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人把持世界银行、欧洲人把持IMF——这着实令人难以理解,但是这种“潜规则”已经延续了70年有余。如今,美国在世界银行的地位首次遭到其他国家候选人的挑战,70年历史改写的难度有多大?
4月9日起,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对竞争世行行长职位的3名候选人进行了轮番面试。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的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辰勇博士与另外两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尼日利亚的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和哥伦比亚的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之間拉开了“行长争夺战”的第一回合。
尽管发展中国家有权参与世界银行领导人遴选是二十国集团达成的共识,但是自世行1945年成立以来,历任11位行长全是“非富即贵”的美国人。这次发展中国家提名角逐下任行长一职,是世行历史上首次出现发展中国家挑战“美国世袭制”的现象。当奥巴马总统要求我去做这么重要的事情时,我除了说‘是’,没有其他选择。
——金辰勇
白宫这次提名人选不再拘泥于华尔街银行家和美国政府高官,而是选择了一名技术型官员,这在世行历史上是罕见的。
提名金辰勇的当天,奥巴马用美国人惯用的讲故事方式,将金辰勇刻画为世行行长的绝佳人选,称赞他在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丰富的任职经验,称他是“美国梦”的践行者,甚至通过他在高中读书时担任橄榄球校队的四分卫来侧面肯定其组织协调能力。
现年53岁的金辰勇出生于韩国首尔,5岁随家人移居美国,35岁时已经拥有哈佛大学医学和人类学双博士学位。此后,金辰勇担任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顾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毒司司长。2009年,金辰勇出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校长,成为美国常青藤名校联盟中的首位亚裔校长。
宣布完这一人事提名后,奥巴马与金辰勇以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财政部长盖特纳一同转身进办公室,其间,希拉里·克林顿和盖特纳都将手搭在金辰勇肩头以示支持,这张照片迅速登上了隔日的《华盛顿邮报》头版。
“金辰勇拥有复合型技能,他的经验来自实战,而非仅仅学术研究。”盖特纳对金辰勇的能力十分信任。
当然,也有人一语道出了金辰勇的软肋,美国智库彼得森资深研究员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等专家称,如今世行行长必须兼任金融、投资等机构负责人,因而需要掌握较全面的金融、贸易等知识,金辰勇在这些方面或许不及发展中国家推出的两位“超级候选人”。我拥有在世行、政府和外交界的工作经验,我期待一场强势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我自信吗?绝对?
——奥孔乔
在被推举作为候选人之后,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避讳的言谈让人认识了她厉害的一面。“这里一切充满了伪善。”奥孔乔直指美国这个发达的工业国在世界银行投票中占据着多数票权的事实。
奥孔乔是三位候选人中的唯一女性,27岁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区经济发展博士学位,现任尼日利亚经济统筹和财政部长。早在2007年,奥孔乔就已经担任世行常务副行长,是现任世行行长佐利克的左膀右臂。因此南非与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家均宣称要在非洲国家财政部长会议上为其竞选造势。
奥孔乔在员工超过上万人的世行内部声望极高。她总是身着鲜亮的非洲民族服装参加各类会议,成为深色正装人群中的“非洲名片”,勤勉执著地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奔波打拼。
“奥孔乔是一位非常合适的人选,”南非财政部长普拉温·戈尔丹说,因为她能够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不过,尼日利亚《领导报》分析说,奥孔乔赢得世行行长职位的机会非常小,因为世行行长职位最终由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决定,来自美国等国家的董事占优势,因此美国提名的候选人希望更大。坦率地讲,我一直担心世界银行最近几十年以来的观念和重点,世行原本的重要领域被边缘化了。
——奥坎波
这是一场不平衡的竞争,因为身为美国教授的奥坎波只赢得了一些拉美国家的支持。
1952年出生于哥伦比亚的奥坎波,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历任哥伦比亚农业和社会发展部长、国家计划部国家计划局局长以及财政和公共信贷部长,曾被任命为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奥坎波拥有在政府、国际组织和美国常青藤大学担任教职的跨界经验,被誉为是三位候选人中经历最全面的候选人。除了没有美国国籍以外,他是一位“近乎完美”的世行掌门人候选人。
