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核心素养,发展学生运算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在小学阶段必须瞄准核心素养,关注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运算方法,发展运算能力,提高解题水平.运算能力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要让学生从数学运算法则、运算定律的学习中,夯实数学知识储备,发展数学创新思维,内化为运算能力.
  一、从数学法则的理解入手,理清算理
  在数学中对运算法则的学习、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基础.由于小学生以形象化思维为主,对数学法则的抽象性理解不到位.教师要关注运算法则的学习,搭建具象情境,引领学生感知数学法则,理清算理.如“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教学中,对36×2的积是62、612还是72?鼓励学生自主求解,并引领学生通过搭石子、摆木棒等动手操作,去对照自己的求解结果是否正确,让学生在数学操作体验中感知算理,加深对乘数是一位数的运算法则的理解,在乘法中遇到“满十”要向前进位.同时,对数学运算法则的学习,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其内涵,能够灵活运用.如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可以先从整数加减法的复习中,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接着,让学生通过练习题“4.75 3.6=5.11”的错题解法,来认识“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同样,在对带分数进行加法运算时,运算法则为“整数部分与分数分别相加减”,对534 356,需要转换为(5 3) 34 56,但对534×356时,一些学生受思维负迁移的影响,会理解为(5×3) 34×56.所以说,对运算法则的学习,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才能正确掌握,才能提高运算準确度.
  二、加强数学解题训练,发展数学思维力
  我们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对数学教学而言,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要让学生从数学解题中发展思维能力.同时,数学思维也是构成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学生数学运算技能,增强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思维培养上,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关注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构成数学运算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口算能够增强解题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敏捷性.对口算练习题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级、学段、学生实际学情,突出口算训练的趣味性.如引入找朋友、开火车、投信箱等数学游戏,让学生从口算训练中提高数学思维敏捷性.二是关注学生算理的表述,培养数学思维条理性.研究发现,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之间具有辩证关系,数学思维力与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掌握情况有关,通过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时,对“87 102”,怎样去分析简便运算的算理?如果直接选择加法运算,运算量可能会多,但观察该题发现,“102”这个数与“100”接近,我们可以将“102”看作是“100 2”,将原题转换为“87 100 2”,很显然,“87 2=89”,再与“100”相加,直接得出“189”的结果.对该题的语言表述,我们鼓励学生“以说促思,以思导说”,从语言表述中激活数学思维能力.三是引入演示算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也是反映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参考内容.在数学运算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心智心理特点,倡导以直观演示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把握数学抽象逻辑.如对异分母相加时,12 14,借助于长方形图示框,来演示12转换为24,再与14相加得到34.其算理可以转变为对分母进行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规则进行运算.四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如对加法的意义理解,从“3 5”算式入手,让学生表述其含义,有的学生提出“3和5的和是多少?”有的学生提出“比3多5的数是多少?”有的学生提出“一个加数为3,另一个加数为5,和是多少?”这些不同的表述,都体现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三、注重运算习惯的培养,提升数学品质
  在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发展中,很多学生因运算马虎、不认真而出现错误.实践证明,良好的数学运算习惯,不仅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关注学生解题习惯的养成,在平时通过严格训练,渐进养成.如运算题要认真书写,规范运算,避免将“3”看作“5”,将“7”混为“1”,将“ ”看作“-”,粗枝大叶,导致解题错误.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习惯,读题时应避免出现遗漏,对题目中的数字要认真看,避免写错,对求解结果要进行检查、验算.在验算时,鼓励学生培养打草稿的习惯,通过口算、估算、逆算、变换算法等,来检查运算结果.在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对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a×(b×c),还要注意,在乘法运算规则中a,b,c不能为零.这些限制条件,也要从平时的训练中来养成良好运算习惯.
  总之,运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解题、探究和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关注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康小玲.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J].学周刊,2018(17):61-62.
  [2]马清华.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78.
  [3]刘红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9(12):37-38.
其他文献
据报道,到201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72亿,要养活新增加的人口须增加粮食供给23.9亿吨,增加耕地面积15.7亿亩。在此形势下,各方都在寻求解决之道。作为农业科技革命的强大推动力,农业生物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学校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数学素养格外重要,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全方位思考问题、开阔思维格外重要.所谓数学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和思考方式解决问题,包括培养自主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解题方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义务教
反问句的特殊性及广泛应用性,使其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往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较少考虑认知因素,研究模式也较单一。本文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反问句的句法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有机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打造有机食品精品品牌,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省有机食品市场竞争力,充分展示我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成果。4月1
【摘要】目前,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十分重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意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开端,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只有加大对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教学     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创新工作的方式
吉林省是我国肉牛主产省之一,但是肉牛产业扶持政策滞后。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主要畜牧业扶持政策,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提出对吉林省肉牛业扶持政策的思路框架和对策建议。
春天,在姹紫嫣红的日子里,披着山涧的飞瀑,牵着小河边的柳丝向我们走来了,一声春雷震醒了冬的梦幻,春风张开它金色的翅膀,燕子是季节最优秀的裁缝,多情的尾巴,裁剪一串串春光。犁铧穿进春天的深处,在土地上翻阅种子最朴素的理想。山花开了,小草绿了,春天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苍翠浓绿蓬勃茁壮,各种各样的花草,沐浴雨露阳光,春天到处充满了生机,春天处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盼望着春天,既不是为了播种,也不是
生态批评家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势必导致人类的精神生态的失衡。劳伦斯从工业文明对男性力量的消解这一视角来阐述其笔下的男性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揭示了代表父权文化的男人
马尔库塞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之一,他的生态思想主要是从资本主义制度角度来阐述技术与生态的关系。1964年马尔库塞写作《单向度的人》一书。该书是其对资本主义
7月8日,临江市农牧局举办了为期一天的2011年动物卫生监督员、检疫员培训班。培训的内容针对当前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所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和事关百姓身心健康的社会热点问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