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三国曹操
提到曹操,很多同学一下子就想到《三国演义》中的乱臣贼子、戏台上的白脸大奸臣。其实,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当时国家统一的最大力行者。如果没有他,国家的动乱和人民遭受的灾难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呢!
走近书家曹操
曹操不仅是那个时代的伟人、巨人,还是一位书法家呢。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无不称赞“笔墨雄浑,雄逸绝伦”。由于时间流逝,他的书法作品基本遗失了。可喜的是,曹操亲笔书写的“衮雪”两个字,被刻在陕西省汉中褒斜道南口石门摩崖石上。此石现存陕西博物馆。
“借”水写“衮雪”
曹操写的“衮雪”二字中的“衮”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到汉中,经过石门(今陕西褒城)时,看到此处景致绝妙,一时书兴大发,题写了“衮雪”二字。属下一面对曹操的书法赞叹不已,一面心怀疑惑。一人壮着胆子发问:“丞相的书法果然奇妙,可是这‘衮’字为何缺水?”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用手指着滚滚的褒水,说道:“衮在水边,何以缺水?”在场的文官武将,这才恍然大悟,不由得哈哈大笑。真是“狂涛巨浪流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
细品“衮雪”
先粗看,“衮雪”二字极富气势,充分表现出曹操的英雄气概和无限的感慨。这两个字的笔画,都写得坚韧挺拔,仿佛一根根长短不齐、粗细不一的钢条摆排起来,且具有浑圆、润泽的立体感。再细品,“衮”字的第九笔,本应是一撇,但曹操则以圆点替代,既不失真,又如一滴水珠,有即刻滚落的态势;最后一捺,写得豪放潇洒,极富动感。“雪”字安静稳定,就像北国宁静的雪层。比较后发现,两个字动静对比强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从而震撼人的心灵。
影响广泛
因为曹操喜欢书法,结交了不少书法人才。对待官员,曹操除了职事的规定外,还对他们的书法提出严格的要求,字写得不好的官员可是要受到处分的。曹操如此喜爱书法,也影响到他的后代,他儿子曹植、曹丕的字都写得非常好。相信许多璀璨的书法明星出现在魏晋时期,与曹操本人深厚的书法造诣和浓厚的书法兴趣是分不开的哟!
提到曹操,很多同学一下子就想到《三国演义》中的乱臣贼子、戏台上的白脸大奸臣。其实,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当时国家统一的最大力行者。如果没有他,国家的动乱和人民遭受的灾难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呢!
走近书家曹操
曹操不仅是那个时代的伟人、巨人,还是一位书法家呢。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无不称赞“笔墨雄浑,雄逸绝伦”。由于时间流逝,他的书法作品基本遗失了。可喜的是,曹操亲笔书写的“衮雪”两个字,被刻在陕西省汉中褒斜道南口石门摩崖石上。此石现存陕西博物馆。
“借”水写“衮雪”
曹操写的“衮雪”二字中的“衮”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到汉中,经过石门(今陕西褒城)时,看到此处景致绝妙,一时书兴大发,题写了“衮雪”二字。属下一面对曹操的书法赞叹不已,一面心怀疑惑。一人壮着胆子发问:“丞相的书法果然奇妙,可是这‘衮’字为何缺水?”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用手指着滚滚的褒水,说道:“衮在水边,何以缺水?”在场的文官武将,这才恍然大悟,不由得哈哈大笑。真是“狂涛巨浪流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
细品“衮雪”
先粗看,“衮雪”二字极富气势,充分表现出曹操的英雄气概和无限的感慨。这两个字的笔画,都写得坚韧挺拔,仿佛一根根长短不齐、粗细不一的钢条摆排起来,且具有浑圆、润泽的立体感。再细品,“衮”字的第九笔,本应是一撇,但曹操则以圆点替代,既不失真,又如一滴水珠,有即刻滚落的态势;最后一捺,写得豪放潇洒,极富动感。“雪”字安静稳定,就像北国宁静的雪层。比较后发现,两个字动静对比强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从而震撼人的心灵。
影响广泛
因为曹操喜欢书法,结交了不少书法人才。对待官员,曹操除了职事的规定外,还对他们的书法提出严格的要求,字写得不好的官员可是要受到处分的。曹操如此喜爱书法,也影响到他的后代,他儿子曹植、曹丕的字都写得非常好。相信许多璀璨的书法明星出现在魏晋时期,与曹操本人深厚的书法造诣和浓厚的书法兴趣是分不开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