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节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改革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在掌控学情的基础上及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调控发言、讲述、展示的内容,在学生确实需要的时候,及时送上自己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关键词】平等课堂 和谐合作 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69-02
  课堂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改革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在掌控学情的基础上及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调控发言、讲述、展示的内容,在学生确实需要的时候,及时送上自己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聆听了和淑敏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陈丹丹老师执教的《女娲补天》《跨父追日》后,在我脑海里跳跃出的字眼就是“其乐融融。”两位老师的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民主、平等、和谐、有效的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心灵上的沟通,实现了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极大程度上,诠释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作用。
  一、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自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自主选择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创造力的培养才有可能。
  和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根据“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提出问题: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做了什么事情?他为此又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呢?然后各小组在这两部分中任选一个做为本组的学习目标,结合课前批注用最喜欢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这样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
  二、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走向创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為这是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提问,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思考,肯思考,会思考。
  三、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说话中释放潜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就要读懂学生。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觉得自已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反复啰嗦。
  和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从抓重点词句到请求台下同学提问;从看屏幕发挥想象说话到看着书本描述情况,话语权的主角地位凸显,主体展示充分。
  陈老师课堂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畅谈“故事的神奇”。 把这些说话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开启了学生心智,保护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显现的或者潜在的学习能力,同时还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愿望。在课堂上,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张扬个性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他们在课堂上诠释着悟性,释放着灵性,再现着创造性,使整个课堂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四、把教师的话语权发挥到价值引领上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教师是不是只是旁边观赏,“不作为”了?此时,教师责无旁贷,必须有所作为,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更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自然而合适的流淌者。在和淑敏老师、陈丹丹老师的课堂上,老师切实发挥了指导、帮助、协作的作用。
  1.及时总结梳理
  学生们在纷纷讲述中,学完《女娲补天》后,知识在学生头脑里还比较零散,对课文中的重点知识还不够清晰流畅时,陈老师及时总结提升,按照“理清脉络——找关键词句——体会神奇”进行了理清。把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及时归纳梳理,让学生在头脑中编码储存起来。
  2.读中悟,悟中导
  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容、层次和情感。和老师、陈老师巧用了“读”的艺术,无论从读的形式还是读的次数,该什么时候读,该怎样读,都把握得当,行云流水。
  在和老师的课堂上,教师十分重视从语气、语调、情感方面,认真扎实地指导学生朗读以下两段话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从中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的善良勇敢。)
  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从中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是个坚强的人。)
  陈老师要求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奔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读出夸父奔跑速度快。)
  通过恰当的读,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实现了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自然地达到“一个文本,多种声音”的个性化朗读的境界。
  3.通过想象,体悟精神
  为了感悟精神,达到主题的升华。陈老师在课件上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夸父。
  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起,纷纷举手发表想法,说出了“勇敢的夸父”“追求光明的夸父”“不畏艰难的夸父”“执着追求的夸父”……
  和老师要求学生在读文时,加入点大胆的想象,出示了对比练习:
  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只好 ____;只好____;只好____……
  地面上有了火,它给人间带来(光明)(希望)(温暖)(舒适)(快乐)。
  通过这一组对比想象,创造了想象空间,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提供文字图片资料
  把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捉摸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可以增添兴趣,拓展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和老师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普罗米休斯忍受的痛苦以及精神所在,提供了“普罗米休斯被锁的高加索山,可怕的悬崖,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的画面;提供了普罗米修斯被锁30000年数字;提供了诗人雪莱写的诗《普罗米修斯赞歌》。学生从提供的文字和图片中,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品质,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42-01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内容涉及到包罗万象的社会现象和人间真情。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爱好广泛的学生,他对语文、历史等学科知识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他有偏科现象,但在写作路上,他毅然会披沙沥金,勤于耕耘。作文就像一个“魔盒”,能将各科知识有机地融会贯通,把社会现象神秘地变幻其中,同时还会
期刊
【摘要】数学成绩出现异常分化现象普遍存在,主要由于老师未能系统掌握教材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因为在备课中细心钻研教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故此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它的深度广度如何,找准其分化点、训练点、衔接点与突破点。  【关键词】分析教材 教学目标 分化点 训练点 衔接点 突破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
期刊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多为封闭性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以这种教学模式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绿色通道,是摆在我们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
期刊
【摘要】重提“套子”话题:人不能作茧自缚,但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人不能落入“别里科夫式”的怪圈,但又必须进入正常的生活圈子。落后、反动的套子,像枷锁,可以把人的手脚、思想套死。但是必要的、合理的套子是保持社会稳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套子 合理的制度 鉴别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5-
期刊
【摘要】目的:综述当前认知心理学对字词与图片工作记忆的大脑加工特征。方法:文献综述法。结果:认知心理学家发现大脑前额区参与了字词与图片的记忆加工,但是在子区域的加工上具有差异,并且在某些问题上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工作记忆 脑机制 字词 图片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号:10YJCXLX030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做好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保障。实验的选择,一定要严格遵守科学性、真实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尽可能地把实验做到操作简单,现象明了,抓住主因,去除实验中的非主要因素干扰。  【关键词】振动发声 振幅 频率 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33-01  对于探究规律性的实验,应该选择多种情况下
期刊
【摘要】提倡多元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应有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教师教育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35-01  1.背景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1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教师〔2011〕6
期刊
【摘要】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期望通过教育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视。  【关键词】小学生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7-01  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如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案的设计,往往忽视课后的教学反思与总结。事实上,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长期存在探索规律的依据,写好教学后记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 记录 教学设计 再教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本文以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为例,结合学院的培养计划,对学院《计算机拆装与网络基础》这门实验实训课程从课程内容建设、实验教师建设、试验设备建设、实验教材建设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愿望和设想。  【关键词】计算机拆装 网络基础 课程建设 实验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54-02  1.研究背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