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消逝的记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槐花随风慢慢飘散,香气弥散到空中,久久荡漾在我的心间。槐树下的军子,你在哪里……
  穿越时空,放眼远望。二十年前的竹,就是我,瘦瘦弱弱的。比我年长一岁的军子,结结实实的,圆红的脸蛋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
  我们是同村,两家又是远表亲,关系自然很好。在不谱世事的童年,我,军子,春妮,春生一起放牛,去爬山,采野花,摘野果,玩过家家的游戏。后来又一同上了小学。童年啊!是金色的,直到今天,在我的记忆里仍熠熠生辉。
  一九八八年的秋天,我和军子同时考入了镇上的重点中学。一个班四十四个学生,只考上了七人。中学路上,童年的伙伴只剩下了我和军子。山村高中学有二十多里路,期间需翻越两个山岗子。一个是“坛子岗”,因形似而得名。另一个叫“八角庙”,这里孤山野洼,人迹罕至。开学之初,农村闲适,每次过岗都由父亲接送我。很快,农村开始收割稻子,勤劳憨厚的父亲星期天送我去学校的路上吞吞吐吐地告诉我,下个星期六可能不会来接我了。
  难忘那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忐忑不安地听班主任啰啰嗦嗦地讲完所有的事情之后,已经拖堂二十多分钟了。我与军子同校不同班,这会儿他也早走了。我该怎么办呢?一个人骑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跳得厉害,头上也冒起了冷汗。天快黑了。我不敢耽误,咬咬牙,准备“拼死”过岗。“竹,快点,我在等你呢!”岗的脚下,有一棵老槐树,军子把他的那辆没有支架的自行车靠在树干上,正挥着手,向我召唤。刚才还在“怦怦”乱跳的心,一下子落了下来。我松了一口气,紧蹬了几下踏板,加快了速度,耳旁的山风“呼呼”作响,好惬意啊!军子,你简直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从此,父亲再也不用为接送我发愁了。一路都有你——军子!偶尔,有事错过,我的心也很坦然,老槐树下,忠厚善良的军子一定在等我!我也等过军子,仅有的几次,军子满带歉疚的笑,今天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槐花开了又落,两年的时间匆匆而过,我十六岁了。十六岁的竹儿出落得清秀端庄,结结实实的军子变得高大而强壮。时间在飞逝,村里的人们看我们的眼神也渐渐有了变化。又是一个星期六,我和军子骑车经过祝婶家的农田,我清楚地听见她大声地对春妮的妈说:“瞧,小两口,多亲热!”星期天,我像往日一样邀春妮放牛,春妮见了我,像遇到了“瘟神”。我想她一定是听她妈说了什么,连忙给她作了解释,最后我还特意强调:“军子,是我的表哥,怎么可能”。春妮“哼”了一下,“表哥表妹正好一对”。她的话让我无言了。最终,我一个人去放牛了。当年的我,已经知道“身正不怕影子邪”的道理了。我想,只要自己“清白”,流言会不攻自破的。可我错了。
  八十年代末的山村里,关于我和军子的“丑事”还是被传开了。愁坏了我的父母,欢喜了老实愚昧的军子妈妈。有一次,愚昧的她竟然当着我的父母笑眯眯地问我:“竹儿,什么时候作我的闺女?”我们这里,“作闺女”是“作媳妇”的另一种说法。我羞红了脸,连忙上山放牛去了。晚上,我放牛回家。母亲的脸变得更加阴沉了,父亲则蹲在地上闷着头抽烟。
  十六岁的我,在流言蜚语的作用下。过早地走向成熟。黑夜里,我流着泪对自己说:竹。你宁可被冤鬼吓死,也不能让父母丢脸!从此,军子成了我的“累赘”。星期日的下午,无辜的军子喊我去学校,我会“以示清白”地大声回应他:“你先走吧!”忠厚善良的军于终于也懂我意了。从此,不再臧我同去上学。只是在“八角庙”前,默默地等待。放学的路上,老槐树下,军子依旧在,只是我们不再说话。军于看我快靠近了,会在前面“带路”,我则远远地跟着,永远保持着距离。可是,“流言”并没有因我们的“刻意”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了。家乡的河边,我无数次地哭泣:田野里,我向风无数次地辩解。可是,河水不听我的哭泣,风儿也把我的辩解吹得七零八落。
  “军子的媳妇”成了我心里的一个沉重的“枷锁”。我记得: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过我们,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我的学习成绩很快飞跃为年级第四名。我一边用奖状“安慰”受伤的父母,一边用优异的成绩来驱赶心中的“委屈”。十七岁那年秋,我成了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高中生!我接到通知书那天,祝婶的脸上堆满了微笑,春妮的脸上满是羡慕,父母也终于扬眉吐气了。只有我,哭得是一塌糊涂。我勤劳朴实的家乡人啊!当年,你们竟愚昧如此?
