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与实践的研究及其特点:基于学术文献视角

来源 :上海商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方式既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国内学术界总体上从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并呈现如下六个特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以生产力为标准、突出以问题为导向、凸显以实践为引领、重视以改革为动力、注重以开放为推力.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研究,加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体系研究.
其他文献
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种短暂而剧烈的结构性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选择因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包含上下游生产结构、不同类型企业以及异质性金融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发现,疫情冲击是对供给与需求同时产生影响的综合冲击,这一特征对评估其经济影响非常重要,并能解释疫情以来中国消费下滑幅度大于生产投资且恢复较慢的特征事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对经济的稳定效果显著优于宽松货币政策且福利损失更小,但两种政策组合使用可以带来更好的福利结果.这是因为货币扩张在稳定需求的同时恶化了信贷资源错配,结构性减税
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的投资管理效率,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企业能否掌握有效的、高质量的、充足的信息,是企业作出科学决策、高效管理的关键所在.而投资决策的好坏又关系着一个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会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效益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现如今我国许多企业投资分配不均,投资效率不高,一些热门行业的企业投资异常盛行,出现投资过度现象,而另一些企业筹集不到资金,投资不足,导致行业投资两极分化,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与市场的稳定.企业投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前没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以及
基于中国银团贷款数据,实证检验了流动性冲击时银行伙伴关系对银行融资成本、流动性创造水平和信贷供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拥有更多伙伴关系的银行会更倾向于外部“购买流动性”而不是内部“储存流动性”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通过银团贷款建立更多伙伴关系的银行会面临更高的融资流动性风险,削弱流动性创造能力和减少信贷供应数量;银行伙伴关系会促使银行放松内部流动性管理,最终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带来不利后果.因此,商业银行应持有充足、优质的高流动性资产,切勿陷入同业资金“依赖症”;监管当局需要强化对银行流动性
当今时代,文化和经济这两个社会有机体的子系统不断融合发展,创新演进,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同构性特征日趋明显,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同时,文化经济学作为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成为一门越来越受关注、对国家综合实力产生重要影响的学科.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所著的《文化经济学》(2018年版,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书,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与特点,突破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单一学科,从文化史视角审视经济演变,揭示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从文化产业、启蒙、创新、调
后疫情时代,重新审视财政投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对于提升健康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省级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数据、卫生总费用筹资数据双重视角,通过构建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财政投入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财政投入强度存在显著的政府间互动和正向溢出效应;相较于社会、个人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同时,区域间财政透明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异质性因素对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强度存在门槛效应,且当前大部分省份处于
文章通过对2007~2019年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海外收入对企业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市场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影响下,拥有高收入增长率的企业和高效率的企业的海外收入对企业创新具有更大且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政府财政收支日趋紧缩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现有存量提高健康产出是政府医疗投入的核心问题.而基于投入路径的健康绩效检验至关重要,关乎未来政府医疗投入的结构性优化.利用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补供方”和“补需方”对健康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增加“补供方”与“补需方”的投入均可显著促进健康产出;持续“补供方”或“补需方”对健康边际产出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增长,具体表现为倒U型;“补供方”与“补需方”是提高健康产出的一体两面,互为基础.二是“补供方”超过门槛值会直接提高“补需方”对健康产出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也逐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在以往的成本核算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财务部门难以准确核算每一项支出和合同的成本,尤其是对于制造费用较高的企业来说,单凭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方式难以做到准确无误.为了避免出现成本核算时间不对应、款项数目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性,为成本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基于企业价值和投资的二元化,构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企业投资选择模型,提出金融-生产投资收益率和风险缺口是影响制造业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以中国2006-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利用系统GMM模型说明了金融-生产投资收益率缺口的扩大、金融-生产投资风险缺口的缩小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份额.将投资收益率缺口和投资风险缺口进一步分解后发现,金融投资收益率和生产投资风险的提高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扩大金融资产份额的根本原因,而生产投资风险的提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制造业企业扩大金融投资的现象
面对国内外经济风险叠加的现实环境,研究如何提升制造业韧性对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产业适应性结构调整视角探讨制造业空间集聚影响制造业韧性的理论机制并使用我国2008-2017年地级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空间集聚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韧性.在更换核心变量、变换模型估计方法以及排除样本选择性偏差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空间集聚可以显著促进大城市制造业韧性提升,但对中小城市制造业韧性的正向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制造业空间集聚通过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以及抑制低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