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汇川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栽培药用植物的现状,为当地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及优势品种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实地踏查法结合走访调查对汇川区43个样地药用植物资源及栽培品种进行调查。【结果】汇川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属116科336属515种,其中,优势科有菊科(48种,占比9.32%),蔷薇科(27种,占比5.24%)及百合科(26种,占比5.05%)等共10个科;根据入药部位可分为全草类、果实及种子类和叶类等共8类,以全草类最多(221种);根据功效可划分为解表类、清热类及泻下类等19类,以清热类最多(182种)。汇川区发现贵州省重点中药品种48科85种,包含菝葜、吉祥草、野葛、杜仲、千里光、杠板归及三叶木通等;银杏、珙桐和红豆杉为国家重点Ⅰ级保护野生植物,西南舌唇兰、润楠、喜树和金荞麦等14种药用植物为国家重点Ⅱ级保护野生植物。汇川区栽培药用植物共计21种,包括天麻、五倍子及黄精等,种植面积约3 200 hm~2。【结论】汇川区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大,多样性丰富,建议适当发展当地优势中药品种种植。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不仅形象鲜明,情节动人,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作者通过文章传递出来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精神品质等,都是宝贵的德育材料。本文对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小说类课文中的德育资源类型,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将Ⅱ级粉煤灰掺入到高性能混凝土中,研究其在龄期、水胶比、掺量分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水化热变化规律。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低水胶比情况下,使用P·O 42.5R水泥和Ⅱ级粉煤灰时,其3d、7d龄期水化热小于同水胶比下的中热、低热硅酸盐水泥。随着我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频繁,系统的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可以有针对性的发现其温度变化规律,对于工程应用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
基于物联网应用人才需求背景分析,结合四川地区产业特色分布情况,对四川省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26所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从人才需求学历层次、主要技术岗位、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学校培养情况等方面分析了调研结果,对人才培养规模、目标、规格、课程设置、实训条件设置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为探究生物柴油在船舶柴油机上的适用性,基于六缸中速柴油机试验台架,在不同负荷推进特性工况下,对燃用0#柴油、B10生物柴油柴油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振动特性和缸内燃烧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与0#柴油相比,燃用B10生物柴油柴油机的输出功率和耗油量基本不变,耗油率有所升高,但随着负荷的升高有所改善,燃用B10生物柴油使得在25%负荷工况下的柴油机缸盖振动烈度下降,50%、75%、90%、10
分析庆元县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新农人发展乡村产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成效,提出发展乡村产业新路径。
<正>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河南化工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从2018年春季开始组建世界技能大赛工作机构,经历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和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两届大赛。在2019年8月,俄罗斯喀山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学院学生贺江涛获得该项目铜牌;
期刊
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工作面临着本体问题日益复杂所带来的挑战和技术手段不断革新所带来的机遇。相关工作需要建立从现状(形)到特征(量)再到设计(形)的工作流程,需要通过数字信息的传递和转译来完成特定风貌的准确解读,从而完成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2018年施行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明确“历史地段”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定保护对象之一。文章回顾了苏州古城历史地段划定历程和目前保护实施管理中的问题,对国内外“历史地段”相关理论与概念演变进行分析,本着“价值导向、应保尽保”的工作原则,明确了苏州古城历史地段的定义和划定条件、原则,优化确定了古城历史地段的保护名录与保护范围,结合精细化保护利用需求,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文化保护线体
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改革总体要求,有序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德育为先,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英语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构建“以人为本”的英语课程体系,是时代的要求与召唤。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完整的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必要推进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创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分级测评,完善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方式,从而构建高效而和谐的生态化课堂教
减税降费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应对经济环境下行的积极财政政策,自2012年结构性减税开始经历了渐进式扩围、全面深化、制度常态化三大演化过程,至2020年减税规模已超2.5亿元,累计减税总额达7.6亿元,在降低微观主体税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财政支出规模继续扩大与分税制背景下,短期内势必对各级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地方财政持续发展和后续政策维系。如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