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il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分析黔南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意义,从数字化采集、数据存储、数字化显示、文化内涵挖掘等四个方面对黔南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此推动黔南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的进行。
  关键词: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229-02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黔南州有汉族、水族、苗族、布依族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4%,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其中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有水族古钱币、水书、牙舟陶、马尾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文化资源有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更建节”;苗族的“四月八”“吃新节”“苗年”;水族的“端节”“卯节”“敬霞节”;毛南族的“火把节”等代表性民族节日。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资源、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等。“数字化”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手段适应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将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引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相关保护研究工作中,实现对受保护内容的再发展、再利用的重要方法。借助现代化数字技术,可以对民族文化进行修复、存储、重构和挖掘,更加科学、系统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本文重点研究黔南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以期为黔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多元化、立体化的保护思路。
  1黔南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意义
  (1)有效保护民族文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的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一些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技能正在消失。数字化能突破地域、文化的限制,巨大的数字化存储空间可以实现多地存储,异地共享,从深层次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保护,为民族文化数字化产品的收集、存储带来了可能性。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可以实现民族文化的不断复制、再生,有效解决民族文化由于遭受各种破坏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根本性保护。
  (2)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民族文化的采集、存储、处理、展示和传输,将民族文化转换为可共享的数字形态,不仅可以充分展示黔南丰富的民族文化价值,同时利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保护具有推广利用的意义,有利于打造黔南民族文化特色,增加黔南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3)弘扬民族文化,发挥教育作用
  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提高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通过数字化资源建设,让当地各族群众加深对民族文化的本质、传承和发展的认识,自觉参与到民族文化保护的事业中。数字化资源可以作为教学领域中宝贵的文化教学资源,使民族文化进人课堂,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促进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使用数字化技术对民族文化进行再建,体现黔南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开发有机结合,提高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2黔南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思路
  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民族文化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环节。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运用最新的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影像技术,对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使用数据库技术对民族文化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通过互联网和三维技术全方位展示民族文化,采用数据分析技术探究民族文化内涵。其核心的工作有以下四项:民族文化的数字化采集、民族文化的数据存储、民族文化的数字化显示、民族文化内涵挖掘。
  (1)民族文化的数字化采集
  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首要问题是:采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民族文化进行数字化采集。由于民族文化的形式多样,对不同民族文化采集和处理的方式不同。在进行数据采集时既要考虑到对民族文化本质信息的完整收集,又要兼顾对内容分析和理解等深层次扩展性问题。在采集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的数据采集技术,构建一个通用的数据采集环境,对民族文化进行了相关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以及三维数据的多层次的数字数据采集。如:对水族、苗族等民族服饰的收集。考虑到其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装饰需要有高清的二维图像采集方式记录,并且可以对不同的纹理、图案进行归档梳理。对民族传统节日信息采集需要通过音频、视频信息采集才能完整地记录。在信息采集时,在元数据采集、资源组织等数据采集技术标准上与国家数字化图书馆以及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保持一致,使民族文化得到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
  (2)民族文化的数据存储
  有效存储民族文化信息是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关键。数字化存储既要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长期有效保存,又要兼顾民族文化资源后期的检索和维护问题。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民族文化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再选择一个综合方案进行存储。对于数据的存储主要有两大类别:文本和多媒体数据。文本信息包含对各民族文化的简介、相关文献、研究资料的记录。多媒体数据包含大量民族文化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为下一步数字化显示提供数据基础。但是使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无法处理这些非结构化数据,无法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为实现数字化存储的普遍应用和长久保存,云端存储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
