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不起眼的颗粒物为物理课堂锦上添花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w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利用生活中不起眼的颗粒物,包含固体颗粒物和液体颗粒物,来为物理课堂锦上添花,主要是以“灰尘、粉尘、雾尘”为例.本文将从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入手,讲述如何通过颗粒物来使课堂教学效果更震撼,以及将抽象概念生动形象化,使学生印象深刻.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中,考试命题需要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研究学科试题与学科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深入探究了我国物理期末测验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影响因素,包括命题者、试题质量、编码者、一致性分析模式等.为增强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更好地促进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建议从加强命题者的评价素养、选取高水平的编码者并进行培训、构建本土化一致性分析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这实际上就规定了初中物理的主要思想方法和主要知识体系.科学探究由七大环节组成,物理概念和
摘要:物理试卷讲评课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一节好的试卷讲评课,可以体现授课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更能体现这节课背后教师所付出的心血.基于数据统计的高效试卷讲评课,可以实现有针对性地、分层地和有效地解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有效设计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试卷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本文以测量匀变速运动物体速度与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摘要:文献1中介绍了一个使用光电门等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关系的实验,让广大教师对摩擦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受当年的技术局限,原实验操作繁琐,且数据处理量太大.随着传感器的普及,现在使用传感器能精确地直接测量出摩擦力、速度以及温度的大小,并通过更加便捷的数据分析得出摩擦力、速度、温度三者间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中学物理;创新实验;滑动摩擦力;传感器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
在“行星的运动”一节的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新优化教学过程,有效落实了学科育人的教育目标.本节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巧设冲突构建椭圆定律,精确计算
摘要:本文以近五年部分地区的中考原题为载体,对浮力图像专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得出物体在下降浸入液体和上升离开液体的两种情境中,所受浮力、拉力的的组合图像和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存在的关联.通过浮力图像的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突破难点,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浮力;拉力;图像  文章编号:1008-4134(2019)18-0055中图分类号:G633
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机制间的联系是近几年北京高考压轴题的命题方向,以学生熟知的情景入手,搭建台阶,逐层推进,深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科学本质和内涵的理解,体现了高中物
摘 要:高三物理復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高,所涉及的问题综合度高、难度大,学生面对一些非线性问题,往往不易理顺逻辑关系,进而很难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为了更清晰地梳理逻辑关系,以及进一步分析各个变量改变后对问题结果的影响,借助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的平台,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深度解决物理非线性问题的科学方法.结合高三物理复习中几类典型的非线性问题,用“系统思考方法”作出定性或定量的
本文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求真物理观念、求新科学思维、求变科学探究、求异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笔者参加的第十一届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以“牛顿第一定律”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