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永生:一朝功“成”堪典范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可以是天生富有、天生漂亮,但没有人是天生成功。“一位名人如此说过。因为成功并非只是简单的物质意义上的富足,它包含了高尚道德品格的培育、人生经验的累积和回馈社群的热心。它或许需要人们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地努力、磨练以至最终得到别人的认同。
  如此,岑永生先生无疑是成功的。他的奋斗精神坚定不移,一路走来,难免历经磨难,但是,他坚持、勤奋,抓住机遇,踏平坎坷终成大道。在他的赤子之心中,永远不缺故乡的山,故乡的水,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出钱出力。作为前任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他在祖国统一大业上,立场坚定,不吝啬言语和精力,团结港人建言献策,贡献良多。
  虽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是岑永生先生的大名却为国内外业界所传诵。“华夏英杰赞歌千秋颂,栋梁功德无量万代传”,这是世人对于岑永生先生的肯定。
  人总是喜欢先问收获,喜欢给自己找很多借口,喜欢流连于声色之乐,殊不知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错失了很多机会,谈何成功?岑永生先生用一生的心血为世人,特别是为年轻一辈,树立了典范。从岑永生先生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或许可以解读出成功的秘密。
  
  勤奋做人,先苦后甜
  
  “无论读书、学师还是工作,头四、五年你不肯刻苦的话,将来数十年你会很痛苦;如果你这一刻先捱苦,之后数十年生活就会舒舒服服。”岑永生先生常常这样教导年轻人。言语虽朴实,却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真谛——勤奋。
  岑永生先生祖籍广东省恩平市君堂镇。11岁的时候,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出外谋生,可以说是挣扎在生活最底层。15岁那年,在工地上做散工的时候,他的一双脚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走不动了,顿时无法干活,一天也只能吃上一顿饭。对于年幼困苦的他,无疑是雪上加霜。所幸半年之后,双脚渐渐有了力气,他便开始转做送货。
  1957年,岑永生先生前往澳门,在澳门停留了一个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里,他每天踏自行车帮人送花生,储积了一个月工钱。一个月后,他来到了当时素有“淘金者天堂”之称的香港。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当时,岑永生先生口袋里仅仅只有两块四港币,何以在香港这块繁华的土地上立足?在同乡的帮助下,他在印刷行当了一名学徒。那时候做学徒,不仅要有人担保、垫足按金,还要服侍师傅,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地位。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很多师傅并不会将真正的绝活教给你。所以为了看清楚师傅的一举一动,他常常睡在黑房顶,偷偷摸摸穿个小洞,以期窥得真经。就这样短短一年时间,他已将做印刷电版的七个步骤通通学晓。
  


  二、三年后学成出师,岑永生先生便与人合资,在深水埗开了间电版厂,多接书报印刷的订单,一做15年。夫妇俩落手落脚做电版,生计算是有了着落,但利润不厚。偶然一天,带他出师的徐师傅,向他指点另一条路,令当时30多岁的岑永生先生,毅然转行。他购进一台二手标签机器,在制作电版的同时,开始自学商标印刷技术。但岑永生先生对这刚刚冒出的行业,一窍不通,便早上仍然做电版,下午、晚上学做商标印刷,两样一齐做,往往一天要做足二十小时。
  这样子摸索了七、八个月,岑永生先生开始自觉心力体力都难以支撑,遂萌生放弃的念头,想把机器出售。冷不防被师傅知道后,狠狠地数落了他一番。“水激石则柔,人激志则刚”。在师傅的批评下,他拿出了不服输的劲头,慢慢找到了窍门。1979年,岑永生先生正式专注商标印刷业务,成立永生商标印刷有限公司。当时香港社会普遍不注重包装,制造商只在产品上贴上公司商标即可,但印制商标的公司却不多,所以永生的产品可说供不应求。虽然生意真是要多少有多少,但他依然很节俭,一家八口,只是租屋住,雪柜也不敢买,一有钱就再投资厂房。
  1991年,岑永生先生正式进军内地市场。不久,深圳的厂房又难以应付业务增长,岑永生先生就在东莞买下50亩地,建成永生工业城,添置了全电脑控制的12色滚筒机,可制作高科技的多面体标签。岑永生先生更把业务扩至上海,永生遂成为中港商标印刷业最具规模厂商之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唯有勤奋拚搏才可以立不世之功业。岑永生先生凭着勤奋与努力,在艰难时不畏缩,不放弃,把握机遇,终成大业。此路途之坎坷,点点滴滴,都足以为外人道也。
  
