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现代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优秀的大学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欠学的主体主动地对本校的文化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特色大学文化的建设。专业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大学文化专业建设以人为本
  
  大学文化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大学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的观念。大学文化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对现代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优秀的大学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大学的主体主动地对本校的文化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特色大学文化的建设。
  1 关于大学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我比较认同的一个定义是:文化是人创造的,人是以文化的方式生活着的。人类创造了文化并以文化的方式生活着,规范着自己的行为,从而使社会得以发展。凡是文明的社会,必须以先进的文化为指导。
  传统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这是因为传统的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己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文化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如何审视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文化,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2 大学文化视角下关于专业建设的思考。对专业建设这一问题,可以从系统论的观点进行分析。
  专业设置是一个一环套一环、彼此相连的系统工程。首先,社会需要决定专业设置;其次,设置了专业就要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第三,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而培养计划里要体现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第四,按培养计划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第五,按照课程结构体系的要求,研究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最后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这其中还包括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例如,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在设计所讲授的一门课程时,想没想到这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和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作用?就是说,设计这些东西时,专业建设负责人是从上往下设计的;而每一位教师在做具体的教学工作时,是要从下往上按照这个系统链循序向上去考虑的,而不是孤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专业建设负责人设计课程结构体系时,不能按教师设课,也不能因为没有教师就不设课。同样,教师讲课时,也不能不顾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只是按照个人的喜好去讲课。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些课程学生学起来比较卖力,有些课程学生们不愿意学?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2.1 课程设置的问题。
  2.1.1 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其中的一些课程能不能起到有效的育人作用?
  2.1.2有没有因人设课的问题和因没有人而不设课的问题?
  2.1.3 教学大纲制定得是否合理?能不能贯彻培养计划中确定的教学思想,实现培养目标?就是说要研究每一门课的大纲,研究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价值。
  2.1.4 有的课程的教学安排,完全不顾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管哪个专业,都用同一本书、同一个大纲、一样多的课时、混在一个班级里由同一个老师授课,这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2.2 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
  2.2.1 教师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了?如果投入了,就应该了解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遵照专业整体计划的要求,力图使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2.2.2 教师的教学水平能不能达到要求。例如“两课”教学,学生们普遍不愿意学。可是,其中有的老师讲的课学生却很愿意学。为什么?抛开教师的工作态度问题,显示出的不就是个人教学水平问题吗?教师能不能根据专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教学,实在是个水平问题。
  2.3 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价值观里确实有一个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问题。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学生们往往追求一些显性的、表面的、能够表征他们学习成绩的东西,例如英语的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等。追求分数和证书,因为这些能够给他们直接带来就业的筹码。而有些涉及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由于它是隐性的,所以学生往往不会太重视。可是,很多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是很大的,从长远看更利于就业。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3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大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另一方面要强调教师的育人功能,以教师为本。
  3.1 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努力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不仅要在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尽量体现人性化,使校园文化设施、校园环境都能给人以美德感染和道德熏陶,而且要将“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观念深植于每个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头脑之中,要在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和引导工作中贯彻和落实这一观念,从而使大学里所有教职员工都能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个岗位,在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各个方面,做到以文化的力量教育人、陶冶人、感染人。
  3.2 加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从制度文化的层面来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形成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制度。大学组织管理制度必须摒弃传统的物本管理的思想,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对人的培育,充分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与创业精神,真正树立“以师生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第二,要形成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学教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精神,把创新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之中,贯穿于实践教育之中。第三,要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行为制度。要加强学生群体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第四,要形成一套科学的学生自我管理运行体系。在大学党政领导和辅导员、教师、学生工作干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4 结语。优秀的文化底蕴对大学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建设对于培养高文化素质的人才是十分有益的。大学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及意志品格等在内的有机整体,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它对于大学人具有较强的导向、规范、激励、调节、凝聚等作用。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大学人的精神家园,它具有规范大学人的行为,凝聚大学人的精神与理想的作用,是大学人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荣的。它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努力构建一个能够不断创造优秀文化产品、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我们就必须合众之力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否则大学文化的建设将成为徒具其表的空中楼阁。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对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它能够直接而又强烈地影响人们的感情,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学前期正是个人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教育在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奠定文化艺术修养基础等方面及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 教学 渗透本土文化    How to infiltrate the native excellent culture in t
期刊
【摘要】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目的的实施和教学效果。文章从任务型教学的优点、实施和运用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教学 运用    Brief talk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sk teaching  Li Xiuling   【Abstract】The task teaching mode is the
期刊
【摘要】短文改错是近年来英语高考试题中的一个常见题型,它考查学生基础语法知识的运用和语篇处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短文改错能力的强弱也体现出口笔头表达水平的高低,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这方面多花功夫,既提高学生的短文改错能力,又提高其英语口笔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短文改错 提高能力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finish the Essay E
期刊
摘要:国内高校传统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科层化”特征,行政机构一般由校、院、系三个层次构成,并通过这个链条来管理高校学生。这种过分教条的管理方式已与知识经济的今天严重脱节,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科层管理 学生管理 管理模式    1 中国高校传统管理模式特点。科层式管理体制的思想渊源来自德国管理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科层组织管理理论。科层管理对高校发展产生
期刊
【摘要】本文是德育课《货币》的教学设计。笔者运用体验式教学,“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理性升华、课后延伸”四个环节以及“模拟表演、问答大赛、成果展示、即兴演讲、问卷调查”等五个活动有机结合,设计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充分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学生的感觉体验,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等学习方式,使课程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货币》教学设计 体验式教学    The te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近几年来,笔者对部分物理差生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已初步取得了成效。  【关键词】物理教学 差生 主要表现 转化对策    Brief talk about how to do well the work on changing the poor students in teaching the senior physics   Shen
期刊
摘要:结合自学考试目前的现状,探讨了自学考试教育功能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要促进和完善自学考试的发展,就要转变观念,整合教育资源,扩大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等,考学兼顾、正确引导、整合教育体制、引进网络教育和改善自学考试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自学考试 教育功能 完善    自学考试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和考试制度。到2005年上半年为止,全国自学
期刊
摘要:通过大量吸纳学生进实验室、引导学生进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建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建设产学研孵化基地等多种形式来构建地方院校学生多层次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对于地方院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地方院校 复合人才 应用型人才 多层次培养模式    1 引言。以产、学、研紧密相结合的形式和广泛吸纳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是我国新时期大学创新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
期刊
作文与做人的紧密联系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无一例外地都是作者的人生体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反映,是作者思想素质、感情素质、表达素质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书读多了,文章写好了,其做人的标准也在无形中得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也趋于严格,人品也会变得高尚。作文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然而,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确有不少教师忽略了“做人是作文的基础”这一道理,在技
期刊
摘要:责任意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只有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明确定位、主动实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围绕国家、区域和行业的迫切需求,通过知识辐射和产学研结合,将自身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人民的满意。  关键词:责任 创新 主动实践 服务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