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发展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统整的课程改革要点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区域活动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动紧密结合、有机联系,充分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是幼儿在综合教育课程背景下获得完整的经验和全面的发展重要保障。结合区域活动开展在观念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打破时空限制,从格局上统整区域活动;共享材料操作,从条件上统整区域活动;整合教师资源,从师资上统整区域活动;搭建家园平台,从资源上统整区域活动四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幼儿园;区域活动;统整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10-02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综合教育课程的主导要求,依托区域活动形成以主题为框架来建构经验的课程模式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特点。统整后的区域活动强调课程设计生活化及各区域活动的融合,突出各因素之间的整体性和联合性。区域活动统整要求幼儿教师具备系统、整体的思想,以幼儿教育的整体观指导幼儿活动。
   一、区域活动统整的必要性
   幼儿区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在不同的区域中,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操作和学习。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开始关注环境的开放性和内容的层次性。但是在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仍然存在着随意、无序等问题。我们应将区域活动看作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将区域活动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其他活动紧密结合、有机联系,充分发挥这些活动间的互补作用,使幼儿在依存于综合教育课程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中,获得完整的经验和全面的发展。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活动补充环节
   区域活动开展中对人数、材料及时空的有特殊要求,并且在幼儿园中大多数的教研活动是针对集体活动进行的,因此不少教师存在着重集体活动、轻区域活动的倾向。调查中,47%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不好把握,60%的教师从未对区域活动进行过专门的活动设计。区域活动开展的组织方式调查中,64%的教师任由幼儿自主操作,28%的老师经常开展小组合作方式,但针对区域活动开展中的指导情况,89%的教师认为无针对性指导,只有8.9%的教师会结合幼儿区域活动开展情况做个别指导。大多数幼儿教师会把精力放在集体活动上,在对活动设计时间分配上,94%的教师认为八成以上的时间用在了集体活动设计上。幼儿园区域活动成了集体活动的补充。
   (二)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由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材料提供及场景设置要符合幼儿需求,调查中针对区域活动材料和场景设置的更换时间,70%的教师每学期更换一次,20%的教师每一个月更换一次。教师在区域活动设置及材料投放时机未能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节律相适应。介于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数量及更新情况,区域活动的开展条件受限。
   教师投放材料考虑因素,25%的教师考虑现有的材料,10%的教师考虑幼儿的需求,45%的教师随机投放,无考虑。部分教师在材料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关注的重点是活动本身而非幼儿,区域活动不能充分体现活动的功能,使区域活动的时间成了教师的休息时间,幼儿的自由活动时间,忽视了区域活动的价值。
   (三)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奢侈品”
   区域活动承载教师的教育智慧,建立在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教育目标、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基础上。大部分教师能意识到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在调查中,87%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幼儿发展有独特的价值。但在对区域活动的活动设计与组织方面存在着问题,70%的教师认为自己组织区域活动的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另外,区域活动主要通过材料来传递教育目标,幼儿园现有条件与资金配备,对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数量、种类、质量有区别。区域活动实施效果难以保障。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统整的改革要点
   幼儿园区域活动应更关注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帮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构建经验,全面提升幼儿的体验。
   (一)打破时空限制,从格局上统整区域活动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设置集中在教室的某个空间范围内,每个区角的位置也相对集中,在同一时间里,在活动中考虑到活动进程的统一,幼儿只能选取一个区域进行活动。这样的设置不能满足幼儿跨区域活动的要求。打破时空的限制,首先要保证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应该有充分的操作时间。空间安排上,区角活动保留预设的名称,如“益智区”“阅读区”“娃娃家”等,但以功能协调为主,不再对活动室的空间作分割性划分,而是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包括走廊、桌面、空中等,将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其中,例如生活区的“整理”任务,教师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盥洗时间整理毛巾,区域设置在盥洗室;入园、活动前后的衣物整理,区域设置在衣帽间。教师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的时候,幼儿更多关注的是需求,而不是区域的名称,即幼儿不再受区域名称的限制,局限在某个区域中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幼儿进行同类任务的选择,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共享材料操作,从条件上统整区域活动
   材料是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的依托,幼儿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幼儿智慧成长的契机。调查研究中,47%的教师关注区域活动的形式,28%的教师关注区域活动的活动内容,说明教师对活动材料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不重视,影响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发挥。鉴于材料在区域活动开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开展,关注材料的评价与分析是必要的。    对材料的选取与使用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材料的数量、性质、创意等方面,应该动态地衡量材料的实用性。材料多元价值的开发可以使材料产生长期效应,这样材料从“静态”走向“动态”,才能跟上幼儿的发展速度。材料的选取、制作和投放要实现教育目标。充分考虑材料的趣味性、适宜性和教育性,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整,调查中69%的教师在材料的使用中能考虑材料的适宜性,能随时对儿童的材料操作活动进行审视和评价,說明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能从教学目标出发考虑区域活动开展。材料可以成为教师教育理念和促进师幼互动的媒介,实现区域活动应有的价值。
