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信息工程学校 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 走特色办学之路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芜湖信息工程学校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广大教职员工,紧抓国家大力发展和推进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内抓内涵建设,向管理要效益;外抓学校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通过一系列努力,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成为芜湖市中高职衔接的典范。
  办学思想市场化
  学校作为芜湖市唯一的市属高校附属学校,充分发挥了高校办中职的优势。依托学院,在师资、专业设置、实验实训等方面资源共享。2009年,学校被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普通中专学校;同年,学校在学院的支持下争取到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招生指标。
  目前,学校有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对口升学三个层次、四种办学形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形式,个性得到充分发展。2008年以来,学校对口高考的升学率一直在90%以上,历年均居全市同类职业学校榜首,为学生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广阔平台。
  在专业设置上,学校瞄准芜湖市地方经济发展优势和学院的自身优势,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定位,实现了与学院相关系部的“无缝”对接,实现了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快速对接。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是芜湖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联盟发起学校的优势,一直和芜湖市的奇瑞、美的等多家知名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芜湖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发达地区积极输送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
  教学管理制度化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影响学校声誉和知名度的关键要素,是中高职衔接的基石。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在制度上下工夫,编印了《教学制度管理汇编》。
  由于学校学生经过中招的分流,和其他职业学校学生一样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较差且厌学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课程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不断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即“重基础强能力”。
  学校领导指出,重基础就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基础知识,通过课程改革和课程设置,让学生听得懂、易消化,学校更是下大力气将所有的教室改造成多媒体教室,要求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所授知识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强能力就是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课程设置上提高了实验、实训课的比例,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工学交替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以“全国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展示和技能大赛”为抓手和突破口,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在这两项比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学校始终坚信,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为此,学校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通过课堂教学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设计比赛、“桃李奖”评比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行深造和交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赛事,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现有教授、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安徽中职学校省级优秀校长1人,全国模范教师、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中职学校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坛之星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2003年,学校李丽珠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近年来,学校刘丽萍、季叶两位教师参加全国中职类英语教师说课比赛都荣获一等奖;徐新华老师撰写的论文获全省一等奖,李丽珠副校长撰写的《优化教学理念,改革课堂实践》获全国风采杯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
  德育工作特色化
  学校坚持走德育工作特色化之路,以德育工作为重心,坚持“以人为本”德育工作思路,按照“素质—能力”模式培养学生。高中阶段是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沿着学生“成人和成才并重”和“先成人后成才”的培养模式,对高一年级学生侧重成人教育;对高二年级学生侧重成才教育;高三年级学生侧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教育。
  近几年,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做到了“六个结合”。具体来说,一是“学校大德育”和“班级小德育”相结合。学校以“素质—能力”为模式,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细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各班级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创建“德育特色班”。
  二是“队伍主抓”和“全员参与”相结合。学校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是德育先行者,其次才是德育工作者,建立了“首问责任制”,这样,在制度上促使全体教职工都能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也有力提高了教职工为人师表的意识。
  三是“强化管理”和“自我约束”相结合。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在加强德育课教学和学科渗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寓教于乐。
  五是“主体”和“两翼”相结合。学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并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形成合力。
  六是“成人”与“成才”相结合。在“成人”教育中,始终不忘德育的任务;在“成才”教育中,学校一方面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扎实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在成人的基础上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例如,“构建平安、和谐、幸福校园”为主题的元旦文艺会演是学校校园文化和德育建设中呈现给广大师生的饕餮盛宴,是对校园文化和德育工作的一次艺术检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1年11月,学校参加在无锡举行的全国中职校动漫游戏教育联盟第二届年会,获得了“联盟杯”Cosplay组优秀组织奖、Cosplay一等奖;2012年,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先进理念被纳入《芜湖市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及中职教育改革创新成果汇集》;在第九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学校选送的征文类、摄影类、动漫类、展示类等四大类作品有11份作品获奖,其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争取到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招生指标至今,芜湖信息工程学校才走过短短的五年路程,还处在探索阶段。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把握住国家大力发展和推进职业教育的大好机遇,在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进一步把学校做大、做强,继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为芜湖市的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采用分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分级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具体实践对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说明分级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分级教学 实施 创新 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张颖淳(1967- ),女,四川乐山人,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重庆 400
[摘要]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该模式基于建构主义等理论,具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优势。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 通信工程专业 基础课程  [作者简介]薛文玲(1975- ),女,河北永年人,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李战军(1975- ),男,河北徐水人,河北软
[摘要]文章根据船舶行业发展现状及中长期规划,分析船舶工业发展对船舶职业教育的影响和需求,归纳船舶行业中技能型人才发挥的作用,研究船舶类专业建设发展与船舶行业发展之间关系,探讨船舶类专业教育与不断进步的造船技术、管理水平及船舶产业结构转型匹配的关键问题,提出船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前瞻性建议。  [关键词]船舶行业发展 海洋工程 职业教育 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张依莉(1961- ),女,江西景德
为探讨预见期内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对洪水预报精度的影响,分别选用陆水水库流域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降水预报数据,驱动API、新安江、GR4J三个水文模型。通过
外贸收入减少,就增加内贸渠道,实现内外贸互补,始终确保业绩增量有渠道。这是国家倡导的“双循环”心照不宣的暗示。印刷设备制造商层面,疫情影响了浙江劲豹机械的海外订单,
简讯2008年9月21日-24日,中纪委委员、财政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贺邦靖同志在省财政厅厅长周多明的陪同下。对我省陇南、天水两市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听取了两市各级政
年初,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下发通知,市属博士后子女可在京参加高考。目前北京地区共有611个博士后流动站、252个工作站,累计招收培养博士后3.5万余人,在站1万余人,居全国首位。(据《北京日报》报道)  自去年年底,北京出台异地高考方案逐步放开中职、高职学校后,最近又传佳讯:市属博士后子女将不再受异地高考约束。北京作为一个外来人口扎堆的国际大都市,教育资源紧张可以理解,短期内全面放开异地高考显然也是不
外国一些大学,图书馆24小时开放,凌晨4点还有那么多人在看书学习。我们呢?24小时开放并爆满的是学校周邊的网吧。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任课老师靠点名逼学生都难保证课堂的“上座率”,这正常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学年制不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符合个人口味的“菜”,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食欲”;另一方面是在现行的按学年收费的情况下,学生学多少门课,修多少学分,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