我们不能像解答数学题那样要求的标准而统一,但是你不妨读一下那些成功人士的人生之途,也许,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当面对刘志强博士,与他一起回顾着他的生活之径时,笔者感悟,他是
期刊
他是大家公认的一级校长。在担任校长的17年里,他的教育理念,他的管理方式,他的远景规划,都是以追求提升学生质素为先。  他是整个大埔区议会里唯一一个校长。作为一个心系教育的区议员,一来受同仁所托,二来自己也担负了一份责任,因而他忙碌于文化、体育、艺术、教育、青少年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他也是香港第一个把足球运动推展到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校长,在世界上也当属罕有。他从自己的青年足球员身上,证明了
期刊
天已破晓,晨熹渐露,一轮旭日冉冉升起,和煦的阳光无私地朗照乾坤,令苍茫大地、远山近水都披上千万道七彩斑斓的光芒,使人精神振奋……  暮色四合,晚霞满天,明月开始吐露光辉,月光如水水如天,似有无限深情,天地之间洒满皎皎银辉,那份素洁、那份明净同样令人神清气爽……    其实,这并非笔者眼中实景,而是在走近香港菱电发展有限公司主席胡晓明太平绅士,并对其进行专访,再结合社会各界对他的评价后,所生发的感想
期刊
“人,可以是天生富有、天生漂亮,但没有人是天生成功。“一位名人如此说过。因为成功并非只是简单的物质意义上的富足,它包含了高尚道德品格的培育、人生经验的累积和回馈社群的热心。它或许需要人们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地努力、磨练以至最终得到别人的认同。  如此,岑永生先生无疑是成功的。他的奋斗精神坚定不移,一路走来,难免历经磨难,但是,他坚持、勤奋,抓住机遇,踏平坎坷终成大道。在他的赤子之心中,永远不缺
期刊
初见洪为民先生的名片,很有点精神为之一震的感觉。名片上,放着他的相片,根根直竖的短发,略带微笑的神情,抬手间,让人觉得精气神十足。而名片的一行——2008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则表明他是位有故事、有内涵的人。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是一种荣誉。在这个荣誉后面,是洪为民先生对社会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他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热忱;是他于个人事业及公众服务方面锐意进取的精神体现。  从22岁开始,他就走上了服务社会
期刊
在经济低迷之时,他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周密计划,迅速行动进军内地市场,不气馁于首战遇挫,等到竞争对手知难而退,他却迎难而上,成功进驻上海地产市场;他将管与理相结合,无为而治而无不治,带领当年只有三人的小公司壮大为拥有多家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同时,他参与香港医疗辅助队、荃湾扶轮社等社会服务团体,为社会和谐与发展贡献着力量。他就是香港忠诚集团主席梁颂明先生。  何谓忠诚?之于己身,不断进取,追求卓越;于客
期刊
她来自祖国大西南的边陲,“阿诗玛”是她的气概;她拚搏于香港,服务于社会,“阿诗玛”是她的风采。“在香港,如果你看到‘阿诗玛云南风味轩’的名字,千万不要以为它是专营‘米线’的店;如果你没到过‘阿诗玛云南风味轩’,那么你的确没吃过真正的云南菜。”她如是说。  阿诗玛,神秘而优美的名字,因其美丽的传说,让它成为善良、纯美、勤劳的象征。而香港的阿诗玛就是阿诗玛文化基金会主席李晓莉女士,一个俨然已成为香港餐
期刊
当备受关注的“婴幼儿奶粉”事件逐渐落下帷幕时,人们对健康的思考却愈发深刻和深远。而作为一家专门生产婴儿及成人纸尿裤、纸尿片、看护垫等用品的企业领头人,加美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明先生亦始终坚持只有注重产品品质,才能收获健康的企业管理理念,带领企业以质量第一为口号,推陈出新,决胜市场。    树品牌,质量为先    祖籍广东江门的李国明先生,在香港接受教育,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于1986年进入了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