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地理教学中“谈话法”的运用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2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谈话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运用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教材的实际,运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并辅之以其他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谈话法,以提高学生求知积极性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内容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等学科,且现行教材越来越重视阐述人地关系这一主题,增强了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抓住这一特点,运用谈话法,调动学生求知积极性,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巧妙设计导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运用谈话法,精心设计问题,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和作答,既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又可使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而后教师把握时机,抓住要害,引入新课,吸引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
  2.多角度地提问,使课堂教学形式生动、有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反问、对比和设问等形式,结合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设疑引导,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于一体,启发学生思考,既可避免教师过多单调讲述,也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亲切自然的教态,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能无形地吸引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之外,给后进生以优先发言的机会和中肯的鼓励,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逐步消除自卑感,树立信心,又可缩短师生之间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谈话法,以激发学生思维
  通过师生相互交谈,一问一答,使学生思维始终围绕着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体现教学的指导思想。运用谈话法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和组织。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精心设计,准确选题,深浅有度,数量适当,切中要害,在思考和答问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在讲述时区的有关问题时,可设计以下问题:
  1.地球自转一周的度数和时间。
  2.地球24小时转过360°,那么一小时转过的度数是多少?
  3.一小时转过15°,而一个时区正好跨15°,转过一个或两个时区,需要几个小时?
  4.相邻的时区,相差一个时区,相差几小时?相差两个或三个时区,相差几小时?
  这样,就将“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这一复杂的结论化为逻辑上相互衔接的若干简单问题。学生按顺序思考回答,逐渐接近结论,可锻炼其分析、推理能力。
  再如,在讲各月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分析气候特点时,可这样设计问题。
  1.在气温曲线图上,读出最冷、最热月的月份和气温;在降水柱状图上,读出月降水量最少、最多的月份及其降水量。
  2.计算气温年较差。
  3.说明全年气温和降水的分配特点。
  4.总结全年气候特点。
  第1题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读此类图,培养读图能力。第2题帮助学生复习气温年较差的概念,提高计算能力,为总结气候特点提供依据。第3、4題帮助学生学会概括气温和降水特点,进一步明确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组成要素及气候特点的描述方法,从而加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谈话法,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1.有助于学生明确复习重点,避免平均分配精力。低年级学生还不知如何去记忆、理解,往往按照老师划出的重点像背语文课文一样,逐字逐句背诵记忆。通过谈话法,教师有意识将问题划分为记忆、理解和应用等类型,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方法和程度有所区分,而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去记忆一些只需了解或理解的部分。
  2.有助于增强记忆效果。笔者做了几次这样的试验,勾划完重点后,让一个班学生自己复习一节课,另一个班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复习有关重点,然后运用谈话法,检查背诵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加以巩固。第二节课对两班都进行测验,结果后者成绩明显高于前者。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一个复习要点,教师可用不同形式提出问题,或是填空、判断,或是选择、简答,促使学生从不同侧面对知识进行理解、巩固。这样,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程度可大为提高,对不同类型的题都能较快作出反应。
  4.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深化。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是众多零散知识的叠加,是经过精心设计,既突出重点,又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不仅要学生明确各大区、国家的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总结规律,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例如,关于欧洲西部深受大西洋影响这一问题,须从影响气候的要素着手,让学生根据要素,结合西欧具体特点分析原因。而后总结出,欧洲西部深受大西洋影响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四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以点带面,概括出分析气候成因的一般规律,进而探讨领海国家是否都深受海洋影响,使学生对气候的影响要素有更深刻的认识,以便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方面知识。
其他文献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是中央、省纪委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思路和要求,也是运城市纪委四届四次全会
报纸
随着铁心材质和技术优化,500 kV自耦变压器发生的铁磁谐振故障逐渐减少,但是在电网结构较薄弱的终端电站,由于不适当的调试方式,投切主变时依然有可能激发铁磁谐振。为解决上
由于矿区石墨尾矿、矸石发电厂粉煤灰和平排矸石等废弃物的大量堆积,不仅挤占耕地,破坏地表景观,还严重地污染周围环境。为了解决重金属污染及恢复破坏的土地资源,必须对矿区
六一散治疗急性前列腺炎101600河北省三河市中医院周守谦近年来,笔者应用《伤寒标本》六一散煎服,治疗急性前列腺炎40例,临床治愈34例,有效5例,无效1例。平均用药时间为7天,治疗期间停用其余中西
目的探讨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将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叶老的这个教学思想,揭示了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思路的重要性。因为读文章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就便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写文章讲究文章的思路,就便于布局谋篇,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路训练,就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项任务中,找到了一个训练的共同点。下面以《少年闰土》一文的
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不但直接摄取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且为根区的微生物输送氧并提供栖息地,加强和维持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填料是人工湿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大量的科技产物,而计算机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计算机的出现,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信息化的
研究发现,小学生作文的词汇密度和及物系统均不受年级、性别的影响,受不同写作水平的影响。教学建议如下: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避免写作主题内容单一;运用语篇衔接
<正>这个展览属于《第一届中国当代版画学术展》的一部分,策展人为李桦先生和我开辟了两个特别展区。李桦先生是我的木刻老师,我曾在一篇小文中回忆李先生为我们上第一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