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机专业“实景化”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农业机械推广的深入,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农机人才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所使用的教学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农机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职业能力的提升受到很大限制。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实景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将教学搬到“校中厂”和“厂中校”中进行。将农机维修服务和现场生产融入到教学课堂,把学生最大限度地置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之中,不斷强化本专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该模式克服了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以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
  【关键词】高职  实景化  实践
  【课题】基于“实景化”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插秧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编号:2018-YBSK-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234-02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装备承担了其他先进技术在农业上推广应用载体的责任,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当前农机技术发展迅猛,这就需要有大量会使用、懂技术、能维修的应用型人才。高职的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该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职业人才的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离不开职业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须与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对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在校期间往往通过模拟实训进行教学,学生缺少真实的职业体验,培养的往往是片段式的、未经实践检验的职业能力。顶岗实习虽然在真实的企业岗位中进行,但教学主动权和教学管理权受到营利性企业的限制,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探寻一种既能够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又能够让学校拥有教学和管理主动权的途径。我校农机专业尝试运用学校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实景化”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实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院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优秀的农机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决定了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根据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开发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将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作为训练任务,以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但是最终的学生技能与实际生产生活匹配度不高,很难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不明显。
  因此需要探寻一种既能够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又能够让学校拥有教学和管理主动权的途径。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景化”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教学探索,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和亲身实践的过程。在该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锻炼学生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综合各教学科目和内容的提高性训练,同时也是开拓了学生后续的独立创造能力。
  “实景化”教学模式是指将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应用信息化辅助教学、校企深度合作等手段,通过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开放实训室技能训练、社团拓展活动、农机维修服务和现场生产教学等方式,把学生最大限度地置于真实的维修职业环境之中,不断强化本专业所需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克服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
  二、“实景化”教学基地的建设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机化发展机制对农民的农机装备水平、结构以及运用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家一户的小家庭式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趋势已然形成,各种专业合作社便应运而生。农机化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一线农机服务人才。
  1.目前对农机服务岗位的需求现状。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和种田大户,拥有各种农机具,是农机售后服务的主要群体。目前,合作社人员年龄偏大,整体水平偏低,政府机构从提高农机服务主体的素养和能力的战略角度,安排了一定的培训任务,并在一些相对优秀的合作社建立了稳定的培训基地,具有实训的软硬件建设条件,因此,学校采取“校农结合”的方式,与农机合作社建立实训与维修双赢合作。将课程中的部分教学环节放在企业岗位上,让学生在真实的故障中掌握维修流程。同时也解决了合作社维修人手不足的问题。
  2.农机服务岗位的职业教育。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下,理论教学和“实景化”实训教学模式交互进行,融为一体,学生在实训岗位上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接触和学习实际的工作业务,体会工作的种种辛苦与不易,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服务岗位经验、提升了综合售后服务与维修技能并具备了基本的职业素养,从而在步入职场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达到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在学生工作经验的累积、岗位意识的形成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实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1.优化教学标准。教师在制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时,合理设计故障维修案例,以实际工作案例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科学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标准,突出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2.以技能提升为主线,完善授课环节。以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为己任,紧紧围绕“将学生培养为技术应用人才”的主题设计教学内容;以完成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维修项目为目标,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根据就业岗位来设计岗位的目标任务,进而形成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点,来构建课程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体系。把学生从学习转变为生活实践的参与者,逐步实现学生角色与岗位角色的统一,让学生学而不厌,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通过技术服务与沟通保障教学实效性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增加“实景化”实训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在教师和师傅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真实工作情景的实训。培养逻辑由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顶岗实习”演进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景化’实训教学→顶岗实习”。该模式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以合作社为实训载体,通过实训,学生职业体验增强,岗位能力加强,岗位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逐渐养成。
