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艳梅:代理优雅

来源 :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段时间是滕艳梅最忙的时段之一,每年两季世界各地的订货会,她要做4个月的空中飞人。这也是她从事奢侈品牌代理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零距离接触世界时装工业的动向,与世界时尚潮流同步。
  
  发现美
  滕艳梅是最早在武汉做奢侈品代理的人之一,首次接触的品牌是法国伊夫圣罗兰,紧接着就是英伦风的BURBERRY,正如很多人事后问起滕艳梅做这个决定的动机的时候,滕艳梅总是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动机,那时候年轻,觉得想要去做这件事情,然后立马就去做了,可幸的是还给做成了,并一直做下来了。
  十几年前,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家境富裕,正处在喜欢打扮追求美丽的青春年代,喜欢看各种时尚杂志,也喜欢各种光鲜的衣饰,她在杂志上看到一种格子图样的衣服,印象深刻,而后在北京看到了卖这种衣服的店子,“我看到就非常喜欢,清楚的记得我当时买了一件印着格子的衣服,花了1480元”,当时并没有奢侈品的概念,店员只是告诉她,这件衣服只有几件,连明星彭丽媛也买过一件。这个小姑娘惊异的发觉,自己喜欢的东西,明星同样也会选择,她追求美的行为得到了强有力的认同,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更笃信自己的眼光,马上想到要将这些漂亮的衣服引进到武汉。
  “几乎是隔天,我就开始查资料,努力寻找各种办法联系到国外的服装品牌,争取代理权”,滕艳梅说,“当时就只是想把这件事做好,达成自己的梦想。”
  “反而是现在,当企业大了之后,做每一个决定都会很慎重”,目前,尚美代理的几个品牌一般都是有十几年了解基础的,在发展过程中最多的时候代理过几十个品牌,各种旅行用品、奢侈品牌、服装品牌等都有代理过,最后才选择坚持目前纪梵希服饰、新秀丽箱包等五个品牌。这种坚持的精神,也是尚美公司这十几年代理国外品牌的增增减减中对市场的把握、对品牌的认知、对生活理念的领悟中提炼出来的。
  她选择代理的标准首要是自己要非常喜欢,“如果我自己都不喜欢,我很难去说服我的顾客喜欢它们。”
  而品牌的发展与潮流的发展、当地的市场是否一致、人的品味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侧重,也在左右对品牌的取舍。所以,每年滕艳梅大概有4个月是在国外度过的,两季订货会,她得跑遍世界各地的时装秀场,这是对体力和阅历的双重挑战。
  
  诠释美
  人前的滕艳梅总喜欢扎着纹丝不乱的马尾,露出额头,穿正式干练的黑白职业装;参加宴会时,仍是一袭裁剪精确的黑色裤装。她很会给自己的着装风格定位,既显示她作为一个服装经营者的品味,又表达出她对自己职业态度的坚守。
  很多人看到她都会想到优雅这个词,滕艳梅认为优雅并不仅仅是穿好看的衣服,而是跟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知识阅历有关,对于她来说,真实、善良、有内涵,才是真正的优雅。
  她喜欢“时装买手”这个称谓,“除开公司的行政事务,我所做的事情的确可以用这个新词概括。”
  相比十几年前的开疆辟土的艰辛,现在大众对于国外奢侈品牌的了解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各种资讯的随时补充、客群的拥护程度、品牌认知度也优越很多,更多人跟滕艳梅成为同业竞争者,她却并不太在意,“至少现在比以前的客群要增加很多。”
  对于初入品牌代理行业的人,滕艳梅还给出建议,“男装风格没有女装复杂,对于经营者来说,相对风险比较小一点。”
  很多人衡量奢侈品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这只是奢侈品消费的最初级的阶段,奢侈品更要以质来衡量,消费奢侈品最终会成为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和生活品味的诠释。品牌只是一种表象,品味才是内涵,明确自身定位才是最高境界。
  
