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2018年的宪法修正案,宪法的发展过程就是新中国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中国的国力由弱到强,对宪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由弱到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2018年的宪法修正案,宪法的发展过程就是新中国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中国的国力由弱到强,对宪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由弱到强。这个过程中也不乏一些挫折和困难,但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反而更加积极地迈开步伐,向前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新中国历次宪法制定和修改的历史背景,用以说明修改宪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正所谓"观时而制法",国家的治理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推动修宪,是为了让宪法更契合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更加衔接国情,这也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党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情与法的冲突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现
2019年7月30日,由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和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办、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在福建省安溪县成功
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应战”。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同步发声,过去电视媒体唯我独尊的话语叙事几乎已不复存在。20世纪90年
本文论述了食品系统的含义,并就韩国食品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韩国为应对食品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政策目标及政策实施路径,最
对外农业合作是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多项政策进行引导。本文系统梳理了“三农”类中央1号文件、“五年规划”以及《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
从要素置换视角研究了商业资本参与土地流转的经济活动。分析商业资本与土地两要素的置换机理、置换特点以及置换效应,得出在要素置换过程有3个特点:农业产业结构变更、置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