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模式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fi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高层次人才培养阶段,是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基地。选取国家政策及资金投入、高校创新环境及组织制度、导师指导能力、学生科研成果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通过CIPP模式在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的运用,可以获得CIPP模式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启示,即要立足于国家、高校、导师三个主体,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重视科研成果、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发挥导师指导力。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蔡曙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创新基地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顾问专家;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教授,贵州民族大学逻辑、文化与认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图1是众所周知的认知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