  九月一号那天,我终于一身轻装,只是,独自踏上了高中的求学之路。没有考上高中的军子,出门打工了。高中的生活紧张而又忙碌。再后来,我又考上师范,家乡离我越来越远了,老槐树下的军子在我的视野里也越来越模糊。
  二十年过去了。槐花开了又落,愚昧善良的军子妈妈已病逝多年,军子也早已没有了消息。今年的春天正渐行渐远,槐花又开始了飘落。远远地,军子正挥着手向我呼唤:竹,快点,我在等你……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2、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感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3、联系实际生活,细细再品味文章中的感情,使之升华。  体味文章蕴涵的情感,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也许每个人都有过流泪的经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她伴着屈原的爱国赤诚;七夕之节,她又如期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已经向我们悄然走来。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为重要标志的现代教学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为向学生传承知识、启迪智能的主阵地、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空间,全面冲击着课堂教学的各个因素,使课堂教学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教育领域了发生的一系列的重大变革,而首当其冲的是对教师角色的冲击和影响。  1、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威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十分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下,教学过程的情感化、民主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情感、民主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两个重要因素,没有师生的情感投入和教学民主,难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劳动具有育人性,情感便是育人的主要工具,它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从育人活动的本质看,
说实在的,《去安村》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从情节的大框架来说,这就是一个有关“寻找——失落”的故事。一个虔诚的女人带着一个不虔诚也不相信的女人去见证自己心中的圣地与精神家园——安村,最后的结果却是虔诚者大失所望,和那个不虔诚者一块逃离了安村。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去魅的时代、调侃的时代、消解的时代——打倒并嘲笑一个精神家园的存在,如今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创举。不过,也正因为这种消解和调侃的大行其道,自然就会
目前语文教育界关注:课程是否能充分彰显时代的创新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否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应有的“多样”、“动态”、“创生”的发展理念,是否能真正切实有效地满足当代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教育民主化的不断推进,课程权力进一步下放,我国学校一级的课程权力逐步扩大。当课程具体发生在学校时,我们不能不重视教师开发课程的可能性,因为教师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就生活在课程环境之中。以下我就从教师参与课
千古历史总在胜败兴亡中演绎着,天下大势也在不断变迁中发展着。于是便有仁人志士在眷恋故国的情怀中,用诗文来表达他们的不屈之节,忠国之情,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谢芳得正是在宋国灭亡、元朝新立,且元君屡次征他入仕,都被坚决拒绝的情况下,写下了《庆全庵桃花》一诗。全诗仅有四句,语言朴实,蕴含丰富,表现手法巧妙,值得细细品嚼。  首句“寻得桃源好避秦”,运用典故,以虚代实,暗示了作者的隐居决心和厌
元人乔梦符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说作文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头,高考应试作文更是如此,好的开头可以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对学生应试作文开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策略。  一.学生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1、开门不见山  现在学生的作文常常不点明题旨,没有点题的语句,如以“变了,因为长大”为题作文,同学这样写到:“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像流水一样的时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三大素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口语交际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活动,决定着一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与成败,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需求。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将口语交际的总目标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对学生的真正的民主。  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一文中说:“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好比学生的精神。办学如治水,我们必须以导河的办法把学生的精神宣导出去,使他们能在有益人生的事上去活动。”陶先生相信学生,他确信儿童有一种潜能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引导他们创造。他十分重视教育学生“重要的不是学到一些现成的知识,而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怎样让学生由知之甚少过渡到对文言文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有序地组织教学。在这里笔者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略谈文言文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