  4.通过技能服务完成指定基本维修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通过技术服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实景化”教学,学生技能越加娴熟,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社会阅历逐渐丰富,注重仪容仪表,与人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服务经验、应急处理能力以及规范化的服务理念意识得到增强,越来越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实景化”教学突破仿真实训的瓶颈,为学生职业能力全方位提高提供了可能。
  5.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信息化平台
  基于学校爱课程网络课程平台,构建插秧机构造与维修农机服务网络课程,进一步优化了知识结构,将知识点颗粒化,制作了多个微课小作品,整合资源,建立了课程独立的SPOOC。将课程中每单元的PPT、教案、教学相关材料、视频、动画、不同机型的维修技巧等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下载有关资料进行强化学习。在平台上设置课前任务准备、课前讨论和检测,课中的随堂测验,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采用信息化教学,不仅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后巩固性学习,也为实习实训节约了大量耗材。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自主学习农机服务岗位操作流程,通过“视频学习——模拟练习——点评纠错——实景化训练”的方式,可以明显改善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课程资源既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资源,又为学生课下自由浏览、拓宽知识面提供了方便,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真正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核心教学发展方向,有利于开展培优教学。由于资源的内容均来源于实际维修工作案例,教学目标与对应的职业能力目标相匹配,所以,当学生完成某一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就能够胜任某个岗位的工作,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学员可以直接顶岗,基本上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综上,为了适应社会对农机服务岗位人员的需求,迅速有效地提高对农机服务人员技能和綜合素质的培养,应结合最新的教学理念,使用信息化手段,将实景化教学方式通过有效的平台和技术呈现给学生,以达到有趣、简单和高效的学习。
  作者简介:
  高芳(1974-),女,山东省莘县人,主要研究方向:高职农机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其他文献
【摘要】新工科的建设理念,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这对现有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工科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如何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实践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
期刊
【摘要】药剂学是药学类专业核心课程,重在技能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药剂学实训教学中的主要方式,学生接受能力差。本研究通过以液体药剂模块教学为例,应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整合资源教学法,真正达到“课-岗、课-证”对接,提高学生技术和技能。  【关键词】药剂学 工作过程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R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1-0249-01  药剂学是研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它的出现,从此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人类历史进程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从乌托邦到科学的转变,宣告了乌托邦,即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终结。所有具有空想元素的社会主义从此退居幕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势反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上,而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直存在,科
期刊
【摘要】 城乡结合型地区的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的原因,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这时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关注,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小学教师必须要将心理健康教学放在自身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但目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摸索和实践阶段。本文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持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实施个体辅导机制和组织多彩教育活动四种有效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留守儿童
期刊
【摘要】中国现阶段,对于教育的关注,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性的话题,5000多年来,随着历史的不断改革及发展,奠定了“教育大国”这一称号。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认为教育之重在于“教”,所以“填鸭式教学”能够成为一种固定普遍现象生存于传统的意识常态中。新西兰曾为英国殖民地,它的教育方式自然受英国影响,但经过一百多年的独立发展,也明显的形成了具有本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固然会把它归为西
期刊
【摘要】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是新一轮高教课程建设的重要形式。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阐释了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学定位、教学理念、教学组织的全过程。并以在线课程为抓手打造一流课程,实现教育方式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实现课程教学组织的多樣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这将突破教学过程的时空固定,极大的提高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在线课程 MOOC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
期刊
【摘要】伴随幼改的逐渐深入,就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学成效已经成为了教师主要关注的话题。在此情况下,差异教学的价值就越发凸显起来,通过实施该方式,不仅能够推动不同幼儿学习能力的共同进步,也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以差异教学的重要价值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幼儿园教学中注重差异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 差异教学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活动有助于促进未成年人的成长,而开展这项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也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从性质上看属于社会性质的知识教育机构,承担着社会阅读的重要责任。未成年人是社会读者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阅读推广服务策略的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未成年人 阅读推广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摘要】将社团活动与学校特色结合起来就是以农村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依据,突出以社团活动助推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在特色发展的大熔炉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此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催化剂,推动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社团活动 学校特色 联系与研究  【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省级规划课题(课题批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组织素读经典的實践,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及精神品质等素养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应该积极推广。但也需要注意,素读教学操作不当,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对素读经典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就有效组织素读经典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素读经典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1-0010-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