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o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7年江苏省实行学业水平测试以来,不知不觉已有四个年头,在这四个年头里,我经历了初期的摸索,中期的调整,终于在2010年迎来了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的大丰收,每年学生的一次通过率稳中有升,93%的一次过关率达到了四年来的最高值,虽然这样的一个成绩对于普通高中来讲不算什么,甚至可以说是偏低的,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艺术类学校来说是来之不易的,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学生的努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教师这几年来在教学方式上的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
  众所周知,无锡市湖滨中学是一所艺术类学校,学生在学校中有一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学习美术,提高专业素质上,文化课的时间相对来说比别的学校要少。如何在比较少的时间里,获取和其他学校一样的成绩,我觉得必须在课堂有效教学上下大功夫。通过这四年来的工作,我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一、教学过程中求真溯源
  
  一个学生学习物理,首先接触到的是物理定律。因此,怎样搞好物理定律教学,必然是每个物理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在进行某一物理定律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补充大量的与这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有关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溯源”教学。任何一个重要物理定律的建立,都会经历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探索定律的工作之所以能成功,这个定律最后之所以能够确立起来,其中一定有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推理思维方式,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属于物理学科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类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
  在讲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从第谷对行星进行几十年的观测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起,然后是开普勒在拥有这些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计算总结出描写天体运动的经验规律(开普勒三大定律),最后才是牛顿用定量的动力学原理对这些规律予以解释,终于发现了对天上、地上的物体具有普遍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此外,我还结合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了“理想实验”、“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结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介绍了“综合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的学生深有体会地说:“物理定律是宝贵的,但研究物理定律的科学方法更宝贵。谁掌握了这些方法,谁就能不断地去探索大自然层出不穷的奥秘”。
  在物理定律的教学中,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设问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某个定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去克服,提出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进行实验研究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发现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实验。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方面的训练,无疑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目前,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安排了一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不难发现,这些实验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几乎所有实验是为配合所学内容而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学生不易通过这些实验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
  第二,课本中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都讲得十分清楚,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这样的实验只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也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目前课本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学懂了书上的定律,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实验。这种安排违反了教育应该走在学生智力发展前面的原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
  针对以上不足,为使实验教学为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我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每月至少安排1~2节物理实验课,充分利用物理实验课中碰到的各式各样问题,设计一些供学生讨论的实验题目,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解决。
  比如在讲功率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题目:要求测定一个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在自行车由静止启动的过程中,人做的功除了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之外,还要克服空气阻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学生根据自己骑自行车的经验,认为空气阻力是很明显的,不能忽略,而地面和车轮之间的滚动摩擦一般比较小,可以忽略。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测量人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顶风骑车时,骑得越快风的阻力越大,因此可以设风的阻力和车的速度成正比。车的速度怎样测?风的阻力和车速成正比的比例因数是多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被学生一个又一个地解决,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令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实验方案。接着全班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去做实验,最后再回到教室里,一起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实验题目是由教师提出的外,实验方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由学生讨论研究出来的,因此他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收获很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解习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习题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本质来说,物理习题是人们编制的一些假想物理场景。毫无疑问,物理学家是不会去做物理习题的,而他们是在研究那些真实的、尚未发现的物理规律。同样,发明家也是不会去做物理习题的,他们是在力图应用已有的物理规律去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做那么多人为假想的物理习题?目的无非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等能力。所以物理习题教学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我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习题教学。
  1.按照解题方法组织习题教学
  一般的习题都是按力、能、电、磁的顺序来讲授的,但我比较倾向于按照解题方法来讲解物理习题。例如,力学中常用的理想化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效替代法、叠加法,运动学中常用的图像法等,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到学习的某一阶段,集中将一批用解决方法相同的习题安排给学生练习,使他们由不会用到会用这种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每隔一定阶段让这种方法再出现一次,以加深这种解题方法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达到牢固掌握,应用自如的目的。
  2.采用“台阶法”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难度较高的解题方法学生有一道难题不会做怎么办?教师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做,而是另外出几道与这道难题内容相似,难度较小一点的题让他去做,或者是出一道内容完全不同,但所用方法有某些类似之处的题让他去做,直至他领悟出这道难题应该怎样解为止。我们称这种方法是搭一个台阶让学生自己往上爬,即“台阶法”,用“台阶法”进行习题教学能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以上这些就是我这几年来和同事们共同摸索出的一些教学经验,虽然获得了一些小的成功,但是肯定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对我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在教学过程中走好每一步,希望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好老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有人说,没有汗水和笑声的体育课不算是一节好课。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愉快教学,就是说在体育课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锻炼和思考。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与健身方法,做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和品德教育,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施愉快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高兴而来,尽兴而学,满意而归。下面我就愉快教学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幽默教学法  幽
一、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学困生的“差”并不表现在智力上,许多事实都表明他们的智商甚至比一般的同学  都要高.他们或者在某一个时间段、某一门功课上表现出不如他人,或者在一两个学期之内  总成绩的排名暂时落在后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点:其一,学习态度不明确,不能理解学  习的重要性和面临学习竞争所产生的紧迫感、使命感.认为学习只是在完成任务、敷衍时间,  因而一时没把精力放在
介绍了路桥防水的重要性,路桥防水涂料的应用及其标准,对交通部新制定的JT/T 535标准中部分试验的细节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目前涤棉无纺布和玻纤网格布复合胎防水卷材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该产品标准JC/T 690-1998的不足,提出了该标准修订的具体建议.
人文精神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对"人"的肯定成为其核心内容.作为人类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中介的图书馆,
期刊
介绍了住宅建筑防渗漏优化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工程应用情况。该优化设计以构造防水为理论基础,即针对形成建筑渗漏的动力特征,采取相应的构造、材料等措施,以削弱或消除水渗透
通过对北京市防水卷材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申请的现场审查,剖析了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仪器仪表的定期检定及质检实验室管理、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
一、课始预习指导    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包括每课的学习目标、知识梳理、预习测试、易错易混点以及时事链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好每一框题内容的前提。  1.指导内容  (1)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考试说明对本课内容所提出的能力要求,并在学生预习时作简单解读,使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  (2)知识梳理  知识提纲是预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学习目标问题化,将问题填空化,并帮助学生构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