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问的无知”——中世纪神圣实体认知的逻辑困境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d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世纪形而上学诸多问题的探究中,神圣实体(上帝)始终具有核心的地位.从早期教父哲学时期开始,哲学家们围绕着神圣实体的本质及其本原意义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思考与探究.这些思考与探究区分了中世纪时期的“上帝”与希腊哲学的“神论”之间的不同,对纯一、无限、超越等有关上帝的本质进行了哲学的解读,同时也提出了神圣本质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并把否定方法作为基本的认知方法.奥古斯丁随后对之做出了明确的阐释,以“有学问的无知”来表达其中的认知困境.虽然托马斯·阿奎那尝试通过否定方法和类比方法对神圣本质及其属性形成一些具有明确特征的说明,但否定方法所昭示的不可知却一直有着更多的支持者,中世纪晚期的库萨的尼古拉更是对之做出了专门的阐释与辩护,并把“有学问的无知”视之为最大的学问,将内在于中世纪神圣实体认知中的逻辑困境做出了详尽的表达,从而为后世学者思考否定方法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提供了一种极富启发意义的视角.
其他文献
张雨是元代南方世家子弟入道的典型代表,被时人称为“真儒”“儒仙”,其诗词创作不仅揭示了一代高道的生命体悟与文化参与,而且彰显了元代南方道教文学的精英气质和元代南方士人的精神风貌.张雨的一生行径和诗词创作,本质上是士人文化在元代特殊的族群政治中的延续与激变.
劳动模范是社会劳动生产领域的杰出代表和先进典型,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先进品质、政治品格和阶级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共产党致力于领导和推动劳模运动,劳模精神历经动员式建构、仪式性建构和制度化建构三个发展阶段,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建设、群众路线、政治文本、典型教化是劳模精神制度化建构的四维机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应进一步明确劳模精神的制度方位、完善制度要素、创新制度执行、强化制度支撑,
僧肇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宗教家,佛教中国化的先驱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极为深远,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从僧肇的思想渊源、“动静相即”的物不迁论、“空有不二”的不真空论,以及对“六家七宗”般若学的批判等四个方面进行哲学的探讨和研究,剖析了僧肇思想的学术渊源,揭示其理论思想富含辩证法因素的哲学特征.僧肇在批判“六家七宗”时,创造性地将龙树的中观哲学与玄学融会贯通,由此开创了佛教中国化发展的新阶段、新局面.
晚清民国是中国宗教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过去学界对这一时期宗教的理解一直以思想史为主,倾向于认为中国传统宗教已进入衰落时期,现代宗教正在孕育萌芽.随后,一部分学者的注意力转向了政治史,开始自上而下地从政治、政策上找寻中国传统宗教衰落或“现代化”的原因.近年来,社会生活史和新文化史研究兴起,宗教在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的实践、表现和趋势都被纳入了研究范围,研究重心也由因果分析转向意义阐释.尽管如此,在中国学者对20世纪宗教的主流历史叙述中,宗教出版文化仍是被忽视的一个面向.近年来国内外书籍史、印刷文化
期刊
长期以来,整体性视野的佛教通史研究一直占据佛教研究的主体,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区域性视野的佛教通史随后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客观来讲,仍然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巴蜀地区作为佛教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已经被文献记载和后来不断出土的考古文物所证实.早在东汉中后期,佛教即已传入,并对丧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魏晋以降,巴蜀地区佛教义学飞速发展,至隋唐更是成为全国著名的佛教义学中心之一.而至今仍存的众多千年古寺与壁画造像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巴蜀佛教的悠久与厚重.质言之,巴蜀佛教文化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
期刊
在众多的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之中,极少有考虑犹太人血统、犹太教与基督教对其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作.这一思想底色,长久被忽视,因而也难以整全地领悟其思想的精髓.通观维特根斯坦的日记、手稿与书信,不难发现他多有谈及宗教信仰的论断,虽然难以启齿自己的出身,批判过犹太人和犹太教,但却又怀有犹太圣人或弥赛亚的情结,渴望做一位堪担上帝使命的天才.随着年岁增长,他能够同情地理解犹太人和犹太教,也欣赏基督教的自由与宽容,但却不愿皈依某一宗教,而是基于中道——虽是非教徒,却过着圣洁的生活,以实现自我救赎,寻求至福,终成两希文
本文以同属典型萨满教所在区域、即东北亚的中国通古斯各民族和韩国萨满教为研究对象,从产生论和社会功用角度对二者的神灵系统进行比较,分析通古斯诸族萨满教具有狩猎、采集社会的鲜明特色,而韩国巫教诸神灵更加具有农业社会职能神的面貌,对二者之间存在的诸多同异之处和天然的密切联系进行阐述.
杨庆堃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中对独立宗教与混合宗教的区分不尽相同.这种不同与他对古典宗教的历史演变的理解有关.独立宗教与混合宗教之间的一个差异就是,是否具有独立的形式组织.从他的解释来看,世俗制度与独立宗教在逻辑上都先于混合宗教.混合宗教并不具备独立的形式组织,而是与家庭、社会和经济团体、社区以及政府等这些半形式的组织或形式的组织混合在一起.
隋唐时期,对弥陀净土的性质有过较为激烈的论争,以净影慧远等为代表的僧人持有化土说,而以道绰等为核心的净土宗人力主报土说.两种观点均提出了各自的经典依据,不过同样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怀感、迦才提出兼土说,摒弃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模式,契合佛身思想,将上述观点融摄,使报、化之争得以解决.
《山西佛教史》是赵改萍、侯慧明两位教授通力合作,历经多年完成的一部关于山西佛教的通史性研究著作.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总计六十余万字,上逮两汉之交佛教初传,下至晚清,系统深入地展现了佛教在山西地区发展演变的历史.rn山西西临陕西,南接中原,东近京畿,是中国封建王朝权力所及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地区.境内有文殊菩萨应化道场五台山、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等中国佛教标志性遗址以及数量众多的寺庙塔院、造像壁画、摩崖石刻等,值得深入系统研究,《山西佛教史》则完成了这个重要使命,成为首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