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自然重在一个“微”字,以其短小精悍而被教育界所接受和推广,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因上课疲劳而学习效率降低,改善课堂氛围。微课的逐渐兴起也是一种教学潮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生活性学习,符合中职教育的标准,是中职教育创新教学的重要前提。中职语文教学是具有实践意义、创新性的教学课程,又因为其受教群体的特殊性和他们所需知识点的特点,更需要我们突破传统意义的教学。重点强调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具有强烈的教学实践意义。
  [关键词]:微课程 中职语文 氛围 记忆力 知识点 自主性微课的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潮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生活性学习,符合中职教育的标准,是中职教育创新教学的重要前提。中职语文教学是具有实践意义、创新性的教学课程,又因为其受教群体的特殊性和他们所需知识点的特点,更需要我们突破传统意义的教学。微课程可以将学习内容集中在十几分钟之内,内容的精彩和集中性,能够保证学生在此期间是全神贯注的,能够快速了解到学习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重点。因此微课中职语文教学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更主张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针对中职生底子薄弱,层次不一的特点,实施微课程教学更是非常科学的。
  一、作为课堂导入,初步构建学习构架
  微课重在一个“微”字,以其短小精悍而被教育界所接受和推广,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因上课疲劳而学习效率降低,改善课堂氛围。因此,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微课程作为课堂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先对文章重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在课堂中进行详细知识的讲解。一方面,微课程是框架式的教学,是对本节课或是本文做的主要内容的讲解,对一些细节,或是助于理解的发散性知识,并不包含。因此,如果想要全面构建完整课堂,需要以微课程为开启,进而进行全面细致语文教学。微课程导入还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点一定要足够吸引人,形式要新颖,能够有效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具体的内容可以是老师自己从网络资源中获得,也可以是老师自己动手制作。无论什么途径,只要达到中职语文教学目的就好。
  二、分散知识点,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
  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或者是学习顺序也不相同。微课程为中职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和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需选择学习内容。这样就要求语文老师在制作微课程视频,或者是选择微课程视频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的分散性,将知识点划分为几个阶段,每篇文章都要有仔细的划分,字词理解、段落意思、课后延伸,等等。微课程是为了提供方便的学习和复习,能够自己掌握学习节奏。因此,老师在制作教学微视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规律性和方便性。例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我做了三个微视频:(1)让学生学习了解“散文”这个题材,从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到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并且在后面附上相应的阅读文章,及推荐的文章书籍。可以让学生用心做一下笔记,在课下的时候,找出这些文章来阅读,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同时,让学生判断此篇文章属于那种类型,其抒情的方式又是什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找到中心思想和主要表达的情感。(2)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剖析,列举出文章中主要描绘的对象:月亮、荷花等,然后例举几篇相似的文章。再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及作品,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3)对文章结构的大体分析,每一段的大意以及文章的主要情感。这一部分视频是文章主要内容的讲解视频,是微课程教学中的第三步。学生可以通过这三段微视频自主选择学习,哪个地方比较薄弱,可以自己弥补。课上对课后题以及发散思维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大的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效率。
  三、作为学生反馈的收集,整理疑难问题并答疑
  微课程教学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随时记录的功能,也可以说是随时制作和翻阅的功能。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每一届的学生对语文都有相似的疑惑点,都会在相似的地方犯错,老师就要在这个地方纠正多遍。采用微课程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易错点记录下来,并做好最细致的答疑,这样能够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减少他们犯错。而对同一批学生来说,采用微课程教学方法,要记录下他们每篇课文中出现的错误,以及难懂的地方,然后制作成微视频,在后来的总复习过程中应用。例如,在教学《六国论》的时候,要摆脱传统教学的片面性,只去介绍每个字词的意思,而不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因此,在微课程当中,老师可以添加上对这部分内容的历史背景介绍,先丰富一下文章形象,这样一些词语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推断出来。另外,经过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发现,学生对秦灭亡的原因并没有那么熟悉,而且对一些词语也容易出现易混和易忘。这样专门制作一个微课程用来复习这方面的字词知识,和之前学习过的文章《阿房宫赋》《过秦论》结合起来,同时也复习里面的字词和语句,这样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其翻译能力和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会大大增强,便达到了微课程的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要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供给他们丰富的自学资源——微视频,将微课程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开来,并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和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其他文献
公共图书馆讲座作为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指导人生的一种知识服务,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提供了施展才华、发挥潜能的舞台,在终身教育社会中自然起着支撑作用。
学校一直坚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教育,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使全体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创新的培养目标。  教育教学思考实践为践行办学理念,落实培养目标,学校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了“双主体”创新主题教育,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创新。  一、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有效推进学校发展 
中专校图书馆建立协作网成立联采统编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摘要:音乐自身的艺术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影响,较之其他艺术更为深入、广泛,更具综合性和潜移默化、水到渠成、自然实现的效应。因此,无论中外,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理论家、艺术家,对音乐的社会功能、教育作用都予以特殊的关注。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音乐是“心灵的体操”的说法。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学校教育 审美教育  音乐——有选择、有组织、有规律的声音运动过程,可以再美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诱发人体
机读目录数据库是实现图书情报自动化的基础,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而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则是数据库建设的生命线.文章主要探讨了机读目录数据标准化、规范化
汉语有悠久历史。它是世界上重要的交际语言之一。汉语的特点,表现在数量上有丰富的同义词。如果我们要表达某个意义.某种感情和某一动作时,就有许多同义词排在我们眼前,供我们选
如何提高文献检索的有效性,这是检索实践中常常提出的问题之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文献表达与文献检索的关系,为提高文献检索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栻以宋代理义之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德治思想.他以理义之学作为治理天下的理论根据,主张帝行德治要正君心,要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权力,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反思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反思: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
在人类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绘画、雕塑、建筑、舞蹈、诗歌、小说等艺术形式。这些艺术,作为物态化的人类审美意识,彼此间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有的主要作用于视觉,有的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