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肥在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09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配方肥在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探索其在双季晚稻上的最佳施肥量,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配方肥可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量和产值,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实现了节本增收。
  关键词:配方肥;双季晚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54-01
  通过在双季晚稻上使用配方肥的大田试验,综合比较其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4年6月25日至10月30日,地点设在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金社乡金渡村吴来信承包地,面积为0.43hm2。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理化性状如下:有机质30.75g/kg,全氮1.74g/kg,有效磷2.5mg/kg,速效钾54mg/kg,缓效钾163mg/kg,有效硼0.55mg/kg,有效锌2.13mg/kg,有效锰109.8mg/kg,有效铜5.45mg/kg,有效铁137.07mg/kg,有效硫55mg/kg,pH5.5。
  1.2 供试肥料 氮肥为安庆产双环尿素,含氮46%;磷肥为铜陵产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钾肥为加拿大产氯化钾,含K2O60%。
  1.3 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太湖糯,常年产量为370kg/667m2,目标产量为415kg/667m2。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测土配方施肥区、农民习惯施肥区和空白处理区,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区200m2、农民习惯施肥区200m2、空白处理区30m2。(1)测土配方施肥区:氮肥基肥量占60%,分蘖肥占20%,穗肥占20%,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下。基肥于2014年7月28日移栽时施入,返青分蘖肥时间为2014年8月26日。尿素用量为26kg/667m2、普通过磷酸钙50kg/667m2、氯化钾16.7kg/667m2。(2)农民习惯施肥区:完全由农民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施肥,尿素20kg/667m2、复合肥26.7kg/667m2。(3)空白处理区:不施任何化学肥料。
  1.5 试验过程 2014年6月18日整地、施肥,6月25日播种,7月28日移栽,移栽密度13 500株/667m2。各小区其它管理措施一致,2014年10月30日收获。收获期每小区选择10株进行考种,所有小区实行单打单收,测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产量及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1可知:配方施肥区水稻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空白区和习惯施肥区;且配方施肥区的实产比空白区增产132.1kg/667m2,增产率达53.61%,比习惯施肥区增产35.5kg/667m2,增产率达10.35%。
  3 结论
  (1)配方施肥可以改善双季晚稻的经济性状。配方施肥区与习惯施肥和空白区相比,表现为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增加。
  (2)配方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量。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35.5kg/667m2,增产率达10.35%,比空白区增产132.1kg/667m2,增产率达53.61%。
  (3)配方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值。配方施肥区比空白区增收223.9元/667m2,比习惯施肥区增收60.0元/667m2。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要提高《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强化《食品工艺学》课程的重要性,并认真梳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仔细进行课前准备,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
摘 要:2012年在利辛县开展的0.667 hm?高产创建示范,通过选用隆平206玉米品种,采用土壤深松,即麦收后土壤深松30cm;增加密度,即留苗密度90000株/hm?,收获密度83280株/hm?;平衡施肥,即有机无机相结合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施纯氮575.25kg/hm?;防治病虫保绿防衰,即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以及成熟收获等技术,取得了高产效果。经安徽省科技厅
通过对电缆质量与成本的分析,本文找出电缆主要成本构成与质量参数的相关性,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电缆主要材料重量与质量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测量电缆质量参数,利用数
本文在深入探讨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试图总结出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以保障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并获取实时
植物效益关键期系指在漏光率拐点或郁闭度拐点附近(或前后)这一时段,处于绿叶和阳光的最佳平衡点;此时植物接受光照射的叶面积和冠层表面积系数最大,绿叶制造的有机物质最多,植
摘 要:为了筛选出黄山市优质、高产、抗病的晚籼稻新品种,2014年对10个晚籼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优6206、圣丰优319、新两优917和五优308等4个品种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黄山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  关键词:晚籼;新品种;比较试验;黄山市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4-35-02  黄山市是
摘 要:土壤硝化、反硝化是产生有害温室气体N2O主要的生物化学过程。除了原核细菌外还发现真核生物真菌(包括菌根真菌)也能参与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并排放N2O。基质诱导抑制呼吸法(SIR)是目前研究真菌与细菌对N2O排放通量贡献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诱导剂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土壤的理化性质选择,一般选择的诱导剂为葡萄糖,也有选择蛋白胨作为诱导剂。(2)预实验确定饱和诱导剂的量。(3
摘 要:通过对安徽省凤阳县乡镇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推广环境、影响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政策扶持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当前乡镇农机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乡镇农机推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凤阳乡镇;农机推广;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58-02  近年来,为适应凤阳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
该文主要分析了涡阳县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涡阳县大豆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该文在简要介绍了环境监测课程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从教学内容、讲授方法、考核形式及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