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景观生态性规划探索及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景观规划应建立起一个以校园人文精神为脉络,自然环境为依托的复合生态性系统。我们认为其生态性不仅构筑校园发展的文化脉络,同时也是主要的景观生态轴线和生态廊道,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项元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全盘考虑,使校园景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本文以山东警察学院东校区校园景观规划为例,浅析生态性景观规划理念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校园景观;校园规划;景观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现阶段高校校园的规划建设不再是局限于教学区生活区等简单的硬件设施的建设,高校校园逐步从原来的封闭式教学转化成具有开放的社会服务体系、生活服务体系、产业开发体系等功能的城市综合体,高校校园从传统的教学、实践、生活、锻炼等功能转向多元化、多层面的生态整合型转化[1]。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应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校园规划中,将高校校园作为自然和人文系统的复合载体和整体生态环境系统来研究,根据交往活动的不同营造多层次的参与性系统空间环境。高校校园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环境系统,它包含了不同的景观类型和斑块,包括校园内的自然景观,例如树林,水面等,也包括丰富的人造景观,例如道路,广场,宿舍,教学楼等。这些不同的景观类型的相互组合、联系和作用构成了整个的高校校园景观。在这样一个整体中,各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景现系统[2]。
  2 高校校园景观生态性规划的基本要求
  1)可持续性
  校园景观规划强调环境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协调并利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可控的方案。同时,强调场地资源的利用、资源的循环再生,水环境的自然或人工循环、水生态的转化、分解与再生等相关问题。这种可持续的理念,会渗透到校园中的行为群体和个体(学生)的主导价值实践的理念中去。
  2)景观生态的连接度
  传统的校园景观,景观空间之间是相互孤立的关系,往往只能发挥单独个体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应增加校园空间的景观连通度,景观连通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体现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的联系。
  3)规划弹性和景观适应性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方面应具有弹性,留有余地,对未来学校发展变化的适应性,为将来的发展留有选择的可能性。
  4)兼顾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
  A自然生态性:考虑大学校园及大区位空间,综合研究分析校园周边的城市环境条件、自然条件、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及更大尺度的景观要素。建立多层次绿化廊道完善生态网格,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生态稳定。
  B人文生态环境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具有普遍性和独特性,不仅创造优美的环境景致,还要使其有意义和意境,陶冶学生情操,具有教育、休闲、体验等功能。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历史、独特的社会、地理环境和发展目标,这些都是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研究的,将历史人文资源和校本精神融入校园景观中。人文生态性环境是便于师生学习、生活、交流和满足多样性要求的校园景观,实现景中蕴美、美中育情,唤起学生正情操的回忆,成为一生的精神贮备。
  3 校园景观规划生态性概念的应用
  1)校区概况:
  山东警察学院东校区,是由原山东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整合而成,因学校特色、定位不同以及部分项目调整,原校园规划已经不能满足警察学院建设发展的需求,需要在原规划基础上进行相应完善和调整。
  2)现状生态性分析
  A.植被——西侧瓦山山脉区地被覆盖良好,校区内是人工种植为主,以沿道路和河道的带状绿化为主,其余区域山石裸露,有若干乔木、灌木、野生乡土地被呈无序自然生长状态,存在一定数量的自种农作物。
  B.地形与土地利用——整个基地内部地势走向是东北低西南高,西南侧瓦山山脉成半包围之势,校园中央有一条自然河道,贯穿南北。
  C.水体——河道为季节性河,渗漏型地质重,河道内无水,靠近北段中水处理站的河道内有部分存水。
  D.建筑——校区内已建的办公楼、教学楼、体育场等,可为新校所用,此外,需新建实战训练馆、泅渡馆、政务办公楼等建筑,满足新校区的使用要求。
  优势:贯穿校园南北的自然水系,场地西南环绕的瓦山群脉,铸就场地依山傍水的景观特质,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校园景观创造了良好的基底。
  劣势:校区建址时间短,地域文化缺乏,前期建设未充分利用山体、林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缺乏地域特征。
  3)规划思路和规划特点
  校园的规划结构是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的空间关系,它由斑块、廊道和基质在空间上的组合而体现,通过三个组成要素的合理规划来最终完成整体景观结构的规划,是运用景观结构理论进行校园规划建设的有效途径。其基本目标是协调校园中人与自然要素的关系,尊重环境,同时满足校园师生基本的学习、训练、生活和科研的需要。正是这些功能的需求决定了校园斑块的类型、面积和形状,接着确定斑块的大体布局位置和相互关系,以方便总体格局的营造和廊道网络的设计。
  通过对校园山体、水体等景观斑块,河道、道路、轴线廊道特性的分析,划分教学科研活动区、实训演练区、运动健身区、学生公寓区、生活居住区等功能区,将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景以及引入新的组合来优化校园景观格局,在自然格局的基础上,确立山东警察学院整个校园为“一轴两带多功能区”的规划结构。
  4)景观规划格局
  在规划程序和内容上,以景观构成元素分类、研究、分析与重构为出发点,以景观格局优化为框架,研究景观空间的整体格局、相对位置、连通程度、尺度大小等,发挥可持续的综合生态效益[3]。山东警察学院校园,在规划总体布局的框架下,利用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构建山魂水韵景观格局,从而在基本层面上引导校园向更尊重自然的方向发展。
