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班级“智慧管理”铸就智障学生“幸福之路”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殊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能有尊严地生活,努力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如何运用教师智慧铺就一条幸福之路呢?我认为:首先要以播撒“爱”的智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其次要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播撒不同的智慧种子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最后借助课堂教学“教”的智慧种子培养生活技能,这样才能成为智慧的教师,为学生开创出一条幸福之路。
  关键词:特殊需要;播撒智慧;行为习惯;幸福之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位工人正在工地上砌砖头。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说“砌砖”,一个说“赚钱”,而第三个则自豪地回答“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后来,第二个人成了一个小企业的老板,第三个人则成了最著名的建筑师,而第一个人还在默默无闻地砌砖。第三个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因此他是最幸福的人。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在播撒智慧中幸福着、成长着。
  一、播撒“爱”的智慧,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们都认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觉得:在特殊学校,只有播种“爱”才能收获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以退为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退一步海阔天空。面对思维能力欠缺、记忆缓慢的特殊学生,我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教育策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一,积极创设文明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熏陶。校园文化建设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主题,通过节日、职业、家乡、生活等不同板块,暗示学生自食其力。第二,通过降低目标逐步达成,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特殊需要学生不能因生理和心理的缺陷而降低做人的标准,因此,我通过低起点、小步子多循环的教育训练方法,通过搭建台阶,引导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如,见面主动问好。第一步,老师向学生问好;第二步,老师和学生一起问好;第三步,老师问好后学生重复;第四步,学生尝试问好。通过这样的搭台子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问好。第三,调动学生自主意识,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由于个别学生年龄大,接触社会多,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面对他们我采取“谈话法”引导他们明是非,建立文明行为。如,小根同学见老师不问好,甚至给老师起绰号,在同学中影响非常不好。我在住宿期间和他聊天,通过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让他帮助老师判断,从而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而调动自主意识,养成良好习惯。这不是一日一人之功,再我们所有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他有了进步,能做到尊敬老师,主动问好,但仍需努力,建立同学间友好和平相处的文明行为习惯。
  2、严爱有度,塑造学生良好的住宿生活习惯。
  特殊教师既是慈母,更要是严父,只有严爱有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面对住宿的特殊学生,我通过角色的转换对待不同的学生,达到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面对住宿生活一日常规,我是严父。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按时起床休息,要求每一位学生将物品摆放在制定位置,要求每一位学生整理自己的衣柜等,不合格的重新做,在不合格再重新做,在这样的反复训练中学生住宿能力得到了提高;面对住宿学生我是慈母。需要吃药的我会端水送药,需要夜里叫醒上厕所的我会订好闹钟,需要帮助整理的床铺的我会手把手示范辅导,在慈母的关怀下,每位学生在宿舍就如同在自己家一样享受着温暖。严父与慈母的转换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3、动静结合,塑造学生良好的集体活动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特殊儿童也不例外,在培养集体活动习惯时,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在活动中学习习惯。对于特殊需要学生培养活动意识,遵守活动规则非常重要。我积极利用学校的集体活动,教育学生排队就餐、排队升旗、排队领奖……使自觉排队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我还积极利用社会大课堂活动,教育学生购票乘车、文明礼让、靠右行走……使社会公共场所的规则成为一种习惯。在活动中学生体验习惯,养成了集体活动的良好习惯。
  二是在安静中学习习惯。面对部分学生不喜欢活动,喜欢安静地学习方式,我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设计了不同的班级环境,如公园一角、银行一角……在安静的环境中,老师和学生共同欣赏真实的环境,在环境中认识社区活动、了解存取款的亲身经历,从安静中学生学习了更多的公共场所的规则和生活技能。
  二、播撒“心”的智慧,孤独的“星星”与我牵手。
  在几年的特教教学中,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最困难,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涂色……都需要无数次智慧的较量。
  我和他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播下了坚定的信念,坚忍的品质,不灭的希望,因此也收获了别人所不能领略到的喜悦,正是“厚积薄发”。那是一个普通的课间,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我准备坐下来填写日志,却发现椅子在多媒体前面,而此时小小(1名孤独症学生)正站在那里。我没有多想,对他说:“把椅子给老师。”他竟然看了我一眼,要知道让他关注你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心中一阵激动。“小小,把椅子给老师,坐坐”我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划“坐”的样子。这时,他居然用手推了推椅子,但我拿不到,我简直要跳起来了,他听明白了我的语言还按要求做了,我不甘心希望他再给我惊喜。于是,我继续用更加柔和的语气说:“老师拿不到,搬过来,好不好?”他迟疑了一会儿。我想:完了,他不配合我了,我太急功近利了!就在我沮丧的时候,他的表现简直让我叹服:他伸出腿向前推椅子,果然我能拿到了。我急忙把椅子拉过来,并伸出大拇指对他表示感谢,他也学着我的样子伸出大拇指。在常人眼中最基本的能力,我们要重复千遍、万遍,那种单一,那种机械,那种辛苦,真是刻骨铭心!可是,他让我明白了:用心用智慧,积淀再积淀,终会有收获的一天。
  三、播撒“教”的智慧,迟开的花朵绽放芬芳。
  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积累了一些“教”的智慧。通过课前、课中不同形式的教学机制,从学生需要出发,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生活能力,为“自食其力”生活铺就一條新路。   1、课前渲染,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在激励的语言中,在生活的情境中,在活动的参与中,在作品的欣赏中,孩子那颗表达的心蠢蠢欲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最佳时机。
  2、课中感染,学习知识形成技能。