  桑梓情深,宅心仁厚
  
  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岑永生先生常魂牵梦萦。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当他回到故乡时,看到江洲医院仍十分简陋。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岑永生先生当即捐资15万元为该院建了一个牌楼,提升了该院知名度。之后,他仍将江洲医院的建设牵挂在心,1999年捐款10万元建设该院的住院部,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情况。2003年,他再捐25万元扩建该院门诊大楼,使这间乡镇级医院医疗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2004年,岑永生先生又添新创举,给江洲医院捐赠500毫安胃肠机、B超检查机及带电视的胃镜,使该院医疗设施进一步完善。
  古语有云:富贵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只不过是一种炫耀的心理,而没有想过如何回馈乡里,如何改善乡亲的生活。有很多人即是如此,有了事业,有了钱但却不知感恩图报,只贪图自己的风光,却不知数十年后,是否还有人记得起那曾经的风光。
  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鸟且如此,何况人乎!功业即成,岑永生先生仍不忘造福于乡里。此心,发乎情;此行,发乎诚。
  
  爱港爱国,促进统一
  
  “一水相隔,一脉相承。长期以来,广大海内外炎黄子孙都盼望着海峡两岸结束敌对状态,重新开启和平谈判的大门。香港地区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工作,胡总书记的讲话,让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为之精神振奋,因为看到了大陆对和平统一的坚定决心,看到了国家和平统一的曙光……这是呼唤和平统一的钟声!这是复兴民族之路的明灯!她响彻云霄,照亮了海峡两岸,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海峡彼方,看到了吗?听到了吧!”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释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大略时,时任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的岑永生先生在香港《大公报》上的刊文,他指出,统一是历史必然。
  刊文情真意切,字字肺腑。爱国之心,跃然纸上。岑永生先生以中国和平统一大局为重,促进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交流和往来,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现在,海峡两岸能够直接通话,岑永生先生等海内外爱国人士可谓功不可没,是他们的努力促使两岸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不仅心中要永远装着国家,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还要义不容辞的伸出援手。一颗高尚的爱国心,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是在日积月累地为祖国奉献中,慢慢地培育起来的。岑永生先生心装国家,真真切切地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奉献着,贡献着自己最大的力量,这是真正心有国家。如此情操,值得人用心感悟。
  
  后 记
  
  岑永生先生名声在外,自有无数文人墨客以为先生书只言片语为荣。写岑永生先生的文章,真是浩如烟海,百度随便一搜,就可以看到先生的言,看到先生的行,看到先生的志,大抵人生莫过如此。岑永生先生俨然已自成名道,这些经验,都异常珍贵,这些是先生所积累下来的宝藏,是金钱也换不回来的。或许,年轻一辈亦可以从中找到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
  