  校园的总体景观结构为“一轴-两带-六园-八景”,以主题园、“校园八景”等分布在校园功能区内,实现景观、意境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人工的设计布局改造,增加大学校园的景观多样性、异质性和稳定性。
  “一轴-兩带-六园-八景” 的校园总体景观格局的“一轴”:校园东西向核心轴,串联东大门—校前广场区—图书馆等公共活动区域,西面瓦山起伏的山脉为其提供了葱郁深远的背景。
  “两带”:山林带、滨水带
  山林带:校区西面的瓦山山脉,环抱校园,一道绿色的屏障,使校园庇荫在群山之中;
  滨水带:校园东侧,贯穿校区南北的一条自然水系,联系校园的公共活动、教学科研、运动建身等功能区;
  “六园”:文韬园、武略园、农耕园、康健园、春晖园、雅聚园
  “八景”:瓦山叠翠、经石散聚、水印花溪、桃李报春、鉴池清照、清渠飞瀑、金石映松、鉴湖映月
  
  4 景观规划生态性的主要特点
  景观最优格局是一种理想的景观格局模式,其设计是基于“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的,其中心思想是将相似的用地集中起来,但在建成区保留一些自然廊道和小的自然斑块,在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的边缘也布局一些小的人为活动斑块。山东警察学院东校区的规划设计就采用了最优格局的景观生态学原理,最优景观格局拥有一些自身的典型特征和优点,下面我们就分别从这些特征和优点入手,来探讨最优格局理论在山东警察学院校园规划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1).保有最大面积的自然斑块:山体植被斑块
  本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根据园区土地内原有的景观生态类型,遵循最优格局原则,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规划保护了西侧植被良好的自然山体—瓦山山脉,为校区提供了最大的自然斑块。这样的景观设计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2).营建主要的自然生态廊道:河流水系廊道
  贯穿校区南北的自然水系进行生态水系规划,构建最大的自然廊道,将历史人文资源和校本精神融入水系景观中,实现生态涵养、教育、休闲、体验等多重复合功能。
  3)斑块、基质和廊道景观要素的有效结合
  以往的绿地规划,主要考虑绿地的面积、苗木选择、场地单纯的使用方面的設计,其主要目的是美化与装饰,绿地作为单独个体发挥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绿地之间是相互孤立的关系,绿地常常仅作为孤立的个体发挥生态效益。事实上,绿地之间的整体格局、相对位置、连通程度、尺度大小等与面积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甚至更大、更重要)的意义[3]。
  在本校园的景观结构中,校园核心轴(人文)与滨水带(自然)是校园景观格局中最主要的两条廊道,代表不同的精神内涵的表达,体现了学校文武兼备、刚柔并济的办学特色,水系廊道形成校园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带,是校园生态景观的主要载体。通过不同的水体形态样式河道沿线串联了文韬园、武略园、雅聚园、春晖园等,以及“水印花溪、桃李报春、鉴池清照、清渠飞瀑、金石映松、鉴湖映月”等校园景观。
  山体是景观格局中最大的斑块,校园八景和六园构成生态斑块基质,山林斑块、水系廊道带连接校园主要的生态斑块、基质,体现了斑块、廊道、基质结合的原则。景观连接度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益,利于人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并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多样性、异质性。
  4). 自然元素的尊重
  在这个方案中尽量尊重原有水面形状,对其只做局部调整,优化水岸线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土方量,降低工程施工难度。结合市政管线补充水源,设计自然雨水收集系统,汇集雨水、渗透地下水;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所构成的多层次的净化系统。
  河道位于山地区,部分山体被破坏,河道周边存在不少断岩和废弃石材,设计引入岩石园设计,解决现状残留的石头较多的问题;结合石头与断岩,配植岩生植物形成岩石园景观,并和如园林植物、水体、园林建筑小品、园路等园林元素,结合布置。
  利用沿线的地势和地质特征,充分表现水体的形态,造就“涧、池、溪、渠、河、湖、瀑”等多样的水体形态。下游建具有湿地净化功能的景观湖,从污水的处理利用、雨水的拦截回收及湿地的过滤、吸附等方面,形成一个水质净化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环境容量,形成一个与环境相互交融、并可供观赏、具备环保教育特点的滨水景观。
  在形成不同景观体验的同时,提供了人流休憩、集散的场地;以多级游路网络体系,确保了交通可达性和便捷联系,构建具备景观体验功能的慢行交通系统。
  5 小结
  本文探讨的校园景观规划生态性,从静态的角度出发,以斑块、廊道、基质作为基本要素,对校园景观规划进行了阐述,分析斑块廊道的生态格局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动态过程、生态效应等理论本文没有阐述,以上理论同等重要,实现校园规划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最佳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惠英 生态型校园的规划设计初探[J] 建筑设计管理 2007(2)
  [2](美)迈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3] 吴正旺.景观生态学在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应用.福建省教育厅可研基金(JB06055),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06—XQ—16)
其他文献
摘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维护建筑牢固度、稳定性的基础性保障,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据着关键而重要的地位,从目前的工民建筑工程施工来看,基坑支护施工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缺点和不足,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改进这些问题,减少基坑支护施工对整个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打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工民建工程。本文分析了工民建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问题以及科学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工民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问题;策略
