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要求每一位中职生必须认真学习,不仅要掌握好理论知识,也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及各个领域,计算机也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已经是时代对每一个社会人、职场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国家把对人们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中,我们均可见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影子。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中职生必须认真学习,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书面考试和上机考试,才能给予毕业证。课程讲的都是入门级的计算机常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学生把计算机应用到专业领域打下一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操作性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不仅要掌握好理论知识,也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 存在问题
  1. 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
  一般来说,计算机应用教材都会把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安排在书本或每一章节的前面进行说明,以便学生能进一步地对后续内容进行深层次理解。但是如果事先并无相关的知识存储,这些概念通常并不太好理解。例如CPU的概念、CPU的作用、内存的概念、内存的作用等光看概念是很难理解的。上课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就喜欢照本宣科,让学生通过读背的方式去理解记忆无聊的概念。如此枯燥的内容,学生如何才能“硬咽”下去。
  大家应该有一种共识,学习计算机,操作永远比单纯的知识记忆来得有快感,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就是学生为啥喜欢打游戏不喜欢背概念的原因了。然而,在软件操作学习过程中,有的老师通常只会让学生记住操作步骤,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地激发并调动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疲惫感,对本应吸引他们的课程也失去兴趣。
  另外,由于城镇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各不相同,个别学生可能平时都极少用到计算机,导致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实际教学中“一视同仁”的做法会加重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基础本就差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大大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 教学出于形式,教学效果不好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学校越来越多地开始提倡多样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也通过各种培训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很多老师只练“招式”,不练“内功”,出于形式,把教学过程搞得有模有样,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掌握本应学会的知识。如此从表面上来看,好似摆脱了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可这起到什么作用呢,无非让课堂更花哨一些罢了。
  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都是要经过一个认知——练习——总结——再练习——反复进行思考、迁移和内化的过程。在课堂上一些学生听讲很认真,自以为领会了教师讲解的知识,却依旧没有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降低了课程教学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 解决策略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理应不拘泥于教材,精心筛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有效地运用多样化教学,认真地完成教学目标,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1. 跳出教材,精选内容
  根据学生的情况,以教材为基础,适当地筛选、增添教学内容。对于比较生硬的概念性知识,尽量精简,在教学过程中该一带而过的,讲得越少越好。如果必须得记忆,最好能利用通俗的比喻聯系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识。给学生讲电脑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让学生查一查手机的组成部分、平板的组成部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到知识的迁移。
  而对于实操的内容则尽可能地多补充,多给学生介绍与生活相关的常用软件、常用操作。教材讲到利用MP3编辑器对音频进行剪辑制作手机铃声的方法,我们就让学生研究如何用暴风影音、QQ影音软件剪辑视频片段。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学生养成了联系思考的习惯,掌握了举一反三的自主学习方法,才会越来越善于学习,越来越喜欢学习。
  2. 分组教学,以点带面
  尽可能使用分组教学法,根据学习程度按5-6人的标准把学生分成若干实力相当的小组,由学生推荐最有担当的同学作组长,为每一位组员安排任务,要求人人参与。教学过程中,多给予组内成员讨论和思考的时间。教师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当学生为个体负责的时候,他们的求胜欲是不强的;当他们为集体考虑的时候,他们会有很强的荣誉感。如此一来,组内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便会主动努力带动整个组,先学会再去教其他成员;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不希望自己拖后腿,开始向其他成员请教。
  3. 任务驱动,检验拔高
  其实学习的过程,就像是玩游戏过关的过程,只有通过了低级的关卡,才会有机会挑战最终的BOSS。鉴于学生的知识存储和学习能力不同,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的进步,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必须分层设定不同难度的任务,任务难度大概设置为5级左右。学生由易到难逐渐地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能逐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过关的过程又是一个知识检验的过程,每做完一个任务,相当于对基础知识又进行了一次体悟,这样不断反复的过程,哪怕是学习能力特别差的同学也能学到一二。
  三、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越来越重要,不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职场人,终究还是会被社会淘汰掉的。要想提高中职生职场竞争力,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教师不断下功夫去琢磨学生,琢磨课程,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艺腾.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改革建议[J]河南科技,2013,(05):251.
  [2]张丽红.新课改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发现(教育版),2016,(9):88.
其他文献
根据南海北部陆丰海域大量的多波束、旁扫声呐、浅地层剖面探测及海底表层取样等实测资料分析得出,该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大规模海底沙波,对海上钻井平台就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学校体育产业发展,既要符合社会体育,产业化的运作规律,在具体的经营项目和管理方式上,还需区别于社会体育产业。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性质,产业项目必须体现和发挥各自的优势,针对资源的特点,通过恰当的管理方式,积极地开发相关市场,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体育产业。高等院校拥有各种丰富的体育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了满足教学和锻炼需求之外,还可以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高校 体育产
“施”和“报”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对有意义的价值观念,在传统乃至现代的中国人社会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简称为中国传统的“施报观念”。 “施” 和“报” 的观念所
埃蒙·凯伦博士(Eamonn Callan,1953--),加拿大籍爱尔兰人,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是近年来西方社会教育界较有影响的年轻教育哲学家,有“世界一流教育哲学家”之誉,其政治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的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开展具体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为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及学习提供动力。但是从客观来讲,当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对着许多的难题和挑战,笔者通过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