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证整个单位各项工作目标实现的保证和关键所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工作要服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一些法规和原则,而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在国家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背景之下,又有着学校单位的一些要求和特点。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就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可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
一、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是从属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是整个国家预算会计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内部控制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以下主要就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和企业的财务会计相比较,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会计有着非营利性以及公共性与财政性的一些基本特点。比如无需进行成本与利润的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基本原则等。也正是因为以上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层和领导层往往非常重视现金的使用情况,而经常对于过程管理和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执行也不够到位,这直接影响到了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的水平。比如很多单位根本就没有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的制度,遇到事情之后没有办法依照制度去解决。还有一些单位虽然有了内部控制的制度,但却经常的进行改动,在进行执行的时候也仅仅是流于形式。另一些单位往往一味的强调要服务于教学,对于内部控制往往比较抵触,也有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职责不太清楚,不进行考核奖励的问题存在。以上这些问题,都会严重的削弱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的约束力以及权威性。这些都加大了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发生舞弊的风险,造成腐败状况的滋生。
(二)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力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依据财务法规的相关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折旧、直接列支进行核算。这是因为固定资产的取得和使用都服务于教育事业,是以实现公共职能为主要目的,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来核算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这与企业單位的固定资产用来进行生产经营以获取利润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中等职业学校往往是比较注重固定资产的获得,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相关的实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的管理混乱,会使得企业的效率低下,不能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服务学校的正常发展,出现国家财产的损失与浪费。缺失正确的资产管理措施和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普遍现象。
(三)部门预算管理的中心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
部门预算是财政部门行使自身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中等职业学校的预算应该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指导原则和经济活动的主要纲领。所以其预算应该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总体规划在财务层面的科学、真实、合理的反应与计划。但在等职业学校的实际工作中,预算工作往往是被孤立起来,和单位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相脱节,这大大的削弱了预算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因此部门的预算管理要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加强预算在整个中职学校的重要地位。
二、加强中职学校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学校的治理结构
首先要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应当明确部门的岗位职责,以此来提升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将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工作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探索完善校长的责任制,为校长提供一定的约束力和激励机制,由此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学校加强内部控制创设良好的环境,以软环境和硬环境相互结合来为中职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还需要加强和提升管理者的各项素质。管理者的素质是对学校的内部控制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同时还要积极的提升全校职工的素质。总而言之,就是要为学校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治理结构,营造内部控制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加强内部会计的控制
中职学校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整个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会计岗位设置,使得不相容的会计岗位进行分离,做到岗位之间的互相制约与互相监督。同时还应该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以《会计法》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和调动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养,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守法的意识。
(三)建立约束和激励的机制
行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学校内部控制制度顺利落实的重要保证。采取全员绩效考核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开展全面的绩效考核需要保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建立绩效考核的同时应该使用量化的尽量完善的指标。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该与职工的薪酬挂钩,重视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四)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
在学校内部控制中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防为主,通过规范内部控制的环节来减少风险的出现。而学校管理中应该明确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特别是要控制学校的借债规模,当需要资金的时候应该尽力的自筹资金以减少通过融资而增加的成本。同时也要对对外投资的质量进行风险评估,进行项目的小组讨论,选择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另外还需要对还款的计划作出科学的分析,做出合理的计划,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内部监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学校应该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此来提升学校的经济秩序,避免出现教育的乱收费,以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预防以及惩治权利腐败行为的发生。
(五)明确责任追求制度与权责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中很多存在职责重复的岗位,这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不断进行自我内部完善的时候,应该尽力的建立标准化的学校业管理理念,削减不必要的机构。同时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是完善职业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性工作,将学校的经营目标和日常管理进行细化分解。将责任指标落实到每一个人和部门,然后依据岗位来赋予学校财务人员及其主要职责,年终或者季度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以期更好的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服务学校的健康发展。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随之产生的各种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就更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校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个学校要想保持有效健康的向前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严密、科学与可操作的内部控制的制度,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定华.浅谈中职学校的管理体制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叶伶俐.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新课的引入的浅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01期