   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建筑物”中,主题目标中之一是“运用多种材料和形式进行表现”,这个主题目标需要集体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共同完成。需要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材料和时机,如区域活动“我家社区”,就是鼓励幼儿用绘画、折纸、泥工、纸盘造型等多种形式表现社区布置。幼儿可以在活动区域内自主活动,选择合适的内容,在充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主题目标。
   (三)整合教师资源,从师资上统整区域活动
   教师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改变教师参与区域活动的观念是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多种形式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深刻认识到区域活动开展中各种潜在的价值。通过集体教研的形式整合教师对同一区域活动设计的思路,如讨论“如何体现娃娃家存在的价值并实施”,实际上能体现教师的教育理念并影响教育行为的实施。教师可以优化分组,每组都可以提供设计方案,在设计中充分发挥每组教师本身的特长,融入区域活动设计中。备选的方案经过讨论还要切合幼儿的需求及特点才能投入实际的操作中。区域活动结束后,对区域活动开展状况进行汇总、比较及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从区域活动开展较好和有经验的班级开始,归纳总结,探寻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因素,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关于区域材料投放、教师观察评价和持续跟进等活动的实施,以点带面地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全面开展,让教师从成功的案例中明确区域活动日常化的可行性,并将经验迁移到其他区域中,促进其他活动区域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真正意识到了区域活动在整体课程实施中的意义和价值。
   (四)搭建家园平台,从资源上统整区域活动
   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配合,是需要合作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活动。家园合作是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活动中也需要结合家园合作的契机,畅通沟通渠道,开发新的资源模式,拓展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区域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家园中的有利条件,延伸区域活动的价值。在充分保留原有沟通形式的前提下,将家园联系细化,延伸到幼儿园的各个环节。针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调动家长智慧,聚焦区域活动开展中的问题,群策群力寻找区域活动开展的最佳路径。特别是针对幼儿的发展,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园可以定期向家长开放,请家长来园观看或参加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让家长直观地接触到幼儿园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推进家园合作工作的开展。此外还要充分调动家长的智慧,多方聚焦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寻找区域活动开展的最佳路径。
   总之,区域活动统整价值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幼儿的需求与特点,在活动中积累与升华。
   参考文献:
   [1]庄春梅.主题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路径和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2):85-86.
   [2]王春燕.关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J].教育导刊,2012(2):115-116.
   [3]季永花.整合三种资源开展主题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13(10):88-89.
   [4]齐放.区域活动与幼儿成长[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石成芳.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投放原则[J].甘肃教育,2011(21).
   [7]李惠庭.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J].课程教育研究,2014(6).
   [8]秦元东.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及其超越性 [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10).
   [9]崔岚.学前教育新方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10]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广播电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影响这些问题的因素,以及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来提高广播电视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
“少教多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是对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一种创新,而且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之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将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划分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如何准确把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
[摘要]针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发展遇到的“供”“需”矛盾和学生专业思想问题,对甘肃卫生职业学院2014级五年一贯制、2016级三年制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职业认同状况不容乐观,分析产生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科生;专业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
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开展与整合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又可以让学生体
期刊
江苏南通籍地理学家施雅风院士对地理事业的热爱,对冰川研究的执着,对理想价值的追求让人心生敬佩,作为一名严谨务实的研究人员,施雅风很好地诠释了研究工作中的科学精神,正
期刊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伙伴教学法的使用率比较高,教学效果也十分好.伙伴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进而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
化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更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其在高中教学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都有所变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
当前时期,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领域不断深化发展,为语文教师课堂针对性教学计划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时代创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活动方案进行优化
[摘要]针对《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将联合应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 CBL)与混合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科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