力挺奥坎波的人们强调的是他的“业绩”,巴西财政部国际事务秘书长柯尚戴说:“世行行长一职人选应视业绩择优选择。”
不过,本应是奥坎波最坚定支持者的哥伦比亚州的立场却并不坚定。奥坎波被正在支持副总统的一项竞选活动的哥伦比亚政府“放弃了”。“哥伦比亚政府必须集中支持一位候选人,以争取更大的胜算。两位哥伦比亚人同时在华盛顿担任多边组织的高级职务是完全不可能的。”哥伦比亚财长埃切维里表示。
70年“美国独角戏”: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时代的遗存,美国拥有选择行长的特权。
近日,有大约60个国际组织和知名人士联名呼吁美国在世行候选人问题上让出更多的话语权,这被南非财长普拉温·戈尔丹称为“打破美欧瓜分世行和IMF的重要时刻”。
美国仍要继续70年的独角戏?187个成员国恐怕不会乖乖地答应,于是代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砖五国”首次在世行发出了声音。
然而,建立新秩序很难,打破一种既定的秩序和规则更难。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至少还将在未来5年内保持对世行的绝对影响力——韩国已表示支持金辰勇,欧洲也很有可能有条件地力挺美国,因为在选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时,美国支持了拉加德。
除了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强大影响力,以及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仍居于主导地位这些既定历史事实至今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写外,至关重要的原因还有美国在世界银行中拥有15.85%的表决权,一旦联合西欧国家就足以否决任何动议。作为世行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如果有非美国人试图主持世行的工作,美国定会行使一票否决权。
不过,希望还未破灭。2010年世行增资扩容后,中低收入国家在世行中的投票权份额从44.06%提高47.19%,中国的投票权份额从2.77%提高至4.42%,在投票权上一跃成为排名第三的国家。作为世行“第三大股东”,中国为“金砖五国”的投票权重平添了几分底气。
4月9日起,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对竞争世行行长职位的3名候选人进行了轮番面试。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的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辰勇博士与另外两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尼日利亚的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和哥伦比亚的何塞·安东尼奥·奥坎波之間拉开了“行长争夺战”的第一回合。
尽管发展中国家有权参与世界银行领导人遴选是二十国集团达成的共识,但是自世行1945年成立以来,历任11位行长全是“非富即贵”的美国人。这次发展中国家提名角逐下任行长一职,是世行历史上首次出现发展中国家挑战“美国世袭制”的现象。当奥巴马总统要求我去做这么重要的事情时,我除了说‘是’,没有其他选择。
——金辰勇
白宫这次提名人选不再拘泥于华尔街银行家和美国政府高官,而是选择了一名技术型官员,这在世行历史上是罕见的。
提名金辰勇的当天,奥巴马用美国人惯用的讲故事方式,将金辰勇刻画为世行行长的绝佳人选,称赞他在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丰富的任职经验,称他是“美国梦”的践行者,甚至通过他在高中读书时担任橄榄球校队的四分卫来侧面肯定其组织协调能力。
现年53岁的金辰勇出生于韩国首尔,5岁随家人移居美国,35岁时已经拥有哈佛大学医学和人类学双博士学位。此后,金辰勇担任过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顾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毒司司长。2009年,金辰勇出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校长,成为美国常青藤名校联盟中的首位亚裔校长。
宣布完这一人事提名后,奥巴马与金辰勇以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财政部长盖特纳一同转身进办公室,其间,希拉里·克林顿和盖特纳都将手搭在金辰勇肩头以示支持,这张照片迅速登上了隔日的《华盛顿邮报》头版。
“金辰勇拥有复合型技能,他的经验来自实战,而非仅仅学术研究。”盖特纳对金辰勇的能力十分信任。
当然,也有人一语道出了金辰勇的软肋,美国智库彼得森资深研究员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等专家称,如今世行行长必须兼任金融、投资等机构负责人,因而需要掌握较全面的金融、贸易等知识,金辰勇在这些方面或许不及发展中国家推出的两位“超级候选人”。我拥有在世行、政府和外交界的工作经验,我期待一场强势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我自信吗?绝对?
