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及特点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特别农村初中学生这种现象更是十分突出,到八年级、九年级尤为严重,学困生约占35%~50%,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迷茫。据初步调查,这种现象还呈上升趋势。
  1 学困生的成因
  1.1 知识的因素。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当新的知识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时,在学生的内心将产生一种积极的欲望,希望通过主观努力重新达到新的平衡。但是,若由新知引发的认知冲突超出了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程度,学生经多次努力后仍不能成功,就会产生困惑、回避的想法,造成学困。
  1.2 心理的因素。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其远大理想的确立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都不甚明确,学习的动力仅仅是人的本性中的一种要好心。这一动机如得不到正确引导,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于是,学困现象便发生了。主要表现为:①不作为心理。即學好学坏一个样,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现象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②学习中的依赖心理。这类学生缺乏必要的钻研精神,凡事都有等、靠、要的想法,不能主动获取知识,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学困;③自卑心理。小学升入初中以后,逐渐失去原来在群体中的优越感,若再加上一两次的考试失利,往往会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最终导致学困。
  1.3 生理的因素。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儿童向少年过渡的时期,生理上进入青春期,没有足够思想准备的学生不能承受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苦苦地体味着这“成长的烦恼”,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封闭等情绪。个别同学还可能因平等交往、相互倾诉的需要,出现早恋现象,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这些情绪若得不到及时而恰当的疏导,不仅易形成学困,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的养成。
  1.4 情感的因素。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首先应该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然后才是一个学习知识、探究方法、启迪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交流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将缺乏对学习的激情,形成学困。
  1.5 习惯的因素。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行为方式或作风,是一种自动的经常化的行为。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起着促进作用,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则起着阻碍作用。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将造成长期的学困。
  1.6 教困的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困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教困现象,并且教困更易导致学困的发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困现象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对教材把握不准,拔高了教学要求,使学生难于理解接受;②没有吃透教材,使得知识的出现程序混乱,甚至出现逻辑性错误;③没有仔细研究教法,使得课堂缺乏活力;④教育思想陈旧,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搞“满堂灌”;⑤情绪急躁,对学生“恨铁不成钢”。
  2 对学困生的界定
  对学困生的界定要把握住三性,即外延的明确性、提示本质特征的准确性和内涵的全面性。依此,我们可把学困生界定为: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品格、方法与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没有得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学困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可分为发现问题困难、提出问题困难、分析问题困难、解决问题困难。学困生面对问题,当现有综合的水平与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水平距离比较大时,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解决,需要他人的帮助而解决,在问题解决之后,学困生解决问题的水平相应地提高。
  3 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
  3.1 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在思维活动中,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敏捷性可以影响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心理活动的进行速度。他们的观察肤浅、抽象概括能力差、记忆力差、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他们约占学困生10%左右。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有困难。
  3.2 非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一项或几项非智力因素(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他们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不能逻辑分析问题。这部分学生的多数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差。他们约占学困生70%左右,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得很好,但对于不感兴趣的或复杂的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均有困难。
  3.3 外因导致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得疾病、家庭的变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等社会不良影响、交友出现问题或品德滑波等原因而导致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是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懒散;有的表现成绩急剧下降,同时带有思想、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有的心理状态下降,闹情绪或消沉,或破罐破摔。这部分学生困难原因比较复杂,学习困难表现为阶段性、局部性。他们约占学困生20%左右。他们在某一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以及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明确课改目标  我们在以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物理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揭示谜底,而是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物理现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已成为物理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命题。  1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实验得来的,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是由教师有目的、有计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意去学习,并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而又感兴趣的事来做,关键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设计新奇的导语,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每堂课的开始就应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例如:在七年级“平方差”这一节,可这样设计:同学们,你能在半分钟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与素质教育更紧密集合起来,因此,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小学生缺乏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期刊
提起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老师们就感觉头疼,的确,老师们在数学学困生身上花的时间远远超过数学课时,但效果并不明显。教师要关心、热爱、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尊重是每个人最深沉的内心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倾注更多的爱,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中,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问一问学习状况,谈一谈生活中的困难,找一找他的进步,
期刊
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里创造性劳动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式。这种劳动性质给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就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1 以联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
期刊
目前高中阶段根据《大纲》和《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学习要求:阅读理解是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阅读训练在高中教学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新高中英语教材》也随即问世。其课文具有选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尤其阅读部分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期刊
外语教学要贯彻国家教委《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和上海《英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按照外语学习规律高中阶段应进行充分的阅读训练”,“给学生们打下良好的自学与运用的基础”的方针。阅读既能获取大量新的信息,开阔视野,增进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科学、风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期刊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以下是笔者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尝试。  1 以小型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体验恩情  ①准备一些描述教师的辛苦与劳累,付出与收获,压力与待遇的文章,让学生理解老师,体贴老师,尊敬老师,回报老师,并收集学生对老师的感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