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动画电影的声音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i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音是很微妙的存在。它和图像的组合让世界更加立体和真实。在以多媒体为基础的动画艺术中,声音是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而声音的种类也很多,理性的,感性的,随意的,刻意的,不期然的,突然爆发的等等这些声音有如一个个具像化的符号,与影视画面交织缠绕着,这种微妙的感觉和前两者的同步与和谐便是这篇文章所要探求的。
  关键词:声音;声音分镜;配音;暗示效应
  一、影视的声音
  最初电影本是无声的,当有声电影出现以后,瞬间便使无声电影跌出主流圈。1927年在美国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这时的电影才真正立体了起来。从此以后,声音的重要性便已与画面比肩,其包含的功能也逐渐丰满。就如科班所言,在有声电影时期影视声音的主要功能有: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抒发感情;描绘景物;渲染气氛;推动剧情发展;加强结构的连贯性。
  声音被赋予具体化的符号后是可以像画面一样产生蒙太奇效应,可以分为声音组合蒙太奇、音画组合蒙太奇。那么这种蒙太奇的具体运用也和画面一样,都是人的意识蒙太奇。下面对这两种蒙太奇作些解释。
  声音蒙太奇:以声音的最小可分段落为时空单位,以此进行声音与声音的各种形式和关系的组合,产生新的特定意义及情绪。声画蒙太奇:即声音内容与画面内容的关系,声画组合后能产生由单独声音或画面所不能表达的意义。
  既然声音可以像画面一样以单位规划组合,那么同样可以进行分镜。也就是可以按其最基本单位为量值把一部片子的声音像画面分镜头一样做出声音分镜表。这无疑会使无形感性的声音更具可塑性。下面举一个关于声音符号化分镜的故事:我朋友在初中时他的同桌很爱哭,有一次在她抽泣时这位朋友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式把她的抽泣声记录了下来。而且可以做到初步的精确性。具体方法见下图1:
  通过这种形象的表现可以为故事主体音乐和配音演员的声音力度及情感作出一个明了的指示。对上图声音分镜进一步深入整理研究最后得到了一个更精确详细的声音分镜图表。如图2在这里按影视声音的3个系把声音分成了3个层,其实每个系还可以进一步的细分,这里就不再进一步探讨。在音乐层里放了2条音轨,其实可以应用更多的音轨已到达声音的和弦效果。上图2的“音速标尺”代表了声音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音轨的上升和下降叫做“音坡”。“音坡越缓就越慢,反之就快。以音乐层的蓝轨第一个音坡转折为例,声音上去的速度就比下去的慢。通过标尺可以明确的看出来上升用了3个值,而下降只用了1个。根据最上面的“时间标尺”计算,把2个音速标尺定为了1秒。这样就对声音的过场有了掌握。根据图2示可以看出来蓝轨的第一个转折一共用了0.5秒钟。在每个系层中以中轴0为中点各有3个量值,这代表了声音的高低峰值阶。音度越高音轨就越高,反之音度越低音轨就越低。比如按照声音的“起—承—转”来用音轨线的“升,平,降”来表示,这样便简单易懂,可以更好的配合镜头分镜表来作直观的声音初步的预定。特别是在语言层中可以让配音演员更加直观的看到这里所需要的语速和情绪及声调的起伏。
  二、配音——动画电影配音与其他影视配音
  影视的声音包括了“语言系”、“音乐系”、“音响系”三部分。配音便是前者。说到动画的配音那是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的,很多动画发烧友不光能背出一串日本当红声优,而且还熟记了我国的一些著名动画电影配音演员。“配音演员”这个名词已经很好的解释了这个职业的特性,就是演绎声音。在真人表演的电影作品中,对角色对白有大体3种录制方法。其一,拍摄中演员直接录声;其二,拍摄后演员再给对白作配录;其三,专人为演员作配声。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存在条件,也各有特色。动画电影配音不同于一般影视配音,不能按部就班,它需要配音演员更高的灵活性,和与画面的协调性,以及对动画夸张元素的夸张表现,像配电视剧一样配动画片肯定会失败。
  三、动画电影配音演员的特质
  配音相对于表演更需要想象力。这个角色的一切表演都要在配音演员的头脑中出现并组合,而配音演员的表演环境都是不明朗的,所以投入的精力更大,难度更高。再因动画电影配音的超现实特性,对声线的浮动和灵活性就要求的更高了。
  挑选一个配音演员首先是这个人是否有角色特点,也就是本身的声线魅力和声音的可塑性。一个人的声音如果可以在众人中突出那么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了。嗓门和声线的宏亮不是在第一位,播音员样的声音更是不适合这行。只有专业或可以完全投入的配音演员在与故事作最近距离接触时才能发出的其身心在另一个世界发出的声音。他们的声音就是身心在另一个世界的现实反映,这才是动画的声音。
  四、声音的心理暗示效应
  听觉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现象。人的听觉系统自身具有一种选听功能,它能排斥或减弱无关声响,只允许经过选择的声音进入大脑。人耳的这种功能与人的心理需求有关。当人把注意相对集中于某一声音,忽略或不去理会掩蔽声的存在时,人耳在噪声中分辨信息的能力便大大提高,这便是所谓的鸡尾酒效应。
  影视作品利用声音和图形的暗示效应由来已久。开始可能是无意的,但随着影视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心理学的发展利用影视作品刻意制造针对观众的心理暗示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广告领域,危险的暗示已被视为非法并禁止的,而利用这种针对意识的引导性尤其是影视作品中利用声音的心理暗示产生蒙太奇也是很广泛的。其实蒙太奇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或者可以说是心理引导。在动画片《NEON GENESIS EVANGELION》中大量的借用瓦格纳和巴赫的交响乐来对画面作最隐性暗示和音画蒙太奇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
  一部影片中声与画的和谐是一个故事能否成功被接收的关键,声音蒙太奇,声画蒙太奇,画面蒙太奇,会使影片更加立体和赋有活力。本文只是浅显粗糙的提出了些概念和作些介绍,希望得到同行交流的目的以及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更多这方面的研究出现,充实我们的动画声音。
  参考文献:
  [1]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编.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2,01.