[3]赵俊湦.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评价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徐龙.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浦军.加强学校内部控制的思考[J].管理创新,2009(05):3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
一、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是从属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是整个国家预算会计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内部控制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以下主要就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和企业的财务会计相比较,中等职业学校的财务会计有着非营利性以及公共性与财政性的一些基本特点。比如无需进行成本与利润的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作为基本原则等。也正是因为以上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层和领导层往往非常重视现金的使用情况,而经常对于过程管理和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执行也不够到位,这直接影响到了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的水平。比如很多单位根本就没有健全自身的内部控制的制度,遇到事情之后没有办法依照制度去解决。还有一些单位虽然有了内部控制的制度,但却经常的进行改动,在进行执行的时候也仅仅是流于形式。另一些单位往往一味的强调要服务于教学,对于内部控制往往比较抵触,也有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职责不太清楚,不进行考核奖励的问题存在。以上这些问题,都会严重的削弱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的约束力以及权威性。这些都加大了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发生舞弊的风险,造成腐败状况的滋生。
(二)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力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依据财务法规的相关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折旧、直接列支进行核算。这是因为固定资产的取得和使用都服务于教育事业,是以实现公共职能为主要目的,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来核算相关的成本和费用,这与企业單位的固定资产用来进行生产经营以获取利润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中等职业学校往往是比较注重固定资产的获得,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相关的实物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的管理混乱,会使得企业的效率低下,不能充分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服务学校的正常发展,出现国家财产的损失与浪费。缺失正确的资产管理措施和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普遍现象。
(三)部门预算管理的中心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
部门预算是财政部门行使自身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形式。中等职业学校的预算应该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指导原则和经济活动的主要纲领。所以其预算应该是以教学为中心的总体规划在财务层面的科学、真实、合理的反应与计划。但在等职业学校的实际工作中,预算工作往往是被孤立起来,和单位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相脱节,这大大的削弱了预算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因此部门的预算管理要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加强预算在整个中职学校的重要地位。
二、加强中职学校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学校的治理结构
首先要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应当明确部门的岗位职责,以此来提升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将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工作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探索完善校长的责任制,为校长提供一定的约束力和激励机制,由此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学校加强内部控制创设良好的环境,以软环境和硬环境相互结合来为中职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还需要加强和提升管理者的各项素质。管理者的素质是对学校的内部控制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同时还要积极的提升全校职工的素质。总而言之,就是要为学校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治理结构,营造内部控制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加强内部会计的控制
中职学校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整个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会计岗位设置,使得不相容的会计岗位进行分离,做到岗位之间的互相制约与互相监督。同时还应该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以《会计法》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和调动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养,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守法的意识。
(三)建立约束和激励的机制
行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学校内部控制制度顺利落实的重要保证。采取全员绩效考核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开展全面的绩效考核需要保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建立绩效考核的同时应该使用量化的尽量完善的指标。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该与职工的薪酬挂钩,重视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与反馈。
(四)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
在学校内部控制中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防为主,通过规范内部控制的环节来减少风险的出现。而学校管理中应该明确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特别是要控制学校的借债规模,当需要资金的时候应该尽力的自筹资金以减少通过融资而增加的成本。同时也要对对外投资的质量进行风险评估,进行项目的小组讨论,选择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另外还需要对还款的计划作出科学的分析,做出合理的计划,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内部监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学校应该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此来提升学校的经济秩序,避免出现教育的乱收费,以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预防以及惩治权利腐败行为的发生。
(五)明确责任追求制度与权责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中很多存在职责重复的岗位,这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不断进行自我内部完善的时候,应该尽力的建立标准化的学校业管理理念,削减不必要的机构。同时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是完善职业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性工作,将学校的经营目标和日常管理进行细化分解。将责任指标落实到每一个人和部门,然后依据岗位来赋予学校财务人员及其主要职责,年终或者季度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以期更好的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内部控制工作,服务学校的健康发展。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随之产生的各种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就更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校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个学校要想保持有效健康的向前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严密、科学与可操作的内部控制的制度,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定华.浅谈中职学校的管理体制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叶伶俐.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新课的引入的浅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01期
[3]赵俊湦.基于风险管理的审计评价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徐龙.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浦军.加强学校内部控制的思考[J].管理创新,2009(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