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德育工作 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沼涛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做好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措施的探讨,以及对提升素质教育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总结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84-02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本文以安溪县沼涛中学为例,探讨深化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提升素质教育质量。
  安溪县沼涛中学是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是由台湾财团法人陈沼涛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于1994年10月捐建,先后荣获福建省首批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福建省校务公开先进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泉州市国防教育先进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沼涛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1.德育工作的紧迫性
  00后的未成年人身处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网络时代、个性偶像等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和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衣食无忧,相当一部分存在任性骄横、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方面问题,因此,深化未成年学生德育工作,提升素质教育质量事关“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2.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沼涛中学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精神为指导,秉承“成人成材,尚德尚能”的德育理念,以遵循学校德育工作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新形势、新课程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3.德育工作的机制保障
  安溪县沼涛中学建立了“校长——德育专干——班主任、科任教师”的三级多元化管理体系,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的方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学校始终把学生学会礼仪、学会做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和创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学校坚持每年都把德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保障德育工作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形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沼涛中学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1.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日常管理中的各个方面,提升学生德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引导学生注重文明仪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开展校园环保志愿者活动;积极推行“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开展“五无”、“五带”、“五做到”活动;以每周的升降旗活动为载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开展各种班级体活动,向灾区捐款、“爱心献学友”等爱心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推行“无人监考”制度,增强“绿色考试”、“诚信考试”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感受文明、践行文明,将德育工作具体化和实效化。
  2.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学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核心课程、知识课程、技艺课程中注重德育工作。例如要求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教育;班主任组织学生召开“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要从自身小事做起,自觉规范思想行为,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学校还利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德育工作,开发展出《静思语》、《陈沼涛》等德育工作校本课程。
  3.充分发挥教师、家长的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整个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德育工作中重要的角色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安溪县沼涛中学注重引导全体教师将德育工作作为课内外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都要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和示范者。制度上,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按照《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要求,建立了教师道德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工作上,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召开民主生会、写心得体会等活动,引导教师自我反省,规范习惯;生活上,“要求学生做的,自已先做好”,做到“六不进课堂”。学校还对教师加强德育工作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德育形式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吸引力。
  4.积极营造德育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沼涛中学是一所以体艺特色见长的完中学校,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以思想、理念和文化来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环境。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积极开辟和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
  加强班级、宿舍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班级、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部位,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环节。学校组织开展班级、宿舍文化建设,让学生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其中,开展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治自律、集体主义和动手能力。如征集富有个性化的班名班训、舍名舍训,如“博毅班”、“雏鹰班”等,增加班级和宿舍的認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用班训、舍训要求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目标,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引导各类校园社团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根据学校的生源特点和体艺教育优势,建设高水平的校园社团组织,出台了《沼涛中学社团管理条例》,在制度上规范引导未成年人社团活动,成立了“天一”棋社、“极漩”排球社、“兰斋”国学社等20个精品学生社团。学校组织召开社团大会,设立“社团活动掠影”专栏,引导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贯穿德育工作,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
  结束语
  沼涛中学因为有台商捐建的背景,又是福建省首批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并且处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泉州地区,所以探讨沼涛中学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借鉴,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小学德育纲要》. 1993.03.
  [2]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学德育大纲》. 1988.08.
  [3]郭小平. 浅议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对策研究.东方信息文化,2009.12.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做好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保障。实验的选择,一定要严格遵守科学性、真实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尽可能地把实验做到操作简单,现象明了,抓住主因,去除实验中的非主要因素干扰。  【关键词】振动发声 振幅 频率 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33-01  对于探究规律性的实验,应该选择多种情况下
期刊
【摘要】提倡多元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应有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教师教育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35-01  1.背景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教师〔2011〕6
期刊
【摘要】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期望通过教育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视。  【关键词】小学生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7-01  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如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案的设计,往往忽视课后的教学反思与总结。事实上,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长期存在探索规律的依据,写好教学后记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 记录 教学设计 再教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为例,结合学院的培养计划,对学院《计算机拆装与网络基础》这门实验实训课程从课程内容建设、实验教师建设、试验设备建设、实验教材建设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愿望和设想。  【关键词】计算机拆装 网络基础 课程建设 实验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4-02  1.研究背景  
期刊
【摘要】课堂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改革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在掌控学情的基础上及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调控发言、讲述、展示的内容,在学生确实需要的时候,及时送上自己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关键词】平等课堂 和谐合作 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9-0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虽是新课程核心理念,但受“知识就是力量”的影响,我们仍习惯性地以“知识目标导向”进行课堂教学,高考命题也难改“知识立意”,“高负低效”的基础教育弊端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现实写照。只有将“过程与方法”调整为三维目标之首,并加快高考由“知识立意命题”向“能力立意命题”的转变,才能引导教师以“能力目标导向”进行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人的基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4-02  河南省自2008年8月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作为第一批尝试新课程教学的高一教师来说,大家在新奇与兴奋的同时也明白即将面临诸多挑战,当年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新课程强调学校要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领导也多次召开教师会议进行提议与研究,但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个新鲜而又棘手的课题
期刊
【摘要】21世纪,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时代的教育呼唤以人为本,具有生命活力的绿色课堂。学生本身就是活动变化着的,有不可预知性,因此生活中的课堂是没有彩排的,每一次都是“现场直播”。独具慧眼的教师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捕捉,发挥临场机智应变的能力,打造思品“绿色课堂”,共同来邂逅“未曾预约的精彩”。  【关键词】绿色课堂 动态生成 瞬间契机 引导适时  【中图分类
期刊
【关键词】真实 简约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8-02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借鉴到品德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形式简约而内蕴丰盈具有实效性的品德课堂。现行品德教材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不少教师拿到教材后忙于网络收集相关资料,材料堆砌,方法花哨,学生雾里看花,导致教学结构模糊,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