  [2]弗洛伊德著,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奥][M].九州出版社,2003,07,01.
  [3]丹尼艾爾·阿里洪著,陈国铎,等译.电影语言的语法[乌拉圭][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03,01.
其他文献
摘要:《战士的心》与《洼地上的“战役”》作为路翎抗美援朝题材的代表作,不仅再现了战争中的流血牺牲和人性冲突,而且已初具成长小说的一些艺术风格。从路翎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作家于时代洪流中始终保持着文学创作的主动性。  关键词:路翎;成长主题小说;叙事模式;形象塑造  关于“成长小说”的定义前人已作出众多经典的解说。我们可以总结为一类描写涉世未深的青年人在经历成长的挫折和遭遇的过程
期刊
摘要:《罪与罚》是一个罪犯的忏悔录,也是一部解脱与救赎的心理小说经典。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9世纪“欧洲没落”的时期,借《罪与罚》这部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对人民的毒害,也凸显了“罪与罚”主题的深层含义。本文将对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形象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拉斯科尔尼科夫;人物形象;思考;“罪与罚”  一、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人物形象分析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描述
期刊
摘要: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咬字吐字的特点与歌唱发声有着紧密的联系。“字正”才能“腔圆”,各类实践证明,带有乡音的歌唱者会在演唱的时候因为咬字发音影响歌唱发声。本文主要研究广西桂东南地区粤方言语音特点对歌唱发声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声乐;桂平白话;歌唱发声  声乐学习过程中,人们通常对控制气息、美化音色、歌唱时怎样表达感情等方面更为重视,对歌唱发声时的字音、及其所表达语意的研究
期刊
摘要:日本漫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小物语型,讲述个人与个人周边发生的事情,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角色型,以特定人物为主人公,内核是主人公通过旅行、冒险获得成长;另一种是大物语型,采用超越个人的宏观视点,对特定时空内的所有人事现象进行叙述,这种类型的典型是历史叙述。20世纪40年代,手冢治虫把文学、戏剧和电影式的表现手法引入儿童漫画当中,引起了故事漫画的极大革新。在当时,手冢所谓得“故事漫画”,内涵类似
期刊
摘要:文章在探讨网络语言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大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素质现状,揭示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素质的负面影响,从而就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提出营造氛围、教育引导、校园活动三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语言;大学生;语言素质;缺憾;对策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始终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其中,语言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忽视大学生语言素质即阅读能
期刊
摘要:“工匠精神”不仅对于传统的手工业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代的教育也具有指导性作用,并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教育而言“工匠精神”不可或缺,如果教育重塑脱离“工匠精神”就会是丧失最本真的目的性。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重塑  随着“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然也包括教师队伍。从历
期刊
摘要:本论文以“句酷批改网”为写作教学媒介,探讨基于AES系统的大学英语写作的反馈,主要回答“句酷批改网”在线反馈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学生期待的反馈,以及教师对AES系统反馈的态度和看法。  关键词:句酷批改网;大学英语写作;反馈  反馈是读者向作者提供修改作文的信息,以便帮助作者更加准确的表达他们的观点,更加轻松地和他人交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AES系统的大学英语写作的反馈,回答“句酷批改网”提
期刊
摘要:谈到美国的族裔作家,莱斯利·玛蒙·西尔科是必不可少的。她的《典仪》自1977年出版以来,就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国内外学者在对西尔科《典仪》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集中在精神创伤的治疗、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回归、印第安文化身份的重构、生态意蕴的解读、印第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对小说叙事视角的探究。本文将聚焦于小说主人公塔尤的回归之路上所经历与印第安神话的关联,解读印第安
期刊
摘要:成功并非易事,经历27年的准备的成功更让我们敬佩,这就是安迪.杜佛尼,永远精神自由,满怀希望,内心坚定头脑冷静,勇敢无畏。像极了一朵太阳花永远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关键词:精神自由;满怀希望;头脑冷静;勇敢无畏;内心坚定  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评价:这是一部可以给把勇气给需要勇气的人的电影。  一直在想为什么到最后的最后,27年后安迪.杜佛尼依然可以成功。因为安迪虽身陷牢狱但却:精神自由,
期刊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和任何人恋爱的。”平缓反复悠长的叙述中,一个女子的内心独白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她在咖啡厅等男友夏的到来,她要向夏揭示她遗容化妆师的职业,她知道这个事情的结局是怎样的,她想她已经看到夏踏进这个地方时魂飞魄散的样子了。一个特殊的职业,世俗偏见的眼光,朋友的疏离,姑母的沉默,一切预兆看起来那么顺理成章,指向最后的结局。  第一人称自白中,读者淹没在女主人公的思绪中。她是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