  知识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和巩固。陶行之有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的确如此,面对差异大的学生,老师一个人的讲授是微不足道的。于是,在课堂中,我采用“结对子”的形式让学生互相结合,互相帮助;采用“图示法”,培养学生动口动脑能力;采用“个别辅导代讲授”,培养个别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生能力不同层次不同,但我不能因此而放弃每一个同学的提高,为此我采用了个别辅导的方式,最终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如针对手眼协调力差得同学,我和他一起动手穿,一起动手打结、拉线,让他慢慢的学会手眼协调;再如针对点数能力差的同学,我和他一起点数珠子,放在旁边备用,再和他边数边穿珠子,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点数能力。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有了不同的进步,我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争取让孩子都有进步。
  3、课后欣赏,提升信心。
  徐特立曾经说过:“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面对智力障碍的孩子,面对动手动脑迟缓的孩子,提升信心的最有效途径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充分地展示。在层层的评比展示中,学生积极性始终如一,自信心逐步增强。
  4、课外延伸,形成能力。
  马克在《美国父母怎样培育孩子》一书中写到:“孩子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了自信。孩子生长于赞美中,便学会了欣赏。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为了我们的孩子充满自信的生活,每周教学结束,都会让孩子将作品带回家和父母共同分享,在赞美中、鼓励中孩子对生活有了乐趣。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用最简单的方法装满一间屋子?那就是烛光!在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中,这烛光就是教师的智慧和真心,用智慧和真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学生,收获了工作的幸福,看到了学生的成长。更加坚定了信念:播撒自己的智慧,成就特殊学生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智力落后课程与教学》.陈云英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行为改变技术》.许华红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3]《孤独症儿童教育与教学》.王梅.张俊芝著.华夏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案主背景分析  思思是一个脑瘫的孩子,她的损伤表现在肢体和口语表达方面,她能够两脚放平,在地面站立,比较平稳。行走过程中前脚掌先着地,身体自然前倾,双臂张开,不稳,左右摇晃。她的口语表达不清晰,能够发出声音,但大多数发音不准确,别人很难听清楚她要表达的内容,很多时候就连她的父母也不知道她要表达的是什么。  她今年7岁,长长的头发、清秀的脸颊,弱不经风的身体,她的两条腿瘦的可怜,还抵不过大人的一
期刊
摘要: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但是正是这繁琐复杂的工作却需要一颗细致的内心。经历了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工作经验,能够了解孩子的心理,从言传到身教,用一颗耐心陪伴孩子,用一颗真心善待孩子,用一颗细心呵护孩子。  关键词:智慧;认真;规矩  在低年级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角色很重要,合理的管理可以为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搭建稳固的基础,是将来的工作事半功倍。身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两年的班级管
期刊
摘要:建校伊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就确立了善德教育德育体系,力求将德育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新意,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以实效为根本,扎实推进德育常规管理;以协同为目标,实现家校资源优化;以“善德”为主线,形成德育教育特色三方面进行阐述德育的有根。  关键字:有德、有根、人才、德育  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追溯教育的本质——育人,这也是我们学校一贯的教育理念。成人是我们九年
期刊
摘要:当孩子出现反常现象,如果家长和老师依然不对孩子的内心加以关注,还一味的拿“好孩子”标准去要求,孩子迟早会出现问题。心理老师在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深刻的感悟到,弄清真相比道理更重要,建立关系比方法更重要。只有走进孩子内心,才会被深深震撼,还会有和孩子同成长的收获。  一、背景描述  (一)对象描述  小叶子,女孩,6岁半,小学一年级入学一个半月  (二)事件描述  清早,小叶子妈妈焦急的来办公
期刊
摘要:做为小学主抓德育工作的负责人,我认为:“小学教育是育全人的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内在的潜力和素质。换句话说,如果让一个人退掉所有的社会辅助条件,没有家长的拐杖,没有了父母的物质支持,他还能不能具备生存的能力和技能?如果能,他就具备了独立的社会人的特点。”  为培养“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塑造“文静、优雅、风度翩翩”的玉泉学子形象,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
期刊
【情景描述】  小M是我们班的一名男生,高高瘦瘦很精神。但是他有个不好的 “毛病”——爱拿别人东西。笔袋里的可爱橡皮、新买的尺子、最近流行的孩子们都爱玩的卡片……等等,只要他看到哪有什么好玩的,这个好玩的就会消失不见,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拿走的,有一次他还把我的水彩笔悄悄拿走了好几根。  一次两次的大家没有察觉,认为可能是自己不小心弄丢了。可是东西总是无缘无故的不见,于是有心的同学就发现了小M的所作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音乐课程评价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标准性原则,那么,具体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上,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具有审美性,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音乐文化内涵之美、展示音乐形式之美,从而树立高尚人格之美。  关键词:以美愉情;以美悦心;以美育人
期刊
摘要: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似乎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以为常。作为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师,我会尽我所能,让学生喜欢音乐,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我相信通过音乐课这一桥梁,在实践中不断努力的探索,一定会为我的音乐教学之路,添上精彩的一笔。  关键词:音乐教学中;培养兴趣;情
期刊
活动设想:  此次活动主题 “走进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是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本组课文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伟人风采”为主题,安排了四篇相关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让人深深地感受到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领袖、杰出的诗人、慈爱的父亲,还是那样的平易近人、心系百姓。孩子们远离毛泽东时代,因此很难感受毛泽东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