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123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骨科护理 常规护理 满意率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25-02
  作者简介:张勤 1970 女 回族 贵州普安 大专 中级主管护师 。
  近年来,进行骨科疾病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多,在此次调查中,我院主要以骨科骨折患者为例。骨折是指在强大外力撞击后导致骨头折断、裂痕或粉碎的一类疾病,若治疗或护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或躯干功能,甚至可能落下残疾。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我院在此次调查中,对患者行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是近年来较为新颖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而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1]。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18~69岁,平均年龄为(38.9±2.2)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2-~74岁,平均年龄为(39.2±2.5)岁。在观察组中,车祸致伤22例、高处坠落10例、老年骨质疏松引发骨折10例、其他8例;在对照组中,车祸致伤20例、高处坠落14例、老年骨质疏松引发骨折12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康复训练等。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情况如下:(1)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仔细查看患者的个人资料,询问患者骨折原因,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仔细评估后找出高危因素,而后对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2)预见性护理措施:①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②静脉通路的建立。及时为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路,必要时可切开患者的深静脉。③止血与固定。④体征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一旦发生恶化,及时为患者展开抢救。⑤危险因素的预防。床边加防护栏、告知患者减少下床走动,避免发生坠床或跌倒事件。(3)预防并发症。①静脉栓塞的预防。因骨折后患者活动受限,有些患者需绝对卧床,因此可能引发静脉栓塞。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训练,如肌肉收缩、骨折远端关节的训练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②压疮预防。同样因患者需长期卧床静养,可导致患者长出压疮。因此,护理人员或家属可适当增厚患者的床褥,增加患者舒适度。每日帮助患者更换清洁的衣物,帮助患者翻身等,避免压疮的形成。③预防肺部并发症。告知有烟瘾的患者,应当戒烟。并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训练,提高肺部功能。指导患者多饮水、病房通风等。(4)心理护理。除了关注患者的生理病症外,还需注重患者的心理。经常性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可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其中,临床满意率%=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作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作为计量资料,视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满意率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时,我院对其进行临床满意率调查。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我院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发生静脉栓塞1例、压疮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发生静脉栓塞4例、压疮4例、咳嗽3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车祸事件、高处坠落等危险事件造成的骨折患者人数不断增多。对于骨折疾病而言,稍有不当则可能影响患者的肢体或躯干功能,降低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2]。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次调查中,我院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是以预防为主的一类护理模式,其通过预测某些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而做好预防准备,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相对于常规护理患者而言,预见性护理具有更显著的临床作用[3]。综上所述,对骨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该种护理模式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郑荣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23-24.
  [2] 朱静.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78-80.
  [3] 牟秀华.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骨科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16-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肠内肠外两种营养支持下重型颅脑损伤病患的临床疗效,归纳护理心得。方法:择取7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患,以自愿为前提,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7例行以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33例行以肠外营养支持。将两组病患接受两周治疗后BW、AMC、TP、TSF、Hb、Alb变动值进行比较,归纳护理体会。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效果好,对BW、AMC、TP、TSF、Hb、Alb变动值的比较,P0.05,差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胫腓骨骨折护理经验。方法: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复位和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基本能配合治疗。结论:该方法能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使该类患者早日愈合。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开放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17-02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由于损伤严重,胫前组织少,血循环差,治疗和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临床不同产程的护理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4月-1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患者22例,总结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结果:22例患者经护理后,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持续腹痛、烦躁不安的评估,评估分50分满分,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若评估分值低于25分表示正常,护理前患者烦躁不安的评估分为37.75-4.55,护理后患者烦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此类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急救护理,对比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仅为90%,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营养支持护理 当患者发生较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选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每组各45例。对A1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A2组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A2组患者在躯体感觉、睡眠状态、心理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满足感方面评分均高于A1组患者(P<0.05),A2组患者在心理平衡、合理膳食、用药合理、坚持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全面的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对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相关作用及意义。采用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的患者资料。这些患者在进行住院治疗的过程当中,我院成立了糖尿病护理小组,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健康及护理相关知识的教育,观察糖尿病患者最终对于病情的控制效果,以及通过糖尿病护理小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护理医学疗效以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60例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一定的循证护理,严格的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其中有56例患者病情有了较大程度的把控,4例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不过并没有发生其他综合并发症。结论 对房颤并发脑检塞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针对性的循证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能
期刊
摘要:目的:舒适护理使血液透析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使其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我科68名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观察,男30例,女3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8.8岁。均为终末期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均应用舒适护理模式。通过环境,心理,体位,生理等护理,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感。结果:舒适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
期刊
摘要:目的:交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理方式,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体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0例,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两个月,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常规护理有效率为73.3%,综合护理为86.7%,综合护理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周期一般较长,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更加耐心细致。采用腰椎牵引辅以推拿按摩和适度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护理在护理效果上更加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变化,观察阴道流血量、时间、次数、颜色、有无臭味。注意观察有无宫缩,监测胎动、胎心,判断胎儿宫内安危。  关键字:前置胎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30-02  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