期刊
摘要:本文将主要针对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强化工程机械管理以及强化工程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机械;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企业在机械工程管理方面的现况  1、机械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低的现象  众所周知,在企业的工程中,尤其是对于建筑和道路实施的企业,会经常参加现场的施工。由于参加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比较多
期刊
摘要:本文将主要针对公路路面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公路路面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路面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对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特点的把握是做好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首先,我们可以将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概括为复杂性、长期性、社会性以及精细性。
期刊
摘要:在现在生活中,房屋的建筑工程和人们生活密切联系,工程质量好坏不但关系到了项目投资是否可以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建成之后的项目能够直接应用到人们日常生产以及生活中,这就关系到了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论述了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的重要性。如何建立起运行质量保障体系及管理的规章制度、增强操作人员以及施工的原材料基础性、优化施工的方法、重视环境等,这是质量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景观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印记。不同的观察方法会带来不同的城市体验。本文用View by Mobile Vehicle法从大尺度空间感知城市,通過乘车这种快速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感知连续的城市界面。对西安市一环路进行调研,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城市景观View by Mobile Vehicle 西安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引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系”二级建制转变为“学校——学院——系(学科)”三级建制,高等学校办学规模日趋增加,教学科研设施的完善,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得教学楼的功能设置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由于高等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其学院综合性教学楼在满足课堂教学的同时大都具备实验实训功能,投资控制要同时考虑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和土建安装。本文分析了学院教学楼建设项目投资的4个
期刊
摘要:车速是车辆运行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表征参数,车速的高低对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行为是跟车和自由驾驶。分析此两种情况下车辆速度特性,对研究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以及进行安全教育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根据数据采集车采集到的实际行车数,对跟车和自由驾驶状态下车速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车速;跟车;自由驾驶;交通安全;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工程质量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本文主要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俩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排水管道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其作为地下永久性隐藏的工程设施,是城市得以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保证给排水管道的正常运行功能、使用寿命,对城市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加强对城市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视尤为重要,对城市排水工程进行详细、全面、科学的策划和设计,针对各项排水的规划设计成果进行指导,争取的处理好排水、前期发展、后期发展三者之间的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纽带之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和超载超限车辆日益增多,对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作为道路的咽喉,在高速公路运输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桥梁的养护管理已引起交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速公路 桥梁养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桥梁养护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桥梁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