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讨论式”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在讨论中能活跃思维,通过讨论把认识引向深入,它符合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讨论要以理清思索的主线与课文脉络为前提。讨论必须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中心,形成一条思索的主线;课文脉络必须与因教学目的而定的思索主线相适应。讨论必须抓住问题的症结充分展开。讨论要有一个科学的总结。总结可抓两个方面:第一,关于课文中显示的语文知识的规律性认识。第二,关于思想方法的归纳。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理清思索主线;课文脉络;抓住问题症结;科学总结
  高中语文课文深层次启发式教学,与初中语文课文的深层次启发式教学,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由于高中生知识基础好一些,思维能力已有增强,再较多地“牵着走”就成了一种束缚,这时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就宜采用“讨论式”。“讨论式”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在讨论中能活跃思维,通过讨论把认识引向深入,它符合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运用“讨论式”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讨论要以理清思索的主线与课文脉络为前提 讨论不能搞天南地北,它必须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中心,形成一条思索的主线。特别是一篇课文有两个以上的教学重点时,讨论就不能时而这,时而那,乱“谈”一气,使教学内容成为杂乱的堆砌,那样就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通过荷塘月下美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矛盾而苦闷的心情,二是景物描写的生动优美,三是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果按课文的内容见什么讲什么,这样讨论一定会散乱。这时讨论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居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能迎刃而解。在《荷塘月色》的三个特色中,“一”是主要的,因为“二”的景物描写是服务于抒写作者心情的,“三”则是服务于“二”的写景,抓住“一”,“二”“三”也就有了归属,讨论就形成了一条思索的主线。
  此外,讨论也不能脱离课文的实际,它必须在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这就需要理清课文脉络。课文脉络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它必须与因教学目的而定的思索主线相适应,教学目的定得不同,课文脉络也有异。关于荷塘的景物描写及博喻、通感手法的运用只能依附于这条思索主线与课文脉络中“荷塘”这个部分上,于是散文的三个特色就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了。
  2. 讨论必须抓住问题的症结充分展开 讨论不但必须有武装、有中心,而且应谈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应是了解课文内容与艺术的关键点,是宣泄思维洪流的闸门。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觉得讨论题就应抓住这样的“点子”拟定:(1)在散文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问题的答案是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抑——扬——抑”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就在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抑),而想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解脱(扬),然后作者又不能不回到黑暗的现实中来(抑)。)(2)作者怎樣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景色?荷塘月色的景象为什么能给作者带来淡淡的喜悦?
  讨论问到“点子”上不能是点到为止,而应充分展开。怎样充分展开,真正讨论起来?这是一门颇费心思的艺术。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一定要设法引出认识的对立面。没有认识的对立面就没办法讨论起来,学生的思想只会是一边倒,形成“一言堂”。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对作者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就可引出学生这样可能存在的认识作为对立面:“作者长期伏案笔耕,呆在屋子里自然闷,到了大自然中,心情自然舒畅,因此要到大自然中去。”对荷塘月色的景色为什么能给作者带来淡淡的喜悦,就可引出学生这样可能存在的认识作为对立面:“是因为荷塘月色的景色美,是自然的美是作者产生热爱喜悦之情。”
  (2)由课文引向写作实践。语文知识的学习全在于运用,要通过实践而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而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的思索的过程。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就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a、设置一种景象,请学生写出自己的心情;b、设置一种心情,请学生选择恰当的景物抒写;c、设置不同的景象,抒写不同的心情;d、设置不同心情,选择不同的景象抒写。这样讨论也就展开了。
  (3)讨论作品的艺术缺陷或思想局限。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就可进一步讨论:a、作者为什么会出现矛盾的心情?(答案:不满于现实而又找不到出路。)b、作者为什么会在现实中看不到出路?(答案:因为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武装。)c、现实的正确出路在哪里?(答案:武装斗争,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之路,去建立一个新的中国。)这样讨论也就深入了。
  3. 讨论要有一个科学的总结 像打鱼一样,网撒开了,鱼进来了,不等于打到了鱼,还得收网。总结就是收网的功夫。
  这种总结一是边讨论边总结。这适宜于对具体的局部的问题的讨论。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前面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讨论,都应以正确的答案进行总结,并分析不正确答案、认识的错误所在。
  还有一种总结是全课讨论的总结,这种总结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这种总结可抓两个方面:
  第一,关于课文中显示的语文知识的规律性认识。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就可总结这样的规律性认识——怎样借景抒情:(1)景为写作的主体,并且要“文中有画”,描绘出景物的动人图画;(2)情为写作的主旨,要“画中有诗”,在景物中揉入作者的思想感情;(3)要情景交融,要使“文中有画”与“画中有诗”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既要巧妙地以景写情,又要巧妙地缘情绘景。
  第二,关于思想方法的归纳。例如从课文的教学中就使学生认识与掌握了:(1)从现象到本质的挖掘思索(《荷塘月色》的景物实是在抒写作者的心情);(2)联系思维(把作品与作者的思想经历、所处的社会时代联系起来认识所写出的作者的心情);(3)换位思索(我处在荷塘月色景象中会有怎样的心情)。
  高中语文课文深层次启发式教学是一门高妙的教学艺术,不能把上面介绍的方法与规律也变成模式,而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与教学对象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教师的创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索,而学会这种创造性思索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正不可避免地引发着一场从手段到思想的教育革命。生动再现画面和逼真的声音是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它们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的优势所在。它以其畅通的信息渠道,集光、影、文字、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身,改变了传统教学相对单一的模式,拓展了教学时空领域,扩充了教学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课堂教学显得生机勃勃。  但是,教师如不能结合学生
期刊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特别在《长方体、正方 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教学中,其功效表现尤为明显,对学生掌握和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从二维空间过渡到三维空间有很大帮助。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
期刊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政治学科来说,由于理論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因此,使政治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政治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
期刊
【摘 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教师和孩子们的青睐:它弥补了幼儿因音域窄、气息短、动作发展不健全等生理特点所限,而不能演唱或演奏某些优秀音乐作品的缺憾,为孩子插上遐想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艺术的领空,尽情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同时对幼儿进行着审美教育,使其陶冶情操,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期刊
(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三小学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在小学阶段,深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把握学生的特点,合理运用新教材,充分发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动机引向内在动机,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资源 动机;数学兴趣  Deep understanding
期刊
【摘 要】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活动课;高效;能力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数
期刊
【摘要】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明事理等方面都离不开情感教育,只有情感教育下的历史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历史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而新课标中的情感教育尤显突出。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也是历史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历史课堂中成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只有教师把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素质不是能传授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形成的这样一种理论认识,指出课堂上教师讲的太多,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反而无益。从而提出了“少讲多学”的中国教学新理念。  【关键词】少讲多练;教师;课堂教学  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个热热闹闹、沸沸扬扬的春夏秋冬。现正在进入以“课改”为龙头、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的新阶段。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攻坚阶段,需要解决诸多带根本性的问题,绝不是编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语言具有情感功能,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和记忆,个体的认知活动,自主学习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为达到教学目的,英语教学中的情感互动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关键词】情感;英语教育;情感互动;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中国加入
期刊
【摘要】通过形成性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向上,对学生进行兴趣、好奇感、情感、毅力、性格、注意力等诸方面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比如说,课前三分钟铃声一响,我就观察各小组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对做到快、齐、静的小组分别奖励6分、4分、2分,较差的小组则得不到奖励分。同时,通过课堂口语评价,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改善教学过程,推动学生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要求学生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