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腐败变质的蓝莓果实为材料,采用传统纯培养法和平板划线法对蓝莓果实表面致腐优势菌进行了分离与形态学鉴定,最终确定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ma)为主要
【机 构】
:
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
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3DFA3145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388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腐败变质的蓝莓果实为材料,采用传统纯培养法和平板划线法对蓝莓果实表面致腐优势菌进行了分离与形态学鉴定,最终确定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ma)为主要病原菌。采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葡萄孢霉的DNA,并筛选具有特异性的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葡萄孢霉特定的DNA片段进行扩增,得到具有特异性的目的基因,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特异性鉴定,并对其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具有特异性的引物序列为Bc F-TGTAATTTCAATGTGCAGAATCC;BcR-TTGAAATGCGATTAATTGTTGC,最适的扩增引物浓度为0.25μmol/L,PCR扩增的最适退火温度为60℃。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蓝莓病原菌的检测效率,可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当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当推“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切实地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教师首先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是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是我们一线教师要着力研究的课题.笔者参与了学校“以生为本”的课题研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意尝试“以生为本”的课堂探索,向40分钟要效益,构建高效课堂.现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
现代教育教学对于教学效率尤为重视,在这个前提下有效教学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师生之间通过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最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达到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实现学生的教学目的和需求。是不是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最符合教学规律的环境下,就一定可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呢?这个恐怕未必,这中间还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诸如教学实施主体方面、知识接受主体方面、课程资源和内外部环境影响方面,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
犯罪人罪后情状分析能为侦查机关在划定侦查范围、追逃、阻止继续犯罪、获取证据、深挖余罪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侦查工作意义重大。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是犯罪心
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仅仅记住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 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因此,新课标为实施“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契机。 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