  欣赏美
   “我最欣赏的人是杨澜,觉得她知性而又美丽,事业家庭两不误”,滕艳梅说,可以想象,她所欣赏的也是她所追求的一种最好的生活状态。
  即使一直从事商业活动,滕艳梅的朋友仍然从来不认为她是一个商人,而滕艳梅也说:“我不是一个商人,我也不是在经商,我只是想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而已。”
  除了工作,滕艳梅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业余时间的规划特别“规范”,与朋友们吃吃饭聊聊天,这些朋友都是非商场上的,都是交往几十年的朋友,各行各业,彼此聚在一起的话题就是关心对方的生活,讨论服饰美容和八卦,毫无压力的交往。除此之外,就是在家里,看书,或者做家务,“我把做饭的时间当成我思想休息的时间。”
  没有那种逐利的贪婪,滕艳梅只是喜欢她的工作。她觉得工作是一个人的脊梁骨,独立的女人更可爱、可贵。这种独立的意识她从小就有,并不是生活环境所逼,而是自然天性。
  现在公司里大多数员工也都是年轻女孩子,“现在的女孩子可能把物质看得重一些,但我也经常告诉她们,如果追求更多的物质,就更加需要奋斗;如果把家庭看得重一些,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也有想逃避的时候,有早上醒来不想上班的时候,但会劝自己,睁开眼,就得去面对,不能躺在床上假装世界与你无关。”
  对于事业,她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从没想过像丁凤兰、胡爱娣等创立武汉自主服装品牌的女企业家一样,创立自己的实业品牌,“我知道她们的工作状态,做实业是非常辛苦的,如果做自身的品牌,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非常棒的设计师,对于这个我没办法有很好的掌控。”
  但滕艳梅挺享受目前的状态,她始终坚持着她起步之初的信条,而阅历的加深让她在选择的时候更从容,“到了这样的年龄,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相比以前的勇往直前,现在比较心平气和,并不是不前进,能够做到边走边想,面对事情可能更大度一点。”
其他文献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明的象征。民国元年,国子监成立历史博物馆。基于新生的民主理念,博物馆主张将过去2000多年以来的封建帝王所属收归全民共享。1925年,国子监历史博物馆更名为故宫博物院。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故宫博物院经历了各种征战和历史遗留问题。为避战火,一部分文物随着国军的撤离,精选装箱、几经辗转搬迁到台湾;1965年,以古物陈列所与历史博物馆文物为主的中央博物院,和以紫禁城文物为
期刊
“9岁,我自己去姥姥家。正常40分钟的路,我走了4个小时。从此,我开始热衷不做攻略的独自旅行。”——这是我冒充文艺青年时的说辞。  事实上,我只是不服。越南风情万种?不服。去看看。香港节奏很快?西藏原始神秘?云南明丽安逸?新疆野性奔放?内蒙辽阔随性?西安小吃很多?桂林地貌奇观?尼泊尔小资情怀?埃及、南非、新西兰、洛杉矶、罗马、吉尔吉斯斯坦、波多黎各……你们说的我全都不服,所以,我通通要去看看。  
期刊
“嫩绿邀春焙,余甘浃齿牙;神清非澡雪,普洱誉仙家”。  ——王兴麒《咏普洱茶》    裹挟身子,紧倚马背,它曾经在茶马古道上穿梭自如,历经风吹雨打不但不会腐坏,反而被淬炼得愈发成熟,它是古物中的古物,记录着历史、承载着沧桑——那时候,人们形象地喊它“马背驮茶”。  如今,当茶马古道已成为文化遗产,而那马背上的茶袋也演变为文物之时,普洱依然如一个茶界智者,把此刻的时光沉淀成未来的生命力,品上一口,顿
期刊
“上兵伐谋,谋定而动。登高望远,方能心怀全局,把稳船舵,才能破浪前行。”罗杰形象的将商场比如成战场,只有谋略才能制胜,而他也恰如一位运筹帷幄,有着雄韬伟略的军事家,他的每一步棋都走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做木门行业的领跑者”是柯尚木门的奋斗目标。近两年的时间,柯尚木门已发展到160余家加盟商,全国品牌连锁店达207家,业绩也以百分之二百的速度增长。柯尚木门俨然是木门行业的佼佼者,令人叹服。问及
期刊
  
期刊
我算是资深的咖啡爱好者,江城大大小小的咖啡厅都留有我的足迹。大多数咖啡厅都是大同小异,忧伤的音乐,微暗的灯光,淡淡的咖啡香。我多是随遇而安,心情浮躁之时,走进附近的咖啡厅暂避城市的嘈杂,寻一份内心的安静。  跟一个相交多年的朋友抱怨,周末实在单调乏味,外面喧嚣闹腾,内心却空虚得可怕。他说:我给你推荐一个好去处——隐形人咖啡。    家的感觉    隐形人咖啡厅身处街道口零三路,这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地
期刊
2011年,爱咖啡4岁,杨义31岁。四年时间,七家店,杨义把爱咖啡做成一种可复制开店的商业模式;简装修、零服务、一切自助、一切随意,杨义将爱咖啡凝聚成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  经营爱咖啡之前,杨义经营咖啡馆的经历都以失败告终,如今爱咖啡已走过四个年头,创立之前杨义所担心的“再次关门”的问题并未发生,相反的是爱咖啡早已成为咖啡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谈及爱咖啡未来的发展,杨义并不希望融入太多小资情调,也没
期刊
从16岁到28岁,易文科也不清楚他到底按过多少次快门;从胶片到单反,他迷恋快门所爆发出的各种声音。在和相机相处的12年里,有彷徨、有迷茫、有感动、有进步、有友谊,摄影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保存美好,记录回忆这么简单,更是一种生活。  Studio11是易文科第四次起航,对于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他来说,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搏,前三次或成功或失败的创业,都是他此次拼搏的经验资本。这一次,摄影棚没有选在繁华的街
期刊
阳台咖啡、货柜咖啡、花房咖啡、邂逅咖啡……每一家咖啡馆犹如一个独立的个体,向走进咖啡馆的人展示着生活的不同侧面,一如王森本人所遵循“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的终极真理。作为参差咖啡的创始人,王森最适合谈开咖啡馆这件事。  从2007年的第一间咖啡馆,到现在的十几间,短短4年时间,参差咖啡的招牌分布武汉三镇,并成为了文艺小资们的聚集地。  王森说:“现在好的咖啡馆太少了,更多的是伪咖啡馆。好的咖啡馆都是
期刊
明清时期是东西方文化交汇沟通的高峰,17世纪后半叶至18世纪初期,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与西端的法国,各自引领着东方与西方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风潮。此时,正逢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清三代时期。而与此同时,在大陆板块遥远的另一端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统治在波旁王朝历史中正留下绚烂的一笔。  康熙皇帝名玄烨,生于西元1654年,卒于西元1722年底;路易十四生于1638年,卒于1715年秋,较康熙皇帝年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