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型与创造型:中国古文论研究的两种类型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简要回顾九十年代以来对古文论研究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文论研究的两种类型,即解释型的研究与创造型的研究,并且认为,创造型的思路应是根本性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正>晓华、汪政在《有关短篇小说技术的断想》(《上海文学》96/7)一文中指出:现在的批评大多浮躁,我们以为这浮躁之一便表现为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去细读作品,做扎实的文章.现在确实少有人去做很辛苦的作家作品论了,我指的不是那种商业化的圈子化的批评,而是敏感地注意到小说家在技术上的努力从而去做追踪式的个案研究.自然,那种系统的仔细的形式研究和
诗歌的瞬间语境,指在诗歌文本中呈现出来的瞬间定格的语言环境,包括与诗歌文本或其中某个词在语义上有关系的、发生影响的所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瞬间语境不仅决定并产生诗歌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是否导致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方法 比较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 44 8例与正常对照 63 1例中胆囊切除率 ,并研究不同部位结肠癌患者的胆囊切除率。结果 大
<正> 由城市市民参与其间的城市文化生活的日趋开放,各种自发性流行艺术的自我消长,使得不少文学研究者对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前景,抱有乐观的态度。但细心的研究者会注意到,开放社会留给人们享用的艺术空间并不大,那些真正从事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和批评家,普遍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失落。这种失落,远不只是个人经济利益受损,社会地位下降,而是作家、批评家从事艺术创造活动的精神氛围消失了,艺术家失去了激情,批评家丧失了敏锐。尽管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中冒出那么多“新”文学和
(本刊讯)2011年4月26日-28日,“2011第九届北京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开展。本届展览会由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北京
(本刊讯)2011年8月30日至31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在京组织召开的“CCC证书数据上报工作及数据采集平台试运行总结会”。CSP认证管理部部长陈伟红以及王艳霞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无纸化办公为大量文件的保存.传输和规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共产党宣言》。“宣言”深刻地揭示了“在周期性的循环中愈来愈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商业危机”;而“在危机期间,发生一…
秦汉度量衡制度的研究,历来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一时代是中国出现标准度量衡制度的开端。它的出现,不仅对当时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以后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亦产生了深刻影响。
为了叙述方便,本部分以安防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附件三《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及附件四《工厂产品一致性控制要求》为例,阐述检查要点。各段落的编号方式采用《工厂质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