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要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创新素材,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题中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一、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任何创新都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产生的,创新过程也并非是纯智力活动的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心理学认为,人类产生创新意识的基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优化教学环境,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设和谐、民主、平等、宽松、乐学的学习环境。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一个学习的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将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使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关系,这也是学生创新意识盟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师生良好的情绪相互感染,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被激活,他们才会大胆猜想、质疑问难、据理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才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培养。
  
  二、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体现数学知识的再发现、数学思维的再创造过程。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实践性探究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创新素材,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传统的推导过程是把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底面积是圆柱的底面积,拼成的长方体高是圆柱的高,从“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得出了“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这种推导方法会先入为主,容易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材的框框内,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时,我打破传统的推导方法,让学生先分组探究,每组发一个圆柱体模型,自己摆,自己拼,并出示思考题:
   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②长方体哪些面可以看作底面?每组底面对应的高是哪条?
   ③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④怎样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中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⑤你能推导出几个圆柱的体积公式?
  学生分组操作教具,并讨论上述问题。通过探究,学生得出了以下几个公式:
   ①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②圆柱的体积=侧面积÷2×底面半径
   ③圆柱的体积=底面半径×高×底面周长的一半
  这样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渗透了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的训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它可以通过纵横联系、综合沟通,使知识串联、思维发散,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工厂计划生产600个零件,前4天生产了总数的2/5,照这样的工效,完成计划任务需要多少天?
  学生普遍能用基本方法解答:600÷(600×2/5÷4)。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一般方法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改变原有思维模式,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进行思维变通。教师可作如下诱导性提问:
  ①用倍数关系方法怎样理解?
  可得:4×[600÷(600×2/5)]和4×(1÷2/5)。
  ②把计划生产600个零件看作单位“1”,完成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
  可得:1÷(2/5÷4)和4÷2/5。
  ③用列方程或比例的方法可怎样解?
  可得:解:设完成这批零件需要X天。
  600÷X=600×2/5÷4和2/4=5/X
  ④把600个零件看作5个单位可怎样理解?
  可得:4÷2×5和4×(5÷2)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能较好地从一种思考方法转换到另一种思考方法,逐步形成在题中数量间熟练往返、灵活调节的变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时以题组的形式,对题中的条件、问题作各种扩缩、顺逆、对比等的变换,把知识点引申、拓展,让学生在变化了的情境中,从各种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使学生对每一道变式既感熟悉,又觉新鲜,同时还把多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中求“新”,变中求“异”,达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
  如基本题:某工厂有职工500人,其中女工占2/5,女工有多少人?
  (1)改条件:
  ①某工厂有职工500人,其中男工占3/5,女工有多少人?
  ②某工厂有职工500人,男女工的人数比是3∶2,女工有多少人?
  ③某工厂有男职工300人,男工是女工的3/2,女工有多少人?
  (2)改问题:
  ①某工厂有职工500人,其中女工占2/5,男工有多少人?女工和男工的人数比是多少?男工和女工的人数比是多少?
  ②某工厂有职工500人,其中女工占2/5,男工占职工总数的几分之几?女工是男工的几分之几?男工是女工的几分之几?女工比男工少几分之几?男工比女工多几分之几?
  (3)条件和问题互换:
  ①某工厂有女工200人,男工占全厂人数的3/5,全厂有职工多少人?
  ②某工厂有女工200人,男工与女工人数的比是3∶2,男工有多少人?全厂有职工多少人?
  ③某工厂有女工200人,女工比男工少1/3,女工比男工少多少人?全厂有职工多少人?
  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分数应用题和比的应用等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还能理解分数和比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思维更流畅,预防思维定势,同时也培养了求异思维。
  
  3.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创新思维的一大特征,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一题多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基本题学生很容易解答,而忽視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时可设计将某一基本习题根据各知识间的联系,提出富有思考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类比、联想,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极为重要。
  如在教学简单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工程队修一条长800米的路,已经修了25%,已修多少米?还剩多少米?剩下的占全长的百分之几?已修的和剩下的比是多少?剩下的和已修的比是多少?已修的比剩下多百分之几?剩下的比已修少百分之几……
  这样的训练,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能较牢固地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和“两个数之间比的关系”等知识,而且能提高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其他文献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完成其它体育训练任务的一条有效途径。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说明,体育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又能让
本刊讯:“安装了这些交通标志牌,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多了!”湖北省宜都市枝城小学校门口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高兴地说。
近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发布新一代平板电脑Xperia Z2 Tablet。该款平板电脑拥有轻薄的机身、强劲的性能,同时具备防划、防水、防尘的“三防”功能,在影音娱乐方面更有优异表现。
<正>~~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许多教师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怎样创造条件、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就成为教师探讨、研究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过程 主体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许多教师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
职业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低。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很困难,如何搞好旅游专业课的教学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从激发兴趣入手,积极进行教学探索、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
2014年12月24日,云南省档案局举行八路军、新四军抗日革命历史档案资料捐赠仪式。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龙岗、军地老干部张正、省八路军、新四军抗日历史研究会相关人员参加捐
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传播给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
近日,北京富力万丽酒店联合创意人士平台Buzz Cloud嗡云及京城双语生活方式杂志《MetroStyle新大都会》共同推出"创意复兴"系列活动,倡导通过创意活动搭建平台,将创意人士和相
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形式丰富了大家的娱乐生活,但越来越多的用户信息也为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扣谴一套高性能、叮扩展、海量存储的服务器平台对互联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