  人物简介:
  岑永生先生,香港永生集团主席,祖籍广东省恩平市。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恩平市政协委员、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国酒茅台之友协会副会长。现任东莞市海外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董、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等诸多公职。先后获得英女王及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获得“恩平市荣誉市民”称号。
其他文献
在张宇人先生40岁生日的时候,一位漫画大师为他画了一幅漫画。画中,张宇人先生骑在名驹上,手持望远镜,口中叼着名贵的雪茄,显得风度翩翩,体态优雅。    这幅名家漫画,凸显了张宇人先生在香港马会作为马主的尊贵身份。  而香港马会本身就是一个尊贵的地方,因此有人说,马场是一个英雄地,是给人炫耀名与利的地方。  这句话说得很对,能够进入香港马会的,大抵都是在社会上叱诧风云的风流人物,说他们是英雄,固然无
期刊
见到张振雄先生,是在九龙木球会会所。临窗而坐,窗外的球场上阳光灿烂,绿草茵茵,而窗内人们和声细语,茶香四溢,仿佛一幅闲日绘,舒畅而写意。笔者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和张振雄先生对桌而坐,谈笑风生,闲适自在。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古往今来,无数人在刻意追求着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张振雄先生却在岁月的沉淀和积累中无意间用自己的生活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生命不
期刊
“听人介绍,你们这儿有一家疼痛银行?”  “你看不见那块大大的招牌吗?”小姐居然很傲慢。这也难怪,全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他试探着问:“听说你们可以将疼痛转移?”  “疼痛银行有两种主要业务:第一种,你可以将疼痛储蓄起来,像存款一样,然后在你认为最合适的时候取走,零存整取、整存零取都行,当然你会为此付出一大笔费用,而且你必须在生前全部取走,否则会强制你的亲人承担;第二种,你可以将你的疼痛像转
期刊
有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首诗,原本是一曲对山水田园风光的咏叹调,可是在笔者看来,它描绘的不仅是一幅空灵的山水画境,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意境;尤其是在采访了声名卓著的“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院士之后,这种感悟尤为强烈。  品味陈清泉院士的人生,仿佛品味一场又一场电影大片——如一场写满“奋进”的励志片,让我们血液里都奔腾着一种激动昂扬的情绪,情不自禁地升起上进的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 4月17日至19日,以“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和展望”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1600多名中外政要、工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齐聚中国海南,谋划亚洲新兴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之策。  “信心”和“希望”,是这次年会上提及度最高的两个关键词。“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给各国、各企业和世界人民照亮方向。让我们坚定信心,满怀希望,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未来!”开幕式上温家宝
期刊
陈东博士在香港尤其是深水埗区可谓大名鼎鼎。走进深水埗区议会、政务处、地区团体、学校,以至许多大厦、商铺之间,不少人都会告诉你,陈东博士热心社区、为商家居民争取权益,以及为社会公益默默奉献的许多事迹。陈东博士虽然为人低调,奉献时却是热情似火,深受区内居民的尊敬与爱戴,拥有着坚实的街坊基础。因而在2008年,他获选为深水埗区议会主席可谓顺理成章、众望所归。担此重任,陈东博士直言压在肩头的担子更重了,但
期刊
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19日在海南博鳌闭幕。以下是部分外国政要嘉宾的精彩观点集纳。   美国前总统布什:   ——世界各国应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全球金融体系应实施改革,从而使之更具透明性,此外还应建立预警系统,以对风险进行预估。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推进东亚以及整个亚洲地区的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要推进和加深东亚首脑会议、日中韩等双边和多边的
期刊
何谓人生价值?如何才能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立于社会大舞台中,几乎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寻找着。探寻道途中,有人找到了答案,并在人生拾阶中努力实践着;但有些人却迷失在生活浪潮中,身陷漩涡而无法自拔。其实,对于这类深远命题的答案,我们不能像解答数学题那样要求的标准而统一,但是你不妨读一下那些成功人士的人生之途,也许,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当面对刘志强博士,与他一起回顾着他的生活之径时,笔者感悟,他是
期刊
他是大家公认的一级校长。在担任校长的17年里,他的教育理念,他的管理方式,他的远景规划,都是以追求提升学生质素为先。  他是整个大埔区议会里唯一一个校长。作为一个心系教育的区议员,一来受同仁所托,二来自己也担负了一份责任,因而他忙碌于文化、体育、艺术、教育、青少年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他也是香港第一个把足球运动推展到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校长,在世界上也当属罕有。他从自己的青年足球员身上,证明了
期刊
天已破晓,晨熹渐露,一轮旭日冉冉升起,和煦的阳光无私地朗照乾坤,令苍茫大地、远山近水都披上千万道七彩斑斓的光芒,使人精神振奋……  暮色四合,晚霞满天,明月开始吐露光辉,月光如水水如天,似有无限深情,天地之间洒满皎皎银辉,那份素洁、那份明净同样令人神清气爽……    其实,这并非笔者眼中实景,而是在走近香港菱电发展有限公司主席胡晓明太平绅士,并对其进行专访,再结合社会各界对他的评价后,所生发的感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