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教师也应该进步和发展,与时俱进。但目前,由于进行教学研究和学习策略研究的教师很少,许多教师还只是打着新课改的旗帜,吃老本,走老路,用俗语说就是“新瓶装老酒”,因而在教学中出现很多问题:不但教育质量低下,而且因为许多教师管理学生的能力很差,师生矛盾也很多。在有些报道中,教师成为师生共同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师生冲突中,受伤的也不少,甚至出现了学生杀教师的悲剧。但从整个教育群体来说,教师是强势群体,教师对学生有绝对的控制权,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能会决定学生的命运。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深刻地反省和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才能彻底地解放学生。
一、教师改变观念,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科学成才观
每个教师上大学时都学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教育理论,但当我们走上讲台时,除了教书以外,有多少人认真学习过目前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方法?自己有没有实践过?学习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教书育人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许多老师只相信自己的教鞭和题海战术,而不相信科学的教育方法。陶行知先生在1943年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号召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主张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完全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是精彩表演的主角,留给学生的,却是繁杂的抄写和反复的背诵。陶行知还号召教育者要像爱迪生的母亲宽容和了解爱迪生那样去宽容学生、了解学生。我们今天的老师做到了吗?笔者常常在想:当我们看到电灯的光芒时,有没有想到爱迪生的母亲,假如没有爱迪生的母亲,哪里有我们今天的电灯和许多发明物。许多教师认为学生成绩不好,就一切都不好,教师自己反思过吗?教师每天的牵驴式教育,就是天才,也让老师给教坏了。
我们有些教师对待智力稍差的学生就不能容忍,就满腹不满和牢骚;对部分所谓的差生,不闻不问甚至讥笑讽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通往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没有封锁,这里有真正的和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我们教师要认识到: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的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让每个学生感受平等,尽力发掘自己的天赋并达到极致,教给学生自信、自强、诚实,教会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自我发展,应该成为我们教师追求的教育目标,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低下、热情不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优等生数量少,而学困生比例很大;教师呕心沥血,筋疲力尽,却碌碌无为;学生们整日苦苦挣扎在毫无乐趣的英语学习的重压之下,许多学困生都被老师无奈地放弃了,就是所谓学习好的学生,也只是会做题目而已”,这是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其实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是我们教师自己,而老师们却常常把原因归结到生源差、教学设备不够现代化、教材难度太大、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等次要原因。从伟人马克思和毛泽东学英语以及普通人成功学英语的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能不能学好英语完全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资源,上什么样的课程,多大年龄,受过多少教育,学历多高,只要努力加上好的方法都是可以学好英语的。因为专业统计表明:能学好英语的人和学不好英语的人没有绝对的智力差别,况且每个学生天生都是天使,有些只不过后来不小心被折断了翅膀。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和心态,努力做到:
(1)不再抱怨学生基础差、能力差,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好英语的能力,对每位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学生都充满信心;
(2)帮助学生树立一定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体验不同层次的成功喜悦,让每个学生尽力发掘自己学习语言的天赋并达到极致;
(3)让学生懂得勤奋努力才是学好英语的根本保证,同时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超常毅力,使他们自觉自愿付出艰苦的劳动,把学习英语作为终生的使命。有了强烈的学好英语的愿望,相信他们不但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在努力提高自己基本功的同时,积极进行英语教学研究和学习策略研究探索与实践,与时俱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领路人,尽可能使自己有能力解决学生英语学习道路上的绝大多数问题;
(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力争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以“热心、耐心和精心”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尽力做到“学高为师,道高为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彻底解放学生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鼓励,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热情;在学生学习遭受到挫折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学生继续保持强烈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巧妙运用教学艺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加上别的学科的干扰,它的死板、枯燥是大多数人的亲身体会。而英语教师的职责就是运用巧妙的手段,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使死板的课堂教学“活”起来,用直观教具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教7A unit3 《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笔者在教室里张贴了世界各地的庆祝活动图片,录音机播放有圣诞节的英文歌曲,多媒体播放有关庆祝万圣节的场面,让学生畅谈我们是如何庆祝春节的。
利用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年龄特征,我每堂课设计一个3分钟的“看谁反应快”的小PK。问题围绕上节课由易到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并及时表扬,让每位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运用“激励艺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加速提升。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因此,我采用少批评多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3.运用记忆术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轻松学英语
(1)用语言环境记忆法,把英语单词放在词组、短语和句子等语境里来记忆,如看到苹果想到“apple”。
(2)根据音标记忆法,如“information”,使学生利用视觉构图瞬间记住长单词。
(3)运用构词法记忆,如“international”。
(4)运用对比记忆法,如相同、相近、相反的单词,把它们加以分析对比。用这些记忆术,彻底解决学习英语道路上的“拦路虎”,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尽量把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记忆术反复重复,直至这些内容深深扎根于他们大脑深处。
4.运用趣味艺术,让学生整节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于整节课堂上,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做游戏、扮演角色小组活动、讲故事、唱歌、猜谜语等方法,讲练结合,不断地刺激他们的感觉器官,使他们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掌握课堂节奏,让他们听课紧跟老师的思路,从而保持好的学习节奏。既然一个学生很难做到40分钟高度集中,那么教师就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重要的语言要点讲深讲透,然后腾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互动,让学生反复操练;学生一定要紧跟老师积极思考,而且是批判性的思考,听着感兴趣的抓紧记下来,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不是说按自己的思路,不想明白绝不罢休,这一点在上听力课时尤为重要;教师在讲练习时,不要一直唱独角戏,只追求速度,不讲实效,而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情况,适时地做些停顿,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跟得上,从而保证大多数学生不掉队。