  (3)民族文化的数字化显示
  目前,对于民族文化的数字化显示技术多采用三维动画、数字影像技术等,对现代先进技术的运用不足,只能对民族文化进行简单的演示,不能让观看者有更好的体验,互动性差。应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播渠道,引进使用最新的数字化显示技术如:vR技术、AR技术、3s技术等,打造一个全新的、立体的数字显示系统,将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形式表现出来。如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马尾绣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料。将马尾绣的历史变迁、制作工艺等过程以三维动画向人们展示马尾绣的艺术精髓,通过vR让人们体验与马尾绣相关的水族的民俗民风,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民族文化进行展示。同时数字显示场所应突破博物馆、图书馆的局限,逐步建立集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文化演出、文化产品研发的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的網络信息展示发布平台,利用网络媒体等宣传工具,实现民族文化的快速传播。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及时地报道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和新闻,可以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可以将无形的民族文化有形化和情境化,再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
  (4)民族文化内涵挖掘
  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最基本的作用是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深层次的价值是对民族文化的数字化数据进行管理和挖掘,采用空间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算法,探索民族文化的发展变换规律。应用大数据技术与数字模型技术,深度挖掘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科学地分析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科学制定民族文化的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多样化服务。
  3总结
  黔南民族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由于黔南数字化资源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数字化建设中还有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定相应标准、引进相关专业人员,借鉴国内外民族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实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丰富的数字化资源。
其他文献
摘要:面向不方便行动或无法发声的特殊人群的需求,脑控电话可以给他们提供方便。采用Emotiv-Epoc意念控制器头盔收集人的脑部信号,并将信号进行识别为拨号指令后,用无线信道把指令传递到手机端拨打电话或发送信息,具体设计了一键模式和数字模式两种编码拨号方式。脑控电话可以让特殊人群更容易的取得其他人的帮助,同时也可以方便普通人的生活。  关键词:意念控制头盔;指令编码;蓝牙信道;Arduino单板机
为了实现更精确的语义分割,提出了一种目标全局解析网络(object global parsing network,OGPNet)。首先,基于卷积特征金字塔构造了一个多尺度角点检测器,检测不同尺度特征图上目标的关键点信息;其次,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联合池算法将获得的多尺度角点进行融合;最后,将组归一化(Grounp Normalization, GN)方法引入到该分割网络训练中以提升网络训练和收敛速度。
摘要:计算思维培养是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核心任务。本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定位和需求出发,深入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结合一线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计算思维;教学改革;问题驱动式;任务驱动式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3-0150-02  1概述  美国卡内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内学生人数呈爆炸式增长,学生人数的激增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以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为背景,由于学生群体基数的胖大,因此引进识别技术不仅能识别学生的身份,保护校园的安全,同时能提高整个校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论文以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为背景,对学生群体人脸识别相关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为人脸识别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做好铺垫,然后再上升一个台阶,提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皮肤病诊断中,对病变图像的准确分割至关重要。HSV色彩空间中H分量具有很好的肤色聚类性,受光照、皮肤表面曲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小,根据H/(S+V)采用大津法,结合滤波去燥增强、二值化图像处理技术可较好地分割发生病变的皮肤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复杂度较小,对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图像分割较准确。
摘要:应聘者,特别是刚进入职场的学生,如果在就业前一段时间就能了解到自己掌握的技能与公司职位招聘信息中所要求的技能是否吻合,就能帮助应聘者在应聘前有更多的准备。为分析招聘信息中的就业技能,从招聘信息中提取就业技能词汇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鉴于此,提出使用机器学习中使用FP关联规则模型和语义分词法来实现对招聘信息中的就业技能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较准确地分析并提取出招聘信息中的技能词汇,可作为
摘要: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机构和个人用户的信息资源和资产风险,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其內容和內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延伸。本科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內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容易理解掌握,且课时量在缩减,因此带来了一些的教学上的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络安全;本科计算机专业;微视频;翻转课堂;课时缩减  中图分类号
从传统教室到多媒体教室,技术的加入使得广大教育者创造了更多的教学方法,这些创新提高了教学水平。伴随5G时代,高可靠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加入,为响应国家对于教育教学的宏观规
本文介绍了实体-属性抽取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规则抽取的方法,模式匹配的抽取方法,基于关系分类的抽取方法和基于聚类的抽取方法,最后对几种抽取方法进行了比较,为后续数据结构
为了更好地欣赏国画意境,实现水墨国画立体浏览,该文分析了水墨国画多个视点、多个散点布局的规律,探讨解决国画散点透视区域的方法,列举了用PS软件将原国画散点透视区域分层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