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是小科中难度最大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地理读图部分,更是最难的部分,借助于地图进行教学,既直观、又形象、且生动,传授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文章从读图应注重动静结合和图文转换等论述读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析图;绘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
  众所周知,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中,识图、读图、析图和制图是学习地理的有效方法。高中地理的《考试说明》对读图能力做了详尽的叙述,并且,分析历年来的高考地理试卷,图表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地理题也或多或少渗透读图的因素,多数题目涉及到读图用图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地理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则成为地理学习的“瓶颈”。为了综合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和综合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其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授之以渔,培养读图技能
  1.识记“常用图例”。
  图例是读图的基础,识记图例是读图的关键所在,也是地理学习的根本所在。
  学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对于问题:读图,分析长江三角洲和内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的差异。
  要读图分析这两个问题,对于图例不能坐视不管,应首先明确图例,知道具体的图例,如陆高单位是陆高/m,绿色代表陆高是0,浅绿是200,黄色是500,橘黄色是1000,——代表年平均气温/度,——代表年降水量/mm以及比例尺的大小是90等,对于这些图例掌握了,那么方能快速读懂图,完成表格。
  2.读图遵循图文结合的原则。
  读图的目的是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借助于地图,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读图时,应把地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图文互补的优势,使地图生动化、直观化,并且,读图也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分析“台湾多雨的成因”时,教师应结合地图或者自己绘图,以直观、形象、具体的形式展示多雨的成因,将风向、地位位置、洋流等自然条件加入到台湾地区的轮廓中。这样,将苍白的语言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地图,实现图文转化、图文结合的优势,使知识直观明了。
  3.读图注重精减的原则。
  地理地图的特点除了直观、具体、形象外,就是信息量大、内容杂。因此,在指导学生读图时,应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读图。每一次读图时,先确定读图的主题,即读什么、怎么读。严格地说就是读图前先让学生明确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读图,在地图上读取哪些内容,使读图目标明确,从而提高读图的效益。
  如学习《世界地理概况》时,对于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指导学生读图时,应明确读“世界地图”,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明确读什么,怎么读。如对于问题:读图,比较四个大洋的面积。让学生清楚,在读图时,首先看面积,根据地图上可以直接估算:四大洋的占地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天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之后,再让学生观察地图,看看哪个大洋在北极圈内,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哪个大洋是S形;哪个水最深、岛屿最多等等,这样,使学生读图具有针对性,使读图事半功倍。
  再如,对于七大洲的相关问题,如果问:哪个大洲分布在东半球?哪个大洲分布在西半球?那么,如果要求学生读图完成的话,那么,务必让学生清楚该读什么图,指明读“东西半球分布图”,这样,使学生读图时少走弯路,凸显学习的高效性。
  二、培养学生析图技能
  读图是为了析图,因此,析图能力的培养是读图能力的重要一环,析图以读图为基础,读图离不开析图。析图是为了在地图上获取有价值的甚至是隐性的信息,从而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的内在联系。此时,问题教学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地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而对地图进行分析,通过析图,毋容置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拓展。
  如学习《世界居民和国家》时,对于世界人口和分布的情况,借助于地图可以使知识简单化、明了化、生动化。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如:非洲北部、亚州西部和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什么人种?除了亚洲外,还有哪几个大洲黄种人较多?印度南部分布着哪几种人等问题,让学生读“世界主要人种分布图”便一目了然,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在学生读图、析图的基础上,黄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等填空题,训练学生的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培养画图技能,强化动手创新能力
  如果说读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析图是关键的话,那么画图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绘图的作用总起来说有两个:一是根据所学的知识,在读图、析图的基础上而填绘地图,起到巩固知识之效,再者绘图是学习过程中的动手操作阶段,是能力提升的标志和目标。
  绘图方式的能力的提升可以从描摹、填绘和仿绘等方面进行,再以绘制地理图表等形式,不断引导学生借助于地图、图像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养成用图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正确性。
  另外,地里的读图、析图等能力的培养,还应兼顾地理教学与农业、工业、科学等方面的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人类活动与地形的关系》联想到气象站、交通线、输水线、海港、码头等的选址问题,体现学以致用。
  总之,读图能力在地理学习中意义非凡,在提高素质上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学生学会看图、用图、识图、析图、绘图,对以后外出旅游、规划布局等将受用无穷。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读图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教师应着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红英. 高中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J]. 文理导航(下旬),2012年7期.
  【2】刘芳香. 提升读图能力完善教学策略[J]. 新课程·中学 ,2014年2期.
其他文献
“drama”是指在一个虚构的情景中扮演所要求的各种角色,常见的“drama”活动类型有:哑剧(mime)、角色扮演(role.play)、木偶剧(puppetshow)等。我国语文教学界在实施和探索课本剧活动
中医治病的关键是辨证、立法、遣药、用方。临证时依据什么选用中药?是依据药性,或是依据成分,或是依据药效选用中药,是当前医药界存在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亦是治疗效果和成败的关键
<正> 一、开发山苍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山苍子油来自山鸡椒(木姜子)的果实山苍籽。它是一种天然混合香料,又是许多合成香料、合成药物的重要原料。山苍籽核中所含脂肪油是很多
【正】 在南宋中期的文坛上,姜白石是一位在艺术上能独树一帜的重要作家。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在文学、音乐、书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可喜的建树,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艺术大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担负着班级“设计师”的使命,又担负着“施工员”的重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毅造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作者简介:袁凤霞(1978.2--),女,江苏兴化人,大学本科,上海市闵行区星辰幼儿园教师。  【摘要】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心理塑造的关键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的日益关注。本文将从营造和谐的活动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个性发展促进社区、家庭与幼儿园沟通互动、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
【正】 色散现象是重要的物理现象,利用色散关系来讨论问题的方法,不但在经典物理中有许多应用,而且在量子物理,甚至在粒子物理中也有不少应用。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一综合
【正】 张九龄,字子寿,唐韶州曲江人,是初盛唐之间的著名诗人,著有《张曲江集》,存诗二百十三首。自唐以来,历代文人骚客对张九龄的诗评价甚高,把他的诗与陈子昂的诗相提并论
【正】 张九龄是一位以抒情为主的诗人,在表达自己感情时别具特色的艺术手段的运用,使他的诗显得情致深婉而含蓄动人,不少篇章已成为历来传颂的抒情名作。此外,他的诗中还有
畸胎瘤是来源于性腺或胚胎剩件中全能细胞的肿瘤,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1:4000,其中头颈部畸胎瘤仅占2%~9%,头颈部畸胎瘤的胚胎起源尚不明确,目前较一致认为参与形成性腺的胚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