——奥孔乔
在被推举作为候选人之后,恩戈齐·奥孔乔·伊韦拉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避讳的言谈让人认识了她厉害的一面。“这里一切充满了伪善。”奥孔乔直指美国这个发达的工业国在世界银行投票中占据着多数票权的事实。
奥孔乔是三位候选人中的唯一女性,27岁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区经济发展博士学位,现任尼日利亚经济统筹和财政部长。早在2007年,奥孔乔就已经担任世行常务副行长,是现任世行行长佐利克的左膀右臂。因此南非与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家均宣称要在非洲国家财政部长会议上为其竞选造势。
奥孔乔在员工超过上万人的世行内部声望极高。她总是身着鲜亮的非洲民族服装参加各类会议,成为深色正装人群中的“非洲名片”,勤勉执著地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奔波打拼。
“奥孔乔是一位非常合适的人选,”南非财政部长普拉温·戈尔丹说,因为她能够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不过,尼日利亚《领导报》分析说,奥孔乔赢得世行行长职位的机会非常小,因为世行行长职位最终由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决定,来自美国等国家的董事占优势,因此美国提名的候选人希望更大。坦率地讲,我一直担心世界银行最近几十年以来的观念和重点,世行原本的重要领域被边缘化了。
——奥坎波
这是一场不平衡的竞争,因为身为美国教授的奥坎波只赢得了一些拉美国家的支持。
1952年出生于哥伦比亚的奥坎波,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历任哥伦比亚农业和社会发展部长、国家计划部国家计划局局长以及财政和公共信贷部长,曾被任命为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奥坎波拥有在政府、国际组织和美国常青藤大学担任教职的跨界经验,被誉为是三位候选人中经历最全面的候选人。除了没有美国国籍以外,他是一位“近乎完美”的世行掌门人候选人。
力挺奥坎波的人们强调的是他的“业绩”,巴西财政部国际事务秘书长柯尚戴说:“世行行长一职人选应视业绩择优选择。”
不过,本应是奥坎波最坚定支持者的哥伦比亚州的立场却并不坚定。奥坎波被正在支持副总统的一项竞选活动的哥伦比亚政府“放弃了”。“哥伦比亚政府必须集中支持一位候选人,以争取更大的胜算。两位哥伦比亚人同时在华盛顿担任多边组织的高级职务是完全不可能的。”哥伦比亚财长埃切维里表示。
70年“美国独角戏”: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时代的遗存,美国拥有选择行长的特权。
近日,有大约60个国际组织和知名人士联名呼吁美国在世行候选人问题上让出更多的话语权,这被南非财长普拉温·戈尔丹称为“打破美欧瓜分世行和IMF的重要时刻”。
美国仍要继续70年的独角戏?187个成员国恐怕不会乖乖地答应,于是代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砖五国”首次在世行发出了声音。
然而,建立新秩序很难,打破一种既定的秩序和规则更难。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至少还将在未来5年内保持对世行的绝对影响力——韩国已表示支持金辰勇,欧洲也很有可能有条件地力挺美国,因为在选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时,美国支持了拉加德。
除了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强大影响力,以及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仍居于主导地位这些既定历史事实至今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写外,至关重要的原因还有美国在世界银行中拥有15.85%的表决权,一旦联合西欧国家就足以否决任何动议。作为世行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如果有非美国人试图主持世行的工作,美国定会行使一票否决权。
不过,希望还未破灭。2010年世行增资扩容后,中低收入国家在世行中的投票权份额从44.06%提高47.19%,中国的投票权份额从2.77%提高至4.42%,在投票权上一跃成为排名第三的国家。作为世行“第三大股东”,中国为“金砖五国”的投票权重平添了几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