教师只有切实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身体力行地改变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繁重的英语学习中彻底解放出来,培养出知识渊博、人格健全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徐舍中学)
一、教师改变观念,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科学成才观
每个教师上大学时都学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教育理论,但当我们走上讲台时,除了教书以外,有多少人认真学习过目前新的教学理论、新的教学方法?自己有没有实践过?学习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教书育人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许多老师只相信自己的教鞭和题海战术,而不相信科学的教育方法。陶行知先生在1943年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号召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主张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完全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是精彩表演的主角,留给学生的,却是繁杂的抄写和反复的背诵。陶行知还号召教育者要像爱迪生的母亲宽容和了解爱迪生那样去宽容学生、了解学生。我们今天的老师做到了吗?笔者常常在想:当我们看到电灯的光芒时,有没有想到爱迪生的母亲,假如没有爱迪生的母亲,哪里有我们今天的电灯和许多发明物。许多教师认为学生成绩不好,就一切都不好,教师自己反思过吗?教师每天的牵驴式教育,就是天才,也让老师给教坏了。
我们有些教师对待智力稍差的学生就不能容忍,就满腹不满和牢骚;对部分所谓的差生,不闻不问甚至讥笑讽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通往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没有封锁,这里有真正的和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独一无二的人。”我们教师要认识到: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的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让每个学生感受平等,尽力发掘自己的天赋并达到极致,教给学生自信、自强、诚实,教会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自我发展,应该成为我们教师追求的教育目标,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低下、热情不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优等生数量少,而学困生比例很大;教师呕心沥血,筋疲力尽,却碌碌无为;学生们整日苦苦挣扎在毫无乐趣的英语学习的重压之下,许多学困生都被老师无奈地放弃了,就是所谓学习好的学生,也只是会做题目而已”,这是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其实造成这种严峻形势的是我们教师自己,而老师们却常常把原因归结到生源差、教学设备不够现代化、教材难度太大、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等次要原因。从伟人马克思和毛泽东学英语以及普通人成功学英语的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能不能学好英语完全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资源,上什么样的课程,多大年龄,受过多少教育,学历多高,只要努力加上好的方法都是可以学好英语的。因为专业统计表明:能学好英语的人和学不好英语的人没有绝对的智力差别,况且每个学生天生都是天使,有些只不过后来不小心被折断了翅膀。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和心态,努力做到:
(1)不再抱怨学生基础差、能力差,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好英语的能力,对每位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学生都充满信心;
(2)帮助学生树立一定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体验不同层次的成功喜悦,让每个学生尽力发掘自己学习语言的天赋并达到极致;
(3)让学生懂得勤奋努力才是学好英语的根本保证,同时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超常毅力,使他们自觉自愿付出艰苦的劳动,把学习英语作为终生的使命。有了强烈的学好英语的愿望,相信他们不但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在努力提高自己基本功的同时,积极进行英语教学研究和学习策略研究探索与实践,与时俱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领路人,尽可能使自己有能力解决学生英语学习道路上的绝大多数问题;
(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力争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以“热心、耐心和精心”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尽力做到“学高为师,道高为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彻底解放学生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鼓励,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热情;在学生学习遭受到挫折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学生继续保持强烈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2.巧妙运用教学艺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加上别的学科的干扰,它的死板、枯燥是大多数人的亲身体会。而英语教师的职责就是运用巧妙的手段,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使死板的课堂教学“活”起来,用直观教具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教7A unit3 《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笔者在教室里张贴了世界各地的庆祝活动图片,录音机播放有圣诞节的英文歌曲,多媒体播放有关庆祝万圣节的场面,让学生畅谈我们是如何庆祝春节的。
利用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年龄特征,我每堂课设计一个3分钟的“看谁反应快”的小PK。问题围绕上节课由易到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并及时表扬,让每位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运用“激励艺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加速提升。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因此,我采用少批评多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3.运用记忆术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轻松学英语
(1)用语言环境记忆法,把英语单词放在词组、短语和句子等语境里来记忆,如看到苹果想到“apple”。
(2)根据音标记忆法,如“information”,使学生利用视觉构图瞬间记住长单词。
(3)运用构词法记忆,如“international”。
(4)运用对比记忆法,如相同、相近、相反的单词,把它们加以分析对比。用这些记忆术,彻底解决学习英语道路上的“拦路虎”,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尽量把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记忆术反复重复,直至这些内容深深扎根于他们大脑深处。
4.运用趣味艺术,让学生整节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于整节课堂上,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做游戏、扮演角色小组活动、讲故事、唱歌、猜谜语等方法,讲练结合,不断地刺激他们的感觉器官,使他们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掌握课堂节奏,让他们听课紧跟老师的思路,从而保持好的学习节奏。既然一个学生很难做到40分钟高度集中,那么教师就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重要的语言要点讲深讲透,然后腾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互动,让学生反复操练;学生一定要紧跟老师积极思考,而且是批判性的思考,听着感兴趣的抓紧记下来,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不是说按自己的思路,不想明白绝不罢休,这一点在上听力课时尤为重要;教师在讲练习时,不要一直唱独角戏,只追求速度,不讲实效,而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情况,适时地做些停顿,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跟得上,从而保证大多数学生不掉队。
教师只有切实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身体力行地改变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繁重的英语学习中彻底解放出来,培养出知识渊博、人格健全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徐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