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不入阴”论不寐及其针灸辨治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egua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不断加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失眠成为现代人难以摆脱的困扰.溯古追今,中医论治失眠观点独特,收效甚佳.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后世医家精炼为“阳不入阴”,并以此作为失眠(中医称不寐)的总病机.人体阴阳任意一方偏盛偏衰,阴阳失衡,均可导致“阳不入阴”,成为不寐的发病基础.阴阳失衡,大体可归纳为阳偏盛、阴偏盛、阳偏衰、阴偏衰4个方面.针灸辨治不寐,贵在引阳入阴,调和阴阳,使之恢复平衡,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值得深入探索及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更换方式对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多巴胺联合肾上腺素的心脏病术后患儿血压的影响,为临床实际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行心脏手术后需持续微量泵泵入多巴胺联合肾上腺素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直接更换组)、B组(双泵直接更换组)、C组(双泵并行更换组),各30例.观察更换药液10 min内3组患儿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组内比较显示,A组和B组患儿不同时点SBP、DBP和MA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换药液1 min,C组患儿SBP、DBP和MAP均明显高于A
目的: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护士对“网约护士”的认知情况以及影响护士做“网约护士”意愿的因素.方法:选取安徽省皖南地区12所医院的224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网约护士”认知和意愿的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段、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子女情况、职称、是否喜欢护士职业者做“网约护士”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20年工作年限中28.6%的护士,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中43.1%的护士,有子女中26.0%的护士,婚姻状况为其他中35.3%的护士,喜欢护士职业的护士中24.5%的护士均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