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正式组织与学术性准正式组织的机能优化——兼论我国大学三元权力治理结构模式的构建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_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对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正式与准正式两类组织的机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中国大学两类组织机能的均衡状态与存在的问题。此外,文章对我国大学权力系统中政治、行政和学术三大权力进行了职能定位,构建了三元权力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并指出我国要创建一批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建立和强化“学术为本、三权渗透、协同制衡”的理念。
其他文献
执政党如何管理干部(西方国家的政府官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西方国家的政府官员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内阁成员以及政治任命官员;二是高级公务员;三是业务类公务员。本文以实行总统制的美国、实行议会制的英国、实行半总统制的法国为例,考察了执政党管“干部”的演变历程,从中找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做法与发展趋势。
民主化已日益成为各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关于民主的认识仍是多元和混乱的。厘清民主的概念,需要在比较分析中认识并重视民主的发展特征和地区特征,并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讨论与民主相关的其他重要概念和价值。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维护和提升国家能力的同时避免权力的滥用和权力私有化,对于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最直接的诉求是化解政府失灵,以及由此引起的公众信心危机,因此,改革首先从效率取向的政府再造运动开始。虽然发端于行政领域,但是这种改革最终却带来了以地方治理、地方自治、直接民主等为标志的地方民主政治新气象。不过,当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也同样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方面。
近年来,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在推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诸多改革创新。2008年10月,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城乡统筹”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核心举措被确定下来,会议还要求要“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文章对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详细介绍了各经济学派对当时危机的理论解释。通过比较1930年代大萧条和当前经济危机,文章发现这两次危机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是都出现了利润率下降的现象。此次经济危机并不简单是由于金融系统内部缺乏监管造成的,反映的是整个系统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而这会对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1920年代和1990年代美国宏观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两个阶段各项指标变化的趋势十分近似,而在1929年和2000年以后,两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由于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各异.所以1920年代和1990年代治理过度投资和市场泡沫的方式不同。本文对1920年代和1990年代经济危机阶段的各项指标及货币和财政政策进行了系统比较。对两个阶段的异同做了规律性的分析。
对于大国权力转移的研究,以往国际关系理论往往关注权力转移所引发的大国战争。文章认为,“二战”以后,权力转移过程中的焦点正在发生改变。大国所面临的国际约束使得领导国与挑战国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战争而转向技术竞争。当挑战国迅速崛起的时候,领导国与挑战国都会强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而不是战争,以实现国家安全。与小国相比较,大国的技术进步更具有反国际分工、覆盖领域全面等特征。而在大国之间发生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双方政府会增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自主创新的加强成为战后大国权力转移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文章通过多维视角对腐败现象进行了剖析和定义,罗列了腐败对经济和社会领域造成的严重危害。提出体制不健全是出现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腐败现象会在制度薄弱、法制不健全和政府不透明的国家里盛行.进而深刻分析了引发腐败现象产生的各种成因。在揭示腐败本质和根源的基础上。作者从私营部门供需双方的角度提出了反腐败举措。文章指出,打击腐败应该是私营部门、政府和民间社会团体的共同行动。
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国家(政府)与经济、社会领域分离的同步性使得我国的公民社会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在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过程中,不能忽视来自社会内部的力量对于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社会阶层分化是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一种内生推动力量,社会阶层的分化过程与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因而调适两者的关系也很有必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流动人口也日益增多。流动人口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